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官笙
“秦总兵。”朱栩不动声色的看向秦良玉。
秦良玉默然一会儿,道:“皇上,臣对‘军改’没有意见,服从皇上,朝廷一切命令。”
朱栩轻轻颌首,看向曹文诏。
曹文诏道:“皇上,臣认为,‘军改’有三个主要的目的,一个是强军,梳理眼下军队混乱的局面。第二就是军令统一,上下通畅。第三,建立更为合适,合理,高效的统调部门,越快越好。以此三点,臣认为‘大元帅府’还需进一步清理……”
朱栩不动声色的点头,目光又在人群中搜寻,点几个名字说一说。
这一说,又是大半个时辰,午膳时间早就过了。
朱慈烨中间醒来好几次,有时候躺着,有时候坐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是睁着大眼睛看着。
朱栩一直在静听,大致也能明白这些总兵们的意思了,抬头看向孙承宗,道:“孙阁老,可还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稍稍倾身,沉吟着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臣等还是有些闭门造车,很多事情没有考虑周全。臣计划回去之后,再与各位总兵等详细,全面的商讨,取长补短,确保‘军改’完善,齐全,没有瑕疵。”
朱栩笑容更多,孙承宗确实是一心为国,这些他都不担心,将小慈烨抱在腿上,看着众人道:“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一群人齐齐躬身,都明白,接下来皇帝就要训示了。
朱栩右手揽着小慈烨,在他小腹上轻轻拍着,道:“对于‘军改’,朕是有不少目的的。第一,强军。我大明军队自英宗之后,益发溃败,倭寇之乱是明证,到了天启之后,遍眼大明也找不出几支可战之兵。是以,朕希望我大明精兵简政,走精兵路线。第二,就是国库问题,灾情日重,国库需要节流。第三,是为了梳理军制的方方面面,包括军职,军衔,后勤等等,都需要重新树立,有前面几次的基础,这一次可以有个彻底的收尾。第四,就是一个展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说到这里,朱栩顿了一下,拿起了茶杯。
众人听着前面,没有意外,这些也是他们的想法。但是眼见朱栩停顿,心头不由一紧。
这位皇帝陛下的所思所想一向与众不同,并且总是掐中要害,让他们万分难受又不得不接受。
朱栩喝了口茶,看了眼怀里的小慈烨。小家伙抓着他的衣服,一动不动,朱栩看他,他也抬头看向朱栩,眨了眨眼。
朱栩对着他微微笑,放下茶杯,神色平静的道:“展望,就是对我大明处境,未来形势,发展,定位的一个看法。你们的看法,大概是我大明已经没什么敌人,可以放心休整内务,只等国泰民安,即可功成身退,安享太平。但朕不这样想,在朕看来,我大明依旧危机四伏,首先是国内,这个你们应该清楚,其次就是海外。你们并没有在意,但朕去年在福建亲眼看过,西夷之人的火器更甚于我大明,军队的素质更高,也许未来十年二十年没事,可若我大明故步自封,不求上进,最多百十年后,我大明就会彻底被甩在身后,敌强我弱,我大明只怕就是刀山火海,人间地狱,我们在座的都会是罪人……”
朱栩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是历史证明的可怕后果。
但眼前的这些大人们却没有朱栩那么强烈的感受,同时在他们看来,大明依旧是无可匹敌的,不认为有哪个异族真的能统治大明!
第1018章 定案
在座怎么都不会想到,历史上的十年后,满清寇关,大明国力消耗殆尽,无可相抗,江山易主,神器旁落,万民哀呼。
朱栩也不管他们是否能体会他的话里潜藏的情绪,目光冷静,语气铿锵了三分,道:“朕对‘军改’有几个要求,第一,‘军改’首要是完成既定目标,不能丝毫犹豫,你们心里那些算盘都放到一边。第二,朕要效率,我大明的军队,必须要如臂使,首重效率,即招即斩,那些制衡的目的,给朕都砍去。第三,大元帅府,皇帝身兼大元帅,定制。第四,我大明要实行义务兵役制度,适龄的全要入伍,无可例外,三年为限……”
孙承宗等听着朱栩的话,不少人面色凝重。
很显然,皇帝对他们的“军改”计划不满意,尤其涉及到“制衡”的部分,恰恰这也是他们最为看重,要紧的。
“集思广益,推陈出新。”
朱栩看着这群人,神色平静的道:“刚才诸位大人说的,孙阁老以及兵部回去等认真思考,会议再开,给你们两天时间,新的‘军改’大略要尽早呈递上来,要充分体现诸位大人的想法以及朕的意图。大议就定在三天后,各种官员要尽快遴选,就位,武成阁暂时寄给大元帅府使用……”
孙承宗以及众人都知道,这就算是最后的定策,纷纷起身,抬手道:“臣等遵旨。”
这些人刚要走,朱栩又道:“对了,你们开议的时候,内阁,六部尚书,侍郎,列席旁听。”
孙承宗神色微动,看着朱栩,一时间有些不确定朱栩的意思,片刻后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将又睡着的小慈烨放到一边,起身道:“走,今天都在宫里用膳,朕已经让御膳房准备好了。”
在场的不少人都与朱栩吃过饭,脸上倒是平静,可大部分人还是很激动,皇帝本就难见,能一起吃饭那是极大的荣耀。
酒桌上,二十多人在座,没有推杯换盏,在朱栩的安抚下,说的都是真正的家长里短,今天这位生儿子了,那位有孙子了,这个纳妾了,那个又续弦了,儿子怎么样,闺女又要出嫁,诸如此类。
孙承宗等一干老人也说说笑笑,讲了家里的趣事,倒是君臣和睦,酒桌上一片和谐。
大半个时辰后,孙承宗等一群人相继离开乾清宫,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窃窃私语。
“皇上还是很亲近,没有那么……独断专行,不听谏言……”
“是啊,你们是少接触,接触多了,皇上还是很平易……”
“其实,我觉得,皇上说的也对,卫所制早就该废除,我大明军制得从头再来,皇上做的对!”
