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x程志
鱼彦章低着头,语气坚定的道:“陛下,臣特意调来玄字号密探!”
就在这时,与鱼彦章同样劲装黑衣,头戴斗笠的黑衣人缓缓进入大殿。
黑衣人向李渊拜倒,躬身施礼道:“臣,拜见陛下!”
李渊望着玄字号密探道:“秦王的事,你知道多少?”
黑衣人想了想道:“事无俱细!”
李渊沉吟着缓缓说道:“河北之事……”
黑衣人道:“臣追随秦王殿下,一起抵达河东,河北之事,臣与秦王殿下确实,一无所知。
李渊叹息一声,叹道:“朕也知道,二郎不会有这样的心机……”
黑衣人悄悄地抬头,神色复杂的看了李渊一眼,又飞快的低下头去。这一刻,我们看清了黑衣人的面目,赫然正是侯君集。
李渊转而望着侯君集道:“那突厥出兵一事呢?”
侯君集想了想道:“陛下,据秦王麾下的百骑司侦得,刘黑闼当年兵败身亡,其族弟刘十善逃亡突厥,被颉利可汗庇护在突厥牙帐之中。这次刘十善从突厥返回,得到突厥精锐骑兵万余的支持,没有突厥军队的帮助,刘十善不可能那么快就占领洺州,鲸吞河北……”
李渊想了想,摆摆手道:“行啦,你回去吧,小心看着秦王。”
侯君集行礼,飞快的退出大殿。
恐怕在这一瞬间,李世民也没有明白,他所倚重的大将侯君集,居然是李渊的左监门卫玄字号密探。事实上,自从李渊登基之后,左监门卫从原本指挥禁卫的统兵机构,调成为我特务组织后,李渊就在各处将官身边安插大将。
李渊得知左监门卫的密报,证明秦王李世民与河北之乱无关,他脑袋中不由自主的浮现起当初李建成向他请旨出征河北的情景。
李建成当时躬身道:“父皇,恳请父皇,废掉儿臣的太子之位,另立秦王殿下为太子。儿臣愿意领兵出征河北。还请父皇恩允。”
李渊收起心中的念头,转身望着鱼彦章道:“河北之事,既然与秦王无关,那么与太子有没有关系?”
鱼彦章躬身道:“回禀陛下,据臣的“天”字号密探汇报,太子与河北之事,并不瓜葛,据“地”号密探汇报,西域近来有异动!”
“陈应?”李渊微微惊讶道:“他的手伸得这么长,居然到河北了?”
鱼彦章摇摇头道:“不是关于河北之事,而是西域之事!”
说着,鱼彦章将一本厚厚的密报,递到李渊手上。
随着年龄的增加,李渊的视力也开始下降,他已经看不清楚密报上面的蝇头小楷了。他沉吟道:“西域出了什么事情?”
鱼彦章打开密报,照着上面的数字念道:“臣,“黄”字号密谍上奏。今岁西域少雨,自武德六年六月至八月,两个月间滴雨未下。幸运的是,在陈大都护这两年积极的打灌井修水渠,农田灌溉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再加上肥料充足,反而获得了丰收。今岁西域共计岁收小麦六百二十万石、栗一百八十万石、葡萄八十万石、瓜果三千七百万石,甜菜五万石、油菜籽十六万又七千六百石,棉花二十七万石……”
黄字号密谍也被陈应同化了,他的奏报采取西域行文格式,用统计报表写得很简单明了,鱼彦章照着念就是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渊还在发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鱼彦章每报出一个数字,李渊便会抽一口冷气,最后李渊的嘴都抽歪了。
他想过西域是肥美的牧场,然而却不敢想象,陈应居然在西域,仅仅粮食和果蔬这两项,就超出了关中产出总额。
古代的农民是很辛苦的,往往要连续三年丰收他们才能攒下一年的余粮,一旦碰到水灾旱灾蝗灾冰雹,粮食大量减产,就要发生饥荒了。然而,西域才有多少人?恐怕连奴隶都算上,也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出头,勉强超过关中的三分之一。
现在听说遥远的西域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粮食,他能不高兴么?只不过在高兴之余,又产生了隐忧。这么多粮食,陈应万一自立为王怎么办?
鱼彦章也被这一串串夸张的数字所激动,不知不觉中声音提高了不少:“今年西域应缴纳粮税多达三十万石,税款十一万五千贯……”
李渊捂着胸口,他感觉心脏有些受不了了。
实在太吓人了!
然而,这个惊吓还没有结束。鱼彦章接着念道:“花儿沟第三座五十万斤的高炉于武德六年二月投产,此时西域每个月可生产钢铁三千万斤……”
听到这里,李渊简直如同五雷轰顶。
他接收了陈应在清林里的钢铁作坊,拥有了一年生产一千六百万斤钢铁的能力,加上灵州一千万斤,还有武器监、将作坊的钢铁生产能力,大唐如今每年可以生产三千万斤钢铁,然而就这三千万斤钢铁,用不了十年,大唐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与木质农具说再见了。
一个月三千万斤钢铁的产量对于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李渊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有钢铁就可以打造兵刃和甲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三千万斤一个月,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用钢铁也可以把人堆死,谁争得过这个庞然大物啊!?就算李唐关中、河东、河北、巴蜀、江淮全部联合起来,也只有被吊打的份啊!
