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贲中郎
(小说《骁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s:衷心感谢:流天泪心龙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21章燎原之火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转眼间,西晋立国已经两月有余,西京长安秩序井然。
六部二十四司相继成立,各项事宜逐渐步入正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阳春二月,放眼北国山河,山青水绿,春意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加登基大典的三十余万大军相继离开长安,但拱卫京畿的兵马仍有二十万之多,驻守在长安四郊。
依次是:驻守南郊的是桓飞帐下飞熊重甲骑兵,驻守北郊的是马超帐下龙骧营,驻守西郊的典韦帐下虎贲营和驻守东郊的高顺帐下陷阵营。四营兵马驻守城外,驻扎在城内的依然是金猊卫禁军,不过禁军此时已经由之前的三万战骑扩编为五万人马。
除此之外,长安城里还有三万城门守军,由李利的家将李征担任执金吾,隶属兵部尚书贾诩直接管辖。
正午时分,李利驾临皇家学院,巡视包括太医院、军事学院和太学院在内的三所院校,大儒蔡邕、华佗、张机、孔融、李玄、郭嘉和李挚等人全程陪同。
自从去年十月中旬建国之后,长安太学院便更名为皇家学院,由李利亲自担任院长,却不参与日常管理。只是挂名而已。即便如此,老泰山蔡邕也颇为不满。遂以此为借口,要求李利增加学院的办学经费。扩建院舍,声称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皇家学院的称号。
蔡邕本意是发发牢骚,宣泄不满情绪而已,却不料李利竟然满口答应了,并立刻付诸于行动,在渭水东岸规划新校区,半个月前正式动工修建。蔡邕先后三次赶到新校区实地查看,发现新建的校区规模比现有的太学院足足大了五倍,建成之后足可容纳三万以上的学身学习生活。
眼见于此。蔡邕起初半信半疑,并不信以为真,还以为李利故意敷衍他,画一张大饼让他充饥,实际上也就是做做样子,根本不会将如此巨大的开支用在建设学院上面。事实上,蔡邕之所以对李利心怀不满,并不是因为学院的办学经费太少,而是因为他大半辈子都效忠于汉室。却不料汉室终究还是亡了,被他的乘龙快婿李利取而代之,踩在汉室的基业之上建立了晋国。为此蔡邕心中颇感失落,始终迈不过这道坎儿。于是就找李利发泄不满,故意找茬,并且还是狮子大开口。动辄索要数千万办学经费,美其名曰:“学院要扩大招生。要提高老师们的生活待遇,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等等”。理由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他老人家心里不舒服,李利也别想安生。
然而蔡邕万万没有想到,李利说办就办,如今新校区已经开始建设了。这一下,轮到蔡邕忐忑不安了。他太了解自家女婿了,知道这个家伙每做一件事都有目的,目标极其明确,从来不会做没有好处的事情。因此李利突然大张旗鼓的扩建校区,蔡邕立刻就不淡定了,暗自揣测李利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否则他怎会如此爽快,这也不是他的做事风格呀?
一念至此,蔡邕再也坐不住了,三天两头往皇宫里跑,见到李利就问:“文昌此举意欲何为呀?”他对李利有知遇之恩,又是李利的岳父,因此别看李利现在做皇帝了,可是在蔡邕面前,李利仍是当年三更半夜敲寡妇门的毛脚女婿,张口闭口都是“文昌”。
李利对此早就习惯了,非但不生气,反而倍感亲切。所以他的内府别人根本不能进,即使是李欣的亲哥哥李玄、马云萝的父亲马腾和哥哥马超等人也不得入内,只有蔡邕例外。他老人家不管什么时候来,都没有人阻拦,即便三更半夜李利正在嘿咻的时候,也得抽身出来见他,否则难保老丈人不会闯进寝宫,给他来个“捉奸在床”。因此,在李利眼里,蔡老头很任性,年龄越大越任性,正朝着老小孩的方向发展。对此,李利真是没有一点脾气,只能听着顺着,还要哄着,唯恐老泰山一气之下有个好歹,那就后悔莫及了。
实在受不了蔡邕整天的叨唠,这不,刚过清明、祭祀过宗庙之后,李利就带着文武大臣前来学院视察,借此让蔡邕宽心,免得他老人家像防贼一样整天盯着自己。毕竟,扩建学院也不是什么坏事,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嘛,对于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的李利来说,如此浅显的道理岂能不懂?
