独断大明 第1311章

作者:官笙

两日后,乾清宫。

已经满头白发,神色疲惫的孙承宗坐在朱栩对面,在给朱栩下指导棋。

孙承宗看着朱栩捏着棋子盯着棋盘,道:“皇上,着棋的布局虽然重要,但眼前更要紧,如果眼前的计算失误,就算布局再精妙,只会输的更快……皇上,您看的太远了。”

朱栩手里的黑棋在手指间翻来覆去,最后还是扔了回去,叹了口气道:“哎,都说琴棋书画,朕是样样不行,不知道后世的史书会不会写朕是个武莽皇帝……”

中间坐着的毕自严淡淡一笑,道:“皇上,古往今来的帝王没有十全十美,能做好一件事就当得一个‘明’字,皇上做了这么多,史书再苛刻,也不会揪着鸡毛蒜皮不放。”

朱栩收拾着棋盘,失笑一声,道:“朕看的书没你们多,但也不少,不用安慰朕了,说说事情吧。”

毕自严与朱栩相处很多年了,知道他的脾气,端过一杯茶递过去,道:“皇上,今年的总结差不多有个结果了,陕川等六省‘新政’相对来说比较顺利,虽然有些波折,不过还是有不错的进展。最为麻烦的,是江南各地,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都在极力抵触,手段百出,地方官员也分外懈怠,甚至还带头抵制,对于底层官员的替换,还是需要时间,耐心。”

“移民的事情,辽东已经消化的差不多,明年他们就能靠自身接收灾民,不需要朝廷输血,北安南那边刚刚进入消化期,朝廷输血会逐步减少。这些年从陕川等地移民近一千万,是时候从其他地方移了,臣等已经在做计划,年前呈报皇上御览。”

“明年的税赋,税粮应该在八百万石左右,商税等预计在两千万两上下,工部的工程计划已经进入尾声,明年的国库应该是相当充裕,不会那么紧张了……”

朱栩喝了口茶,神情微笑,道:“也就是说,明年的日子,咱们都能好过一些?”

毕自严面露犹豫,继而道:“皇上,‘新政’现在犹如行在泥沼中,步步艰辛,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不能放松,必须加大力度,使得‘新政’能早日完成,实现我大明中兴!”

朱栩对大明的情势比所有人看的都分明,收拾完棋子,沉吟一阵,道:“皇家政院的生员现在可堪一用了,对地方上的那些知县,可以轮番替换,但士绅关系网是数百年积累下来,一时半会儿消除不了,这件事要有耐心。”

毕自严确实很心急,这种心急不止对于政务,还有他的年纪,他对未来有不安。

他没有泄露内心,不动声色的道:“是,臣明白,内阁有完整的计划,会按部就班,尽可能将事情掌控在手里,不出大乱子。”

明朝的乱子以前是在陕川之地,现在已经慢慢转移,到了江南,也从暴力手段转化会各种明争暗斗,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风起云涌,将“新政”堵近乎停滞,并且带出来不知道多少麻烦事,让朝野头疼不已,左右为难。

朱栩对内阁是有绝对掌控的,听着便赞同了一句,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执掌大元帅府,负责大明军队管理,见朱栩看过来,便道:“皇上,军队的改制已经基本完成,没有大碍,总兵力大约是四十万,已经无可裁减。现在详细的细节已经逐步在架构,帅府内的各项职能在稳步推进……”

“地方上的三大营镇守三方,经过多轮核查,已经达到要求。京城由皇上直接统辖的两大营,密云的已经结束轮换,重新驻扎。天津的冬训已经结束,战力不俗……”

“帅府的大战略就是确保国内稳定,对四周的潜在敌人进行威慑,目前来说,短时间内不会敌人入侵,会有一段比较和平的时期,有利于朝廷改革的步伐……”

“根据军情处的情报来看,蒙古各部落还是以混战为主,并没有入侵我大明的意图或者能力……”

“倭国近来动作不少,一个是德川家光在清除大明,想要控制整个倭国,同时还在暗中储备粮草,调集军队。对虾夷,九国岛等加强了控制,对我们占领的地方已经有所试探。臣等仔细推算过,最多两年,德川幕府就会忍不住,再次反叛了。”

“多尔衮在东南半岛动作频频,主要是针对暹罗,但暹罗实力颇为强大,互有胜负,又一次还攻入了南安南的腹地,代善战死了。现在他们还在东南半岛最北端进行绞杀,胜负难料。目前来说,不会影响北安南……”