李渊急忙抢过这个密报,将密报拿到眼前观看。报表上的数据很好看,通过那一串串的数字,李渊很容易得知。
西域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已经修了不少于四千里的柏油马路,将西州道十九个州连接了起来,这个柏油马路网络,将以高昌城为中心,通向西州道的各个州。如今,乘坐着四轮马车,行走在这个柏油马路上,乘上马车,他们可以在五天之内到达西州道的任何一个州。比起以前来快捷了好几倍。
木兰城那边的骨粉工厂已经投产,每个月产骨粉十万石,足够供应西州道十五个县的农作物种植。
另外,安西军建立了安西军折冲府的养殖基地,每一个折冲府如今拥有牛马过万,羊只数以万计,如此庞大规模的畜牧业,不仅可以给安西军骡马行军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安西将军的体质。
如今的安西军将士是三个月不知肉味,现在虽然说肉食无法敞开量供应,但是每一个士兵,每天可以获得不低于四两肉的供应。关键是安西军禽畜养殖场提供的各种粪肥,足以满足西域各地的肥料需要,换句话说,老百姓再也用不着为没有肥料发愁了。
最让李渊目瞪口呆的是陈应,居然把宝贵的钢铁用来修驰道,这个驰道可是耗钢铁大户,平均每公里的驰道就要用掉二十四万斤,当然这只是平地上的消耗量。可是西域并不是一片坦途,这里有着数不清的高山和峡谷,不仅需要开凿隧道,还需要修筑桥梁,这些桥梁同样是吞钢铁巨兽,特别是胡杨河河畔,那座横跨五百步的大桥,居然用掉了一千两百万斤钢铁。
此时的李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个月产三千万斤的钢铁固然让李渊忌惮,然而陈应把宝贵的钢铁用来改善农具、修桥铺路,这让李渊有一种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
李渊并不知道,陈应就是要向天下彰显着西域的宝贵之处。华夏民族对于可以种粮食或拥有着宝贵资源的领地,有着近乎执念的执着。
儿皇帝卖了燕云十六州,北宋一朝念念不忘,事实上,哪怕到了北宋末年,收复燕云的国家战略目标,已经坚持不动摇。
一片荒凉的西域,自然没有人在乎。
可是膏腴之地,寸地不敢丢失。
如今的西域无论农业已经建立了基础,初具规模,军田和民田已经开垦超过了一千万亩。事实上这连西域的百分之一的耕地还没有利用起来。
在政策的扶持之下,西域今年新建的拥有四十人以上的工厂多达两百家,再加上前两年开办的,西域的工厂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五百家以上,而且还在呈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业和工业蒸蒸日上的必然结果就是周边地区人口大量涌入,仅仅是上半年,从河西、秦凉、特别是随着刘十善在河北造反,整个河北成了战争区域,这些河北百姓,就拖家带口,翻过太行山,沿着河套,一路向西。
仅仅河北一地,申请加入西州道户籍的人口就达到了惊人的六万人,至于跑过来打工的没有计算在内。如今西域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四万,比起三年前足足增长了三倍。
人口众多就意味着庞大的市场,西域的前景看好。
利用集体式的农庄和军队屯田,陈应获得第一桶金之后,就忙着修建基础设施。当然,为了挽留住从关中来到西域务工或是驻扎的将士和其家眷,陈应在西州道十九个州的治所,建立了十九座州学,一百一十七个县中(加上新设的县)建立了一百一十七座县学,但凡驻军将士子弟或西州道各州百姓子弟,适龄儿童必须入学。
为了刺激百姓让家中子弟上学的热情,陈应还在各州学、县学设立了免费早餐制度,每一个孩子早餐是免费的新鲜牛奶一升,鸡蛋两颗,馒头或是肉包子管饱。
午餐也采取了安西将军三菜一汤的标准。
教育经费是商人乃至本地乡绅都承担了一半以上的经费,一来是想讨好陈应,二来,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学校真的能像陈应所说的那样,为他们提供大量人才,让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非常高贵的。哪怕是读得懂几本书,能写会算,随便一个掌柜,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超过百贯。就是一百个伙计也挣不了一个掌柜的钱。可是,商号的掌柜可是很难聘请,没有足够的人才,他们的生意也没有办法扩大,总不能让一个目不识丁的伙计充当掌柜,这样的话,有多少钱都会赔光。
对于陈应的大手笔,李秀宁已经免疫了。
陈应却是神采飞扬,骄傲得一塌糊涂。给好几万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啊,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他居然做到了,真是太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