视察结束,亲自体验一回学生食堂的伙食之后,李利来到太学院最高指挥部院长“办公室”。
房子很大,足有两百平米,可是那一摞摞竹简就占了整个房间的三分之二,房间里充斥着翰墨书香的特殊气味。这让常年埋头批阅奏简的李利大感吃惊,这里的书香韵味比他的御书房还要浓烈得多,不由得对蔡邕又生出几分敬意,暗自赞叹:“这是一个真正潜心钻研学问的学者,淡泊名利,一门心思扎进教学上面,七十多岁还这么爱学习的学者,纵观古今又有几人?与之相比,自己终究是功利心太强,自惭行愧啊!”
这个房间原本属于李利,因为他才是皇家学院的院长,早在两个月前蔡邕就已经开始搬房子了,李利闻讯后当即制止,声称自己只是个名誉院长,不占用学院的任何资源,实际上皇家学院的院长还是他蔡邕。好说歹说,蔡邕才勉为其难地继续留在这里办公,为此李利还搭上了辽东高句丽使者进献的三支五百年的人参,以及五斤特供的御用好茶。面对如此任性的老头。如之奈何?
君臣落座。李利和蔡邕并排而坐,两侧随同人员从左到右依次是:李玄、华佗、张机、孔融和郭嘉等五人。李挚依旧像柱子一样立在李利身后,一动不动。
一盏茶过后。忍耐了一个上午的蔡邕终究还是没忍住,轻轻放下茶盅,轻声问道:“文昌究竟意欲何为?”没头没尾的一句询问,让堂下李玄、孔融等人听得一脸茫然,不明白蔡邕指的是什么,不知道李利为何又招惹了顽固的蔡老头。
只有李利知道蔡邕此话何意,他很清楚老头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脾气,不把修建渭水校区的原因弄清楚,老头决计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李利今天视察太学院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故意为之,其目的就是当着学院四位院长的面,把话说清楚。
说起来,太学院从最初以汉帝刘协的名义开始筹建,一直延续到今天,前后已经整整十二年了。这十二年里,李利每年都要以各种名目征辟各州各郡的名士贤达前来学院授学,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孩子送进学院,这其中七成以上的孩子都是战死沙场的勇士的后代。余下三成左右的孩子则是缴纳了极其昂贵的学费前来读书的地方豪强和商贾们的儿子,这笔收入就是学院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真正需要李利自己掏腰包的是,这些教书先生的俸禄和守护学院的数千甲士的粮饷供给,还有挂名在学院名下、实际却从未露面的那批人的日常开支。这些从不露面的人就是被李利剿灭的各镇诸侯及其家眷。其中包括江东孙策的弟弟孙权、益州牧刘璋、双腿残废的刘备和那些顽固不化的前朝老臣,总共三十多户、五百余人,全都被幽禁在学院后面的院落里。常年有甲士看守,日常所需的所有物品都有专人负责采办。足额供给。
整个学院知道这件事的人不超过五个,知情人仅限于此刻坐在房间里的四位院长和副院长。然而就连他们四个知情人之内。都没有权限前去探视这些幽禁的诸侯及其家眷,要想进入最后一排院落,必须持有李利签发的手谕,否则谁也不能前去探视,胆敢擅自靠近后院者不问缘由一律斩杀。迄今为止,已有二十余名学生因为好奇潜入后院而被杀身亡,为此蔡邕等四名院长多次联名谏言,请求李利把住在后院的数百人全部转移到其他地方重新安置,切不可再枉杀他们的学生。这也是促使李利决定在城外重新修建皇家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太学院已经开办十几年了,却很少有人知道李利不惜人力物力开办学院的初衷是什么,到底意欲何为。
蔡邕说完话后,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李利,可李利却慢条斯理的悠闲品茶,直到一杯茶见底,他才轻轻放下茶盅,微笑道:“岳父一再询问扩建的原因,朕也解释过很多次了。此次重新选定校区,原因有三。其一,长安作为帝都,鱼龙混杂,环境和氛围不好,让皇家学院的学生们无法安心读书。其二,京城的人口逐年递增,截至去年年底,城中已有常住人口十万户,时隔两个月,眼下城中又增加了两万户,房屋短缺,寸土寸金。其三,我晋国初建,新王朝就应该有新气象,加之太学院已经更名为皇家学院,既然是皇家学院就不能太寒酸,不能有损皇家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将学院搬到城外重新建校势在必行。如此回答,不知诸公是否满意?”
