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512章

作者:摇摇-欲坠

“你父已经替你报了羽林卫学的中级班,秋季入校之后要记得,在羽林卫学,一切身份都是空白,所有人都是小兵,不可仰仗父兄,仗势欺人。”

“小民不敢。”

朱瞻基笑道:“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对大明有用之人。”

“是!”因为太兴奋,这一声回答的简直像喊出来的。

朱瞻基笑道:“今日没有拿到红包是不是有些遗憾?孤这里也有礼物送与你们。”

听到他的话,李亮招了招手,出来了四个太监,两人端的是文房四宝,给两个孩子,另两人却端出了两把横刀。

朱瞻基这才又面对顾佐说道:“自我十二岁起,一共打造了一百把百炼横刀,至今还没有全部送出去完。顾府尹你被誉为大明包拯,乃是孤器重的名臣,今日赐你百炼横刀,希望在你手中能斩奸邪,除恶棍,还我大明一个朗朗青天。”

顾佐已经猜到了自己被太孙重视,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毫不掩饰对自己的欣赏。

这种直接的赞誉对西方人来说会很激动,但是对内敛的东方人来说,显得太张扬了。

顾佐就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更为激动,在进入皇宫之前,他还一直在猜测太孙为什么会约见他,但是现在,他只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他双膝跪拜接下了横刀,激动说道:“臣一定谨遵殿下吩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瞻基亲自扶起了他,说道:“这几日元宵灯会,值好最后一班岗。”

他神情一愣,有些惊喜地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节后就会有消息,接替吴尚书之职。”

从应天府尹到刑部尚书,虽然只是从三品到二品,却不能简单地这么算。

因为这是从一个地方官员直接进入朝廷中枢,任六部堂官之一。

哪怕顾佐此前已经挂了尚书衔,不过只是一个虚衔,如今却是手握大明全国刑罚。

大明除了刑部,还有负责监察的都察院,主管审理和复核的大理寺,共称为“三法司”。

而这其中,又属刑部权力最大,因为刑部不仅负责查案,有行动权,还有审理权,包括大半司狱也都归刑部管理。

朱棣要出征,他必须要控制这个部门,才能从法理上制约住所有大臣。

不掌握住权力机构,他只靠监国的身份跟大臣们打擂台,对方磨洋工,不配合,他就没有办法对付对方了。

而且,让被一众大臣排挤的顾佐担任刑部尚书,从大局上来说,也直接分化了六部的权力。

现在工部几乎已经在朱瞻基的控制之下,刑部再被他控制住,兵部一个尚书方宾被朱瞻基握住把柄,另一个尚书黄福算是自己人。

这样算起来,朱瞻基已经控制了三个部。

当然,不能这样算。因为真正坐在尚书位置上的大臣,都是能力出众,又懂得见风使舵的。

真正难以管控的,是那些中层官员,他们才是真正的思想僵硬,充满理想主义。

但是,大势上掌握三个部,已经足以让朱瞻基心安了。

一边的袁宜笑了起来,向顾佐贺道:“恭喜礼卿……”

朱瞻基对他不用那么客气,笑着说道:“你今天算是捡了个便宜,跟在后面混了一把刀。”

袁宜看似个纨绔,那不过是他的掩护色,要不然,他也不能在自己的哥哥得罪一大批人的时候,还能混的风生水起。

他嘿嘿笑道:“殿下,如果其他四城指挥使没有赏赐,我就承这份情……”

朱瞻基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闻言说道:“皇爷爷出征,这京城的守卫就全靠你们了,可要打起精神来。”

袁宜收敛了笑容,正容说道:“殿下放心,五城兵马司都不是吃闲饭的。何况,我们只需要管好地头上的牛鬼蛇神就好了,殿下的羽林卫和幼军,那才是真正能当用的。”

这个时候,太监的通报声传了进来,中城指挥使哈良,南城指挥使费通,西城指挥使姚启成,北城指挥使韩通携家眷觐见……”

虽然朱瞻基今天主要就是想笼络顾佐,但是对其他几位指挥使的笼络,也不会忘记。

他们相当于是后世的武警,对稳定整个京城,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他们不属于文臣,而是武将,朱瞻基在武将勋贵里面的地位很高。只要花费一点心思,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收拢他们,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

不过这一次,他就没有去迎接他们了,而是直接在会客厅会见了他们。

袁宜仗着自己跟朱瞻基关系亲近一些,在他跟另几个指挥使之间插科打诨,着实活跃了不少气氛。

其实他的内心震惊无比,因为他也没有想到,朱瞻基直接拿一个刑部尚书来笼络顾佐。

他更在怀疑,朱瞻基现在就收拢京城势力,到底是要把太子置于何地?

感谢灯火见人家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十九章 变化

在朱棣与朱瞻基暴露之前,任谁也想不到朱棣会把太子派出京而把太孙留在京城监国。

即便是让最支持朱瞻基的金阔,李亮他们,也不敢这样想。

所以在这个消息没有宣布之前,朱瞻基这样的行动,就有些僭越。

这不是小过错,在如今这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年代,这可是大逆不道。

所以哪怕最了解情况的袁宜,也不敢这样想。而其他人更是没有想到这里,还以为朱瞻基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

特别是顾佐,朱瞻基能明白地告诉他,节后就能把他安排到刑部尚书的职位上,如果没有朱棣的授意,这是谁都做不到的。

但是正因为袁宜对情况比较了解一点,很清楚顾佐的位置调整,太子绝对不可能知道。

皇上是绝对不会允许太子插手这方面的事务的……,这是皇上为了西征,故意做出的安排吗?为的就是遏制文官势力?

可是为什么又偏偏在这个时候,推行那个给了文官们更大自由度的议事法则呢?

袁宜觉得自己根本看不懂最近的局势了。

不过,看不懂不要紧,最近要老实一点,不乱出风头就好了。

朱瞻基对五位指挥使的拉拢水到渠成,从朱瞻基接手海军,成为大明仅次于朱棣的第二大势力。武将们对这个“重武轻文”的太孙,就抱着很大的期待。

特别是这次下西洋,朱瞻基提出了以勋贵,武将为代表的阶层去南洲,西洲进行开发,这个天大的好处立即让几乎所有的武将都将朱瞻基视为救世主。

哪怕不是因为自己所在的阶层位置,仅仅是为了巨大的利益,武将,勋贵,包括宗室在内,都已经紧密地站在了朱瞻基的身边。

朱瞻基甚至根本不用拉拢,那些武将们只要能看到机会,就会主动贴上来。

如今这个时代,武将们大多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谁家还没有几个庶子,谁家不愁人口越来越多?

去南洲,占地盘。这已经成了如今整个武将阶层的新希望。

上一篇:超神大军阀

下一篇:超级抗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