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331章

作者:摇摇-欲坠

这明摆着的事,要是他们都把事处理好了,他还如何在美人面前成这个人情。

他嗯了一声说道:“着锦衣卫,刑部清查赵德不法事迹,若有其他霸占良田,欺压百姓之举,并罪重罚!”

沈氏登时跪了下来,磕头泣道:“小女子多谢殿下大恩。”

“不用多礼,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为你出头也是天经地义。”

沈氏心中一喜,其他人的心里却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朱瞻基又跟刘承徽说道:“今日将沈氏安排到客房,待上了船,选一个良辰吉日,孤再与她圆房。”

“殿下,沈氏尚未登记造册,就要带着一起出海吗?”

朱瞻基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帮她查验身子,然后派人回去登记造册。”

见朱瞻基拿定了主意,刘承徽也只好说道:“妾身已经验过,是处子无疑。”

朱瞻基点了点头,回头跟青梅绿竹说道:“热水准备好了吗,更衣沐浴。”

坐在木桶里,虽然眼前是绿竹和青梅的娇美身体,但是朱瞻基却仍然在想着咨情司的事。

现在的咨情司虽然只是一个情报机关,并没有执法权,所以不怕他们像还没有出现的东厂一样势力通天。

但是,由于没有监督机构,所以现在的一切都是依靠他们的忠诚在行事。

锦衣卫的权力都受到了约束,刑部和都察院一直盯着他们。但是咨情司因为独立于朝廷之外,却没有任何机构能施加影响。

这次的事情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他们的忠诚也不值得怀疑。但是他们作为一个情报请购,有自己的思想就不对。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应该先告诉自己,让自己来做决定。

一个女孩子被他们培训了两年……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怀疑,这帮属下是不是想在自己的后宫里设一枚棋子啊!

但是转过头想想,觉得自己太多疑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内侍,内宫里面的事本来就瞒不过他们。

不管怎么说,这种局势有点脱离控制的感觉,所以等到出海回来,同样要给咨情司上一个套。

第二天,他考虑了一番,还是通过锦衣卫的系统,给杨章德送了一封密信。里面有他亲自画押的十万两银票,还有一条命令,让他在执行公务之外,设立一个秘密监督咨情司的机构。

这两年孙林,金阔他们都会跟着自己一起出海,有两年的时间缓冲,这个机构绝对能够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还能不让孙林他们知道。

派锦衣卫的去送信,朱瞻基连借口都不用找。就说让锦衣卫联络礼部尚书吕震,让他分管的宗人府,给自己的后宫再增加一个人员。

身为一个上位者,不论什么时候,权力的制约是最重要的。

在宁波停留了两天,这里的货物都已经提前装船,他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主要是为了与这里的商户见见面。

然后还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宁波商业银行的开业典礼。

作为如今大明最大的对外港口和贸易中心,宁波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应天府开发银行的重要性。

这里不仅有大明最大的商业组织,还有来大明进行贸易的各国使节,所以这里的银行,营业额恐怕要比内陆的一个省还要多。

别的不说,光是把那些金子,银子兑换成金银币,每两就有百分之五的利润。这里的银行开起来之后,光是依靠金银兑换,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何况,商人越是集中,金银的流通就越大。以后的大明不允许金银流通,全部依靠银行来运转,这方面的利润又超过了百分之五。

虽然朱瞻基没有增加商税,但是光凭这两道手续,大明商户就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进入了皇室的口袋。

还有各种商税,关税,在上海那里发展起来之前,在皇室敛财的便利方面,这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朱瞻基敛财不是为了修建园子,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有了钱,以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方面,皇室,或者说朝廷,都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有朱瞻基在这里,商业银行开业的这天,以为只要存银进了银行,以后与內监的合作就能优先考虑,所以仅仅是一天,就有超过五十车,二十万两银子被存进了银行。

一切,都只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

朱瞻基又启程了,这一次的规模大了许多,船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五百艘。

下一站,泉州府。

感谢灯火见人家。额吐你哦,竹签子的打赏,谢谢兄弟们的支持

第四章 蒲家

“殿下,老奴认为,离开了大明,再开始教士兵识字更好。若是没有离开大明就开始教,被陛下知道,容易节外生枝。”

朱瞻基的手里拿着三本薄薄的册子,一本是识字用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这个时代最基础的识字书。

在没有拼音的时代,识字只能依靠老祖宗留下来的方法来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了解了悠久历史文化的精粹。

朱瞻基也曾想过弄出汉语拼音来,但是从字根,韵母,声母,朱瞻基自己都不了解,如何能成系统地整理出来教育方法?所以他只是想了想,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本是数学,从一加一到基本的加减乘除,然后到两元一次方程式。阿拉伯字母已经应用到了这本书里面,包括英文字母和拉丁字母。

这个时代并不像后人以为的那么封闭,在沿海地带,从宋朝开始就已经开始应用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了,只是没有推广开而已。

战士们利用六分仪测试方位,进行地图测绘,都需要基本的数学知识。光是依靠一千多幼军士兵,这项任务想要完成,需要太长的时间了。

还有一本是自然地理,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对整个世界的描绘,在书里面,明确提出了人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上,而且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的多。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风云雷电的形成,还有山河地貌的分布等等,算是科学概括整个世界的自然基础知识。

这三本书的内容并不算离经叛道,但是教那些小兵们学识字,这件事太离经叛道了。

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朱棣,其实都不会太支持。因为整个社会的基本构架就是士农工商兵,阶级分明,朱瞻基此举是打破这个阶级,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如今的基本论调。但是朱瞻基决定一意孤行,在舰队里面推广识字。

因为识字,学习,是未来推广精兵强将的重要途径。

大明想要占领大半个世界,需要多少人?按照如今的战斗水平,一千万人都不够。

但是整个大明才五千万人,所以这是基本不可能的。

现在的大明才不到三百万士兵,国家财政都有些吃力了。

放下了手中的书,朱瞻基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那就等离开泉州的时候,开始在军中推广识字教育。郑总监,这件事要列入士兵考核,每个战士每天最少要学会三五个字,完不成任务,以训练惩罚。这件事你要列一份详细的方略出来,争取等到我们返航的时候,所有的战士都能自己给家中写信。”

郑和跟航海总兵朱真,陆战队总兵薛禄说道:“海上生活寂寞,前几次出海,每次都有士兵因为单调的生活发疯。即使我在军中大力推展麻将,也只是起到一部分作用。让战士们学识字是个好主意,他们每天有事情做,就不会胡思乱想。”

朱真也出过两次海,知道这些事,但是薛禄有些着急了,有些苦逼地望向了朱瞻基。“殿下,老臣不用再学这些了吧?”

薛禄此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大字不是一个,但是他的官越当越大,不识字是不行了。

在这个时代当将军,哪怕是不识字,也必须要有各种行军作战的经验,会识别风向,懂得基本常识,还要会行军布阵。

上一篇:超神大军阀

下一篇:超级抗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