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宋国确有火器……”
呃……谁在多嘴?
是景询,现在算是大夏执宰了。
“不过,火器嬉戏之物尔,不足为惧。”
景询没让这些粗鲁的部落首领喷自己,赶紧把卖关子的话说完了。
唉,就这环境,根本没一点文雅气。
“陛下,诸位将军,火器,乃宋国方士之为,往久远可追溯到汉时的葛洪。”
“方士在炼丹过程中,遇到了炸炉,便以此秘方为准,创立了到家之轰天雷。”
景洵很享受这种感觉,在他开口时,所有人都闭嘴,倾听他侃侃而谈的感觉。
“洵早年曾有幸结识一位方士,交情颇深。也因此获得轰天雷秘方。”
“听闻宋国有火器后,洵经过多次验证,也完成了轰天雷以及传闻宋国火枪的制作。现献于陛下,也请诸位观摩。”
景洵朝厅在招手,有人就提溜着一长一短的竹节进来了……
“陛下,宋国火器不足为惧。臣恳请陛下,容许臣当堂验证……”
看到这,应该都明白了。这孙子就是拿大宋民间的爆竹,来蒙哄一帮土鳖的。
在取得同意后,只见这景洵,先点燃了那很短的一节竹节,随手就扔地上了……
“砰……”
就跟在屋子里放了一个爆竹一样,无非是竹节里填的火药量多一些……
都在晃脑袋揉耳朵!
这孙子,为玩这花活,居然连基本的告知都不说。
在屋里放爆竹……谁耳朵能好受了?
景洵没停,这爆竹的硝烟味儿还没散尽,他又把手里的长竹节点燃了……
“砰……”
又一声,这一声有点闷。就看到一粒珠子从竹节中飞出来,只是还没飞出厅堂,就坠落在地上了。
“哈哈哈哈…~”
果然如景相公所言,听着唬人,还真是嬉戏。
第320章 折家的听调不听宣
也难为景洵了。
对于这种背叛自己种族的人,想要在另外一个环境下出人头地,并维持自己的地位,真的不是一般的不容易。
就景洵这为取悦大夏皇帝,所耗费的脑筋,就凭他能做出突火枪的样品来,在赵曦手下都未必混不上一个好位置。
卿本牛人,奈何做贼!
或许是被爆竹震晕脑袋了,也或许是被景洵这猴戏带偏了,也有可能是景洵真的打消了李谅诈对火器传闻的恐惧……关键是,整个大夏朝廷,一致有来一次大战的决心。
那就打呗!
这一次,基本上能组织将近二十万的骑兵,就是李谅诈也确定了要打一战的决心。
有一点赵曦想对了。对于吴宗的侮辱,并不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死人,死去的各家武士,以及薛向操作的粮食和羊毛交易,才是促成战争的主要原因。
西夏人,比大宋更讲究实际和利益,对于这些有的没的的虚活,是根据需要而定。
于是,这时候,这算是双方为来一次大战,达成了共识。
兴庆府这般密集的骑兵进城,又有各家勋贵的头领出现,自然瞒不过皇城司探知的眼。
而如此大规模的骑兵进攻,能选择的战场也自然不言而明了。
……
“大朗,今日西贼到现在还没攻寨……”
按说在军伍中,都应该按照军阶或者职务称呼的,但在麟府二州例外。
形式上,麟府二州确实也是国朝的郡府,但偏偏主官一直是世袭的。
从开朝时,太祖就给了折家这样的待遇,听宣不听调。也就是说,折家在麟府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国朝没有家将和部曲的说法,可在麟府二州,所有的军卒,好像只认折家人。
折可柔的长随,即便是在军中,也这样称呼他就不奇怪了。
折可柔属于折家的第八代老大,在家里一直是被叫作大朗的。
“家父曾结合二弟书信分析过,这次西贼肯定会全线骚扰,但最终攻击的点,不是秦州就是延州。”
“咱们麟府就是敲敲边鼓,做不了主攻,也就没有真正的建功立业的可能了……”
折可柔比折可行大六七岁,已经三十多了,现在也就是个指挥使,也就是说他按国朝军阶,最多只能指挥五百人。
而折可行……现在的军阶几乎跟家主,也就是折可柔老爹折继祖相提并论了。
当初,家里并没有太看重太子殿下的,只是为了国朝唯一继承人的身份,才捧个场,派了家里的老二去混事的,跟种家一个样。
只是没想到,当初以为只是太子玩乐,居然真的成事了,还有了偌大的名声。
二弟曾作为巡营的护卫营指挥使回来过,当看到那些不尿自己,甚至连老爹都待答不理的护卫营军卒,极其对二弟恭敬时,全家人就都知道错了。
而二弟,对于护卫营,比麟府这个家,归属感更强!
“这次老爷去秦州,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待遇……”
折可柔看了看自己的长随……周围没人,又是家生子,这话倒也能说的出。
国朝训练新军,整个麟府二州,四五万的常备军卒,国朝只给了两都的新军训练指标,并且,全部新军都不是家生子。
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这还是赵曦在朝堂据理力争的结果。
按照朝堂议定的,训练新军,是要把整个麟府撇开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折家是听调不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