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第252章

作者:tx程志

所有人哪怕明显知道李渊在坑陈应,但是也不会站出来跟李渊顶牛。

陈应看着尤子英如丧考妣的脸,不解的道:“尤兄弟,你不要难过,五十万贯修这么一条驰道,事实上还是可以办到的。”

尤子英道:“陈兄弟,你别骗我了,长安城的人都说了,皇帝陛下这是想逼死你,要不,陈兄弟,这唐国的官,咱不做了,今天晚上我当值,后半夜就我一人执守,你收拾一下,今天晚上,就从通阳门离开长安,进入秦岭也行,逃往河东也好,以陈兄弟的本事,无论到了窦建德还是王世充那里,也少不了一场富贵……”

陈应心想。还真是患难见真情,尤子英这大半年的时间,几乎没有跟自己有过任何往来,然而事到临头,却是一个甘愿冒着杀头危险来帮自己的人。

陈应想到这里,感觉有些荒谬。

国家工程征徭役是必须的,使用的工匠全部都是免费的劳力,木材不要钱,全部可以砍伐,石炭也不要钱,最多是用挖就行。如果真让陈应控制成本,虽然说无论如何控制成本,用五十万贯把这条道路修好这条驰道自然不够,可是陈应有把握不用国库出一分钱,就可以把这条驰道修建起来。

没有人是傻子,驰道的运输优势是普通陆路运输没有办法比的,哪怕运输成本较低,但是关中的水运有季节,在枯水期和冬天水运只能暂时停止,而且黄河在三门峡那一段,还非常容易出事故,代价也不算低。

可是使用驰道运输货物,不仅成本低,安全,而且速度要快。陈应试验的那种可以运载五十余吨的敞篷车是一个另类,如果把敞篷车的载货量削减三分之一,达四十吨重,那么八匹八拉着跑到时速三十公里事实上并不困难。

如果沿途再有充足的马匹更换,一天一夜跑上八百里还真不困难,同时这种驰道还可以打破千百年来形成的魔咒:“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注定成为历史。

陈应想到这里,拍拍尤子英的肩膀道:“你先进去休息,我进宫一趟。”

……

侯莫陈虔会原本以为陈应回到长安即刻就会返回清林里,可是没有想到等了两天依旧没有等来陈应,反而等到了一个莫名奇妙的消息。

“消息属实吗?”侯莫陈虔会眼睛依旧没有挪开地方,他对陈应在城外的庄园布置,感觉有些疑惑。

平地挖一道沟渠也罢,这是为了灌溉。然而在陈应买下来的三千亩地上,有小池塘,也有乱葬岗,也成片的树林,也有盐碱地,花费大力量修这么一条沟渠,灌溉足足三千亩地,就连侯莫陈虔会也不知道,到底值不值了。

虞庆躬身道:“如今各大家族都已经知道了,应该不会假!”

“哦!”侯莫陈虔会虽然是出身将门世家,对于种地也不是门外汉,他知道麦长旱地,稻长水田,这对田地的灌溉排涝条件要求很高;此外,一地每年种两季,对地力的消耗也大,施肥工作要跟上。

像陈应买下来的地里长着无数杂草,烧掉以后,堆在地里就是很好的肥料。只是让侯莫陈虔会奇怪的是,陈应的外院管事梁赞居然让人把割来来的杂草堆在一个低洼的池塘里,虽然已经是深秋,短短几天功夫,被水浸泡过的杂草,已经散发出刺鼻的臭味。

侯莫陈虔会观察了良久,这才发现臭味的来源事实上并不是因为被水浸泡,而是工地上上千名民夫他们拉撒的屎尿都被收集了起来,浇在杂草上。

其实,梁赞也不知道积肥。不过陈应却知道,建筑陈家坞堡需要足足两年时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一千多年民夫就会吃掉将近两万石粮食。如果可以将这些土地利用起来,哪怕每亩地只可以建一两石,陈应也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侯莫陈虔会很意外的发现了这里聚集了不少小商贩,有的卖针线,有的卖衣物,有的卖生肉,也有的搭了一个草棚卖些散酒和熟肉,民夫拿工钱有的时候想买点肉食和酒解解馋。甚至还有几个半遮门,也在这里用草席,围上一个草棚,打开门来坐生意。

随着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慢慢变成一个草市,而这个草市将让陈家堡足不出户,便可以采买想要的东西。

看着侯莫陈虔会对于陈应被李渊坑了都漠不关心,虞庆非常疑惑的问道:“阿郎,五郎这次可遇到坎了,若是不帮……”

“不需要帮,陛下的志不在此!”

“志不在此?”虞庆听到这话,更加疑惑了:“什么意思!”

“陛下是在效仿留侯故智!”

留侯自然是指汉初三杰的张良,虞庆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惟独对刘帮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咸阳的偏偏是刘邦,关中,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帮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家张沛县,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

刘邦采取了张良的计策,先把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全部烧毁,然后又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虞庆问道:“难道是明修驰道,暗渡黄河……”

侯莫陈虔会摇摇头道:“不是中原王世充!”

