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商城去大唐 第298章

作者:花虎

姜承望想了一下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他管理一个州可要是不能理解这些事情那他就不配做这个官了,不过跟元善在突厥人的事情上可不仅仅只交流这些问题,毕竟突厥人的安置区是设立在沧州的,朝廷已经下令突厥的事情将由他这个刺史来全权处理。

所以如何安置和安置的效果则成了他这个刺史的一