“我大明里里外外,需要重建何止是军制,外面那么多人叫叫嚷嚷,可对我大明做了什么事情,还不是想着继续争权夺利,苟延残喘……”
“咱们‘军改’还好说,你没看到‘新政’,拖延了两个多月,到现在也还只是在表,里层的东西还没有涉及……”
“嗯,我们还是要走在前面,明天再与孙阁老,兵部好好说说,‘军改’要尽早定下来,咱们不能给文官给抢了先……”
“说的也是,现在军职,军衔都是新的,咱们说不定还能进一步……”
“对对,这个我差点忘了,走,去问问孙阁老,大元帅府那些官员是怎么来的,看看能不能混个一官半职!”
一群总兵三五成群的出了宫,还带着酒气就奔向兵部。
孙承宗与申用懋等人却没回兵部,而是转向了内阁,在孙承宗的班房坐下。
申用懋心里忧虑,道:“阁老,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若是大元帅府不受节制,如何是好?”
孙承宗也为此犯愁,乾清宫的意思很明白,军队必须犹如臂使,不有那么多掣肘,可这不符合中原王朝重文抑武的传统,并且,这里有现实的威胁,明朝从成祖后开始,对兵权看的无比的重要,任何人企图染指,不管什么情景之下,都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这个兵权,绝对不能没有节制!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他们如何反对,皇帝都能绕开他们行事,甚至是一脚彻底将他们踢到一边去。
到那个时候,彻底没有束缚的皇帝,行事会更无忌惮。
孙承宗皱眉思索,忽然间抬头看向申用懋,道:“大元帅府的人你们选择好了吗?”
申用懋没料到孙承宗突然转移话题,想了下道:“各处、局的主事都是各地经验丰富的从事行伍的文官,已经拟好,送去了督政院复核,至于八大将军,还得看皇上的心思。”
孙承宗摇头,道:“这八大将军是我留给那些地方总兵的,并无实权,放着就是,我待会儿去催催督政院,尽快放行,不管如何,先将大元帅府组建起来,只要我在一天,事情就不会失控。”
申用懋微怔,旋即若有所悟,道:“好,我尽快办妥。那曹文诏说的,要设立几支归属皇上统领的军队,这个该如何处置?”
曹文诏那是朱栩的绝对心腹,谁都很清楚,并且传言他是接替孙承宗的人选,他公然在乾清宫说出的话,无比分明就是替朱栩在给众人传话。
胳膊拗不过大腿,孙承宗神色沉吟,道:“赤金卫,泰宁卫以及曹文诏现在训练的快反营,这三支,不,还有多尔衮的那两万建奴骑兵,这四支我们不去碰,交给皇上吧。”
申用懋眉头紧皱,旋即松开,这么多年,这种事也不止一次两次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已经被锻炼出来了。
卢象升对这些倒是不太在意,道:“那就从下半年开始,南方各省,我先稳住,从山东等地开始,先解决沿海诸省,然后是逐步向里面推进,说不得,孙阁老,申大人都要出京,最好以演练的名义,带领大军,震慑一些宵小不臣之心!”
眼前的事情,在朱栩的压力下都妥协了,也算基本有了结尾,是要考虑实际行动了。
孙承宗深吸一口气,面色坚定,道:“嗯,方案先定下来,给地方些缓冲的时间。先着手解决察哈尔,然后才能放心南下,全力处理‘军改’事宜。”
申用懋,卢象升等人也点头,察哈尔现在是插在大明喉咙里的鱼刺,一举一动都被牵扯,是到了必须要处置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