“那是……”

侯莫陈虔会道:“河东刘武周新败,河西李轨一边称臣突厥,一边联姻吐谷浑、吐蕃,若让其势成,河西之地必有反复,所以,这个时候,肯定是明修驰道,剑指郑王,暗渡河西,李轨必亡。”

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

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

陈应原本打算进宫去找李渊,不曾想这边刚刚准备好马车,李秀宁带着何月儿悄然而至。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

陈应此时心中哪里还有其他心思,急忙将李秀宁引入陈府大厅之中。

高文锦虽然没有见过李秀宁,可是看着陈应对李秀宁如此巴结的态度,也知道李秀宁的身份不凡。

高文锦原本长期营养不良,进入陈府之后,不缺吃也不缺穿,虽然没有用胭脂水粉,素颜朝天,却别有一番风情,如同画中人。

高文锦乖巧的为李秀宁端上茶水,知趣的退下。陈应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以诉相思之苦。却见李秀宁的下巴扬起,望着高文锦的背影道:“她是谁?”

哪怕陈应的情商再低,也听出李秀宁话语中带着浓浓的醋味。陈应哭笑不得的道:“要说起来,也是忠臣之后,只是可怜遭遇了不少罪。”

陈应倒没有隐瞒,向李秀宁娓娓道来。将他如何在潼关遇到高文锦,看到高氏一门,生存艰难,心升恻隐之心,将高文锦、文绣姐妹和祖母带回长安。

李秀宁纵然会吃醋,绝对不会吃高文锦的醋。

李秀宁蹙起眉头道:“高相大公无私,高氏一门也兢兢业业,到底是何人如此狠毒?”

陈应摇摇头道:“不晓,不过要看谁是既得利益了。高相罢相之后,紧接着杨素拜相,想来对付高氏的不是杨素本人,也是他的门生故吏!”

李秀宁深为以然的点点头。

李秀宁看着陈应一身具服,问道:“郎君准备出去?”

“哦!”陈应苦笑道:“这不是准备进宫吗!”

“进宫,你是想求父皇开恩?”李秀宁原本还非常紧张陈应,可是当她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就不担心了。不过,送给陈应的钱财,她倒没有想着要收回去。

陈应摇摇头:“不是求情,而是想求一道特旨。让陛下准我办钱庄!自大业隋祚衰微,天下纷乱,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冲州撞府,攻城掠地,说到底最惨的还是普通百姓。如今各地百姓,大都连种子都没有,更别提犁、锄、耕等物资了,我打算建立一座钱庄,向穷苦百姓贷,鼓励他们发展农耕。”

陈应口中的钱庄,事实上就是银行。在唐朝时代,事实上也有钱庄了。不过存钱没有利息,反而要少一定的保管费,而且还不能异地存取。

陈应要建的钱庄,虽然挂着钱庄的名头,事实上却是后世的银行,银行在扶持农户的小额贷款方面,是天然的弱项,其真正的强项在于扶持工商业的发展。

没有银行的时候,朝廷有十万贯,只能做十万贯的事情,即使增加税收,一时间增加幅度也有限制,而且无节制的加税,只会激起民间的逆反,同时也会透支朝廷的公信力。每一个朝代的灭亡,事实上都是因为朝廷的公信力度透支干净了。

只要朝廷的公信力还在,哪怕国都被攻破,皇帝被抓,国家一样不会亡。比如东晋和南宋,都是这样的原因。西晋怀帝司马炽被刘聪俘虏了,按说西晋也该灭亡了,可是抚军将军秦王司马邺被司空荀藩、豫州刺史阎鼎、河阴令傅畅等拥立为帝。三年之后,司马邺被刘曜逼降,后被迫自杀。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被王导、王敦等人拥立为帝,后来王敦不满司马睿排挤他,起兵攻陷建康,可是天下勤王之师围攻王敦,王敦也落得兵败自杀。后来苏峻、祖约又发动叛乱,皆被镇压。

一朝三迁国都,六次被敌人攻破,王朝却没有被灭掉,东晋也是历史上的奇葩。当然就是因为朝廷的公信力仍在。南宋也是如此,可是明朝因为东林党与宦官过分透支了明朝的公信力,所以明朝无法像东晋和南宋一样,偏安东南。

大唐只所以可以在唐肃宗时期,匹马兴唐,实现大唐中兴,依靠的还是大唐的公信力。如果不是李隆基作死,透支了朝廷的公信力,唐朝也不至于如此凄惨。

陈应来到这个时代,现在终于想通了,他自立为王,完全没有前途。拥兵自重在唐太宗时期也是找死,那么不如发展钱庄,只要钱庄发展好了,钱庄的规模能够继续扩大,甚至发展到吸纳公众存款的程度,那陈应手中可以调用的资源,将远远超过自身财力的限制。

同时,掌握着一国的经济命脉,陈应也等于身上多了一个护身符。银行运营模式透彻的这就是陈应可以叫老虎的底气。

李秀宁没有想通陈应为什么要建立钱庄,但是对于陈应看穿李渊的瞒天过海之计,还是非常欣喜的。李秀宁道:“现在不急,驰道你先修着,能修多少就修多少,反正就是为了麻痹王世充与李轨的。”

听到这话,陈应总算明白了李渊的真正用意。

上一篇:带着商城去大唐

下一篇: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