孙承宗说的是言简意赅,从里到外都给说了。

朱栩听完,左手落子,目光平静如水,道:“还算好。德川幕府要是沉不住气,就将九国岛变成倭国的坟墓!让蒙古的骑兵做好准备,多尔衮那边也注意观察,时候到了,就调他们去九国岛。”

这已经大明的既定战略,孙承宗点头,道:“是,臣已经命军情处在密切注意。”

正事差不多说完了,朱栩也交代一下宫内的,便道:“煓儿没事,整个后宫都在看着,你们就不要没事上奏本,要求探视了。”

外廷这些大人们对他这个皇嫡子关注异常,动辄就上奏本劝诫要好生照顾,不能区别对待,要有嫡子该有的待遇,甚至还怕朱栩加害他,不时的要探望,当真是千奇百怪。

毕自严等人对这位嫡皇子,将来的太子,皇帝的关注确实超乎寻常,恨不能养在宫外,由他们看护。

这里有着复杂的心思,不能言说。

毕自严与孙承宗同时倾身,毕自严说道:“朝臣是一片关心,虽有些过了,但情有可原,臣等回去之后,会稍微压一压。”

朱栩对他们的心思自然是了如指掌,没有点破,刚要说话,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家伙的走进来,颇为礼貌的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毕自严,孙承宗眉头微皱,还是齐身行礼,道:“臣见过大殿下。”

五岁的朱慈烨,虎头虎脑,如同一个小胖墩,站在朱栩不远处,小脸白净,大眼睛眨动,就是显得有些……懵懂。

毕自严,孙承宗对于这位大殿下深怀警惕,没有过多的热情。

朱栩招手,道:“跟父皇说说,今天先生都叫了什么?”

小家伙走上前,仰着小脸,道:“先生讲了大学,但儿臣听不太懂。”

朱栩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不懂不要紧,慢慢学就是。”

小家伙轻轻“嗯”了声,道:“父皇,儿臣想给先生送些礼物。”

朱栩一怔,又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尊师重道,你比父皇做的好。刘时敏,带烨儿去藏馆,让他自己挑,挑什么都行。”

刘时敏走进来,道:“是。”

小家伙退后一步,行礼道:“儿臣谢父皇。”

朱栩笑着看着小家伙离开,拿起身边的茶杯。

朱慈烨与朱淑娴是朱栩的长子长女,大女儿倒是生龙活虎,这大儿子就差了点,李解语从小到大给小家伙吃了太多好东西,令他五岁就成了小胖墩。

毕自严,孙承宗看着朱栩对朱慈烨的格外疼爱,不由得对视一眼,双方都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一丝深深的担忧。

朱栩对他们的神情恍若未觉,道:“年终大议准备好,到时候在京三品以上的都要去听。”

“遵旨。”毕自严,孙承宗道。

朱栩点点头,没有再多说。

大明的朝局已结算是稳固,现在就是要按部就班的推进既定计划,完成国政大计。

毕,孙二人话音未落,曹化淳走进来,拿着一道奏本,道:“皇上,陕西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本。”

“是谁的?”朱栩倒是神情平静,没有因为是八百里加急而动容。

毕,孙二人眉头一挑,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递过奏本,道:“是陕西巡政御史上的奏本,他们清查了陕西历年的赈灾钱粮用度,发现有很大出入,尤其是现在的巡抚温体仁,巡政御史怀疑他们与相关官员勾结,贪污赈灾银粮,变卖粮食,谋取私利……”

朱栩已经翻开了,看的很详细,手里不自觉的去拿茶杯,却没有喝。

毕自严不知为何心里咯噔一跳,目光紧盯着朱栩的表情。

好一阵子,朱栩放下奏本,微笑道:“陕西的问题还不少啊。”

毕自严连忙抬手,道:“皇上,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朱栩摇了摇头,道:“巡政御史弹劾温体仁,说他阻碍‘新政’,肆意圈地为私,欺上瞒下,霸凌一方……”

毕自严听着皱眉,按理说,巡政御史只负责考察政务,不会轻易得罪地方官吏,为什么这位巡政御史会这么直接的弹劾一省巡抚?

要知道,傅昌宗曾今在陕西做了两年的总理大臣,很多人都认为,陕西是他的地盘,去那里的官也会归类为他的人,谁又敢得罪傅阁老?

第1222章 无翰林,不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