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785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在知道事件始末的所有臣工眼里,官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种纵容,跟先帝一样,在这类事件上总是下不了狠心。

荆湖路的调查,谁都知道不可能有结果,偏偏皇城司还在那里继续,这就预示着,官家只是要这个调查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最终,真相只会淹没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

无非是为了表明官家在意太子遇袭事件而已,就想当初官家遇袭后一样,不了了之。

明白人始终明白,涉及宫墙内的事,涉及大统继承人的事,都只能是旁观,就跟当初汝南王跟官家有所纷争一样。

对于朝臣而言,只要是赵家人,谁做君王,都需要臣工来辅助,更何况还是临近致仕的老臣,更没必要介入这类事。

不过,由于赵曦态度不明朗,太子又多于内阁接触,表现出了一定的执政能力和臣工认同的老成持重,倒是让太子得到了臣工普遍的认可。

第757章

万事就怕认真,特别是一个政权管理者的认真是最可怕的,古今同理。

不管谋划的多详细,计划的多周密,只要是侦办的方向对了,就可以从一丝的疏漏,拉开一道门,从而看清楚整个内幕。

太子遇袭事件也没脱开这个道理。

皇城司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甚至不用抽丝剥茧来形容,就得到了越来越多有明确指向的证据。

有人说,对于君王而言,不需要证据,只需要看法。这也是知道内情的臣工,认为官家准备息事宁人的原因。

在朝臣看来,君王只要有看法了,就可以付诸于行动。赵曦不这样,他是在做榜样,做给臣工也好,还是做给后世的君王也罢。就像改革国朝的弹劾体制一样,他不希望捕风捉影成为惩戒的依据。

即便是君王,也必须遵守以事实为依据,以律法为准绳的原则。

所以,一切都需要侦办结果出来以后,再去采取行动。

王中正这些天根本就睡不着,或者说不敢睡着,睡不踏实。随着皇城司探知的奏报频传,他就越来越恐惧。

“刑恕参加饮宴,最频繁是二皇子在荆湖历练时。二皇子在荆湖历练两年,共举办各类饮宴四十三次,刑恕除第一次外,其余的无一次缺席。整个荆湖路,仅刑恕一人如此。”

“期间,漕运汉水方面的负责人,参加饮宴十七次,是由刑恕引荐与二皇子······”

王中正虽然胆战心惊,可不敢有丝毫的隐瞒,并且告诫皇城司的所有探知,也不得有任何隐瞒。

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的性质已经变了,也越来越大。王中正没有内阁大臣的智慧,可到了这地步,也看清楚事件的本质了。

任何一位皇子,在王中正这边都谈不上亲疏,他是官家的人。心里很清楚,一样管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惧。

王中正听说过先帝就位和陈琳押班的故事,也经历过先帝朝时,宫内宫女和内监的作乱,这些事件还能给他明示······跟紧官家,实事求是就不会错。

“大理通关有两批货是二皇子手谕?”

“回官家,从调查的情况看,是蔡京借用了二皇子的手谕通关的。”

承办此事的就是蔡京,这是皇城司侦办的结果。

“还有哪些需要继续调查?”

“回官家,按照官家指定的方向,能调查的都已经查清楚了。只是······只是刑恕在太子遇袭后的第二天的去向暂时没搞清楚,不能明确刑恕是否是收尾袭击现场的人。”

从各方面的证据表明,太子遇袭所用的火器,应该来源于大理,但是,皇城司调查的结果,只有大理往国朝运送的途径相关人员,以及通过长江航道,漕运负责运送的证据。

最终这部分火器的去向,皇城司却再一次没了方向。

几百条火枪若还在境内,一旦朝廷发动,这将是······王中正不敢想,也不敢提醒。他相信官家考虑的比他周全。

这时候,王中正也想通了,为什么在太子遇袭时,所有伤亡的皇城司探知都不是火器致命,是因为歹徒对火器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

但是,从太子遇袭至今,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只要经过训练,熟练使用火器真不是难事。

“让广南西路的探知也动起来,参与到事件的调查中。”

现在还没搞清楚大理到底往境内运送的火枪到底有多少。

从工坊城的账目看,国朝支援大理王室护卫的火枪,先后有三次,总数达三千条,而对应配备的弹药是三千卫队攻防战中一个月的用量。

这个量可以完全不必考虑大理可以有什么居心不良的行为,而当初朝廷允许这样的支援力度,也是因为大理的文臣武将受国朝节制的基础。

而后,段思廉的退位,段廉义缓缓的回收权利,都一直没真的触动大宋在大理的利益,或者说,大宋一直没顾上找这个欠收拾的小弟麻烦。

这时候,赵曦只能寄希望于他们不至于丧心病狂,对朝廷还有胆怯,寄希望于大理不敢破釜沉舟······

所以,赵曦让皇城司调查广南西路。成都府路因为矿城的原因,整个与大理接壤处,所有沟通大理和成都府的线路基本都被开发了。跟大理临近的广南西路,还达不到熟悉并看管所有通道的程度。

荆湖南路声势浩大的调查渐渐有点收手的迹象,朝堂上没人觉得不正常,知道内情的臣工,似乎在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太子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官家在少时那般出类拔萃,但太子的能力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便是撇开继承人的身份,都认为太子具备内阁大臣的素质。

有点歪打正着,官家在太子遇袭事件上的妥协做法,倒是让太子在重臣中争取了不少的同情分。

其实,就太子的经历而言,不管是讲武堂还是工坊城,这些官家真正的嫡系,太子是都经历过的,可以说有深厚的人脉基础。否则,苏颂不会顶着关心宫墙内事务的嫌疑,来跟官家东拉西扯的说这些有的没的。

朝堂进入了一个稳定期,本身太子遇袭事件就是小范围知晓,平灭西夏后的各项后续工作正按照朝廷该有的流程,慢慢的正规化。

州府的设置、资源的瓜分、官员的安置、驻军的编派等等,党项人原控制区,正在被大宋稳步接收。

太子在整个过程中有深度的参与。

朝堂这样的状况,似乎是臣工们所希望的,特别是诸位内阁大臣。国朝的大好形势,真的不希望出现可能导致混乱局面的任何意外······

而皇城司这边的调查,也基本到了收尾的程度。

让赵曦庆幸的是,从大理入境的那两批货······就是火枪的运送,经皇城司缜密的调查,最终从广南出境了。

看来,曾经在变革中自己的不在意,让他以为他自己的谋划可以做到算无遗策、天衣无缝了。

就连刑恕和蔡京,都若无其事的在自己的职位上继续敬业着······

第758章 朕就是通报

自完成西夏平灭战事后,朝廷事务繁忙,加上富弼以及内阁有意无意的回避着太子遇袭事件的讨论,近半年,除了赵曦常规性的参与内阁的例行会议,连赵曦都没有在意现在集议的减少。

在朝事上,除了必要的决断,赵曦整个心思都在太子遇袭事件中。

朝廷这段时间最为重要的事务,也就是对党项人原本控制区域的接收······这都是在战争结束前,赵曦就拟定了原则的。

真正到了具体操作的阶段,需要君王决断的事务并不多。对于怎样操弄党项人,大宋的这些臣工很在行。

“官家宣诸内阁觐见······”

王中正一本正经的神情,让内阁众人有点懵。都看向太子,太子也是一脸迷茫。

朝廷好像没有什么大事,需要所有内阁集议。

氛围不是太好,哪怕勤政殿里就官家和那些使唤的宫女内监,可诸位内阁进殿后,都能感觉到那种压抑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