(小说《骁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222章燎原之火2/3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蔡邕一脸沉思状,看向李利的眼神仍有狐疑之色,却不再继续追问。显然,李利说的都是实情,如今城中的百姓确实是越来越多了,烟花柳巷之地也愈发兴旺,以致很多学生无心读书,沉溺于酒色之中的学生不在少数。
蔡邕沉默不语,华佗、张机和孔融三人自然也不敢多问,三缄其口,沉默是金。
随着李利登基做了皇帝,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就像无法逾越的鸿沟一样横在君臣之间。让华佗和孔融这些当代大儒,在面对李利的时候都不敢轻易开口说话,担心言多必少,祸从口出,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株连满门。
悬殊的地位差异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促使之前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突然间变得陌生起来,再也无法回到从前,无法重温当年促膝夜谈的情景。
在此之前,华佗、张机二人是大将军府的常客,三天两头去串门,蹭吃蹭喝是常事,连吃带拿也屡见不鲜。但是随着拥立李利登基的呼声越来越高,华佗和张济两位神医就很少在大将军府露面,除非李利下令召见,否则他们轻易不会踏入皇宫半步,即便从宫门前经过也会绕道而行,唯恐碰到内府的家眷或是被李利撞见。这并不是他们和李利及其家眷之间有矛盾,而是人老成精。深谙处世之道,担心自己一旦和皇家之人扯上关系。早晚惹祸上身,自身性命是小。连累阖家老幼是大,是以明哲保身无疑是上上之策。谁闲着没事到皇帝家串门,嫌命长了,活腻味了?
自古道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绝非无稽之谈,而是屡试不爽的人间至理。
从古至今,帝王无情,皇族中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是非之地,谁沾上谁倒霉。或许。对于醉心于功名利禄之人来说,脑子里整天都想着攀龙附凤,借此博取君王的欢心,从而鱼跃龙门,飞黄腾达。但是对于华佗、张机和孔融等人而言,眼下他们已经位极人臣,身份、地位和名望都有了,位比三公,誉满天下。对此他们已经心满意足,再无其它奢望。
正所谓无欲则刚。现在华佗、张机等人不再奢望还像之前那样与李利无话不谈,结为忘年之交,只希望自己能够安安稳稳的授学。将生平所学传授出去,如此一生便没有遗憾了。至于其他事情,与他们毫无关系。既不热心也不参与,一门心思都用在学院的教育上面。
此次若不是涉及他们所在的三所学院。他们绝对不会插手,更不会过问此事。但涉及他们的教学场地和学生。他们就不能置身事外,必须弄清楚皇帝为何突然下令重建校区,为何要将皇家学院搬到城外。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李利禀报,准确地说应该是求情。
在不久之前的封赏群臣之中,从太学院结业出仕的上万名学生当中,军事学院的学生大多获得提拔封赏之外,从政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升迁。为此,这些出自孔融、蔡邕等大儒门下的学生们意见很大,纷纷请求他们的老师替自己做主,出面讨个说法。
至于谁能给他们一个说法,这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皇帝李利之外,何须劳烦蔡邕和孔融这样位列三公的当代大儒亲自出面?
换句话说,当下也只有蔡邕、华佗、孔融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国宝级人物才敢直接询问李利,在李利面前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论对错,李利都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原则上只要不涉及军国大事或触及底线之事,李利一般都会应允,都要给他们一个面子。毕竟,多年以来他们很少主动开口提要求,一直都是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真正称得上是劳苦功高。对于他们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大儒,李利打心眼里敬重他们,只要是合理要求,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
不过同样是皇家学院的院长,却也有亲疏之别。相对而言,蔡邕在李利面前无须顾忌,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询问,可华佗、张机和孔融三位副院长却要谨言慎行,轻易不会开口,有事相求的时候也需要慎重组织语言,想好之后再说,不会贸然开口。
详细解释了重建皇家学院的原因和相关事宜之后,李利看得出来,孔融似乎有话要说,却又心存顾忌,欲言又止。顿时李利心下了然,大致猜出了他的心思,却不当面点破,对此事避而不谈,随即转移话题道:“新校区建成后,老校区将改成崇文馆。崇文馆分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专门培育皇室子女和功勋大臣子女的场所,另一部分作为储藏典籍和撰写史册之用。届时,皇室子女和功勋子女的教育问题,朕自有安排;一旦有暇,朕会亲自前来授课,因此授学之事就不劳烦诸公了。余下收藏典籍和编写史册便全权委托于诸公,还望诸位不辞辛劳,编写我晋国史册,本着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宗旨,务必给后人留下一部详实的史册典籍。不知诸公对此可有异议?”
“此乃臣等份内之事,义不容辞,请陛下放心。”孔融应声答道。他是负责撰写史册的太史监,也是太学院主管政法授学的副院长,崇文馆就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他理应代表学院向李利郑重表态。
“如此甚好。”李利颔首笑道,随即放下茶盅,起身说道:“既如此,朕就不打扰诸公了”
“陛下且慢!”眼看李利要走,孔融立刻就急了,再也顾不上忌讳,急忙打断李利的话,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利面前,急声道:“微臣尚有一事相求,不知陛下能否应允?”
李利闻声止步,笑道:“文举公无须客气,但讲无妨,只要不违礼制,合乎情理,朕自当应允。”
孔融闻言后面露喜色,不假思索道:“我朝新立,陛下大封群臣,满朝文武皆有封赏,为何我太学院出仕的武将均有封赏,而文官却无一受封?此举令微臣颇为费解,不知其中原由,还请陛下明示。”
此话一出,蔡邕、华佗和张机三人神色大变,纷纷对孔融摇头示意,暗示他这番话说得有些出格了,甚为不妥。奈何话已出口,再想反悔也为时已晚,于是他们三人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李利,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利的神色,一旦发现不对,就立刻出面替孔融求情。
与此同时,坐在堂下一味倾听却不发表意见的李玄和郭嘉二人,同样是闻声色变。孔融嘴上虽说是有事相求,实际上却是质问李利,为何对太学院出仕的学生区别对待,这是公然为自己的学生鸣不平啊。说得好听些,孔融这是想替学生们出头讨个说法;说得直白一点,他就是袒护自己的学生,公然出面给学生们讨要官职。这样以来,问题就严重了。孔融既是学院的老师和领导,还是李利麾下之臣,如此公然出面为自己的学生争名夺利,这岂是为师之道,岂是为臣之道?
最重要的是,眼下堂中的四位院长并不了解内情,根本不知道此次大封群臣之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其中就包括李利对晋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全面布局,只是眼下时机未到,有些事不宜公之于众,做得极其隐晦,说是半遮半掩亦不为过。可是他们不了解情况,并不代表李玄和郭嘉也不知情。恰恰相反,李玄、郭嘉以及其他六位军机大臣都是此事的参与者,如果说李利是始作俑者的话,那么他们八位军机大臣就是同谋,也是负责具体实施的执行者。
“文举公此言差矣。”果不其然,孔融的话音未落,李玄就立刻起身走到孔融面前,神色肃然道:“此次大封群臣乃是论功行赏,任何封赏均是有据可查,并非刻意偏袒,厚此薄彼。太学院的学生出仕之后大多下放到各郡县为属吏,治理地方郡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短则两三年、长则三年五载都不会出政绩,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封赏亦在预料之中,并没有不妥之处。
相比之下,在军中出仕的学生随军征战,冲锋陷阵、浴血沙场,只要他们英勇作战,不惧生死,就能有所建树、积攒军功,由此获得封赏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也不存在厚此薄彼之说。是以文举公此话有失偏颇,听信学生们的一己之言,偏信偏听,不了解内情便贸然为学生鸣不平,实为不智。”
李玄贵为相国,又兼领吏部尚书,管的就是官帽子。因此孔融刚才那番话就等于公然对他发难,他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遂毫不客气的予以反驳,言辞犀利,根本不顾及孔融的大儒身份和位比三公的崇高地位,直接指责孔融为学生出面讨要官职,难脱袒护包庇之嫌,有**份。
(小说《骁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s:衷心感谢:书友“信我者得永生”的月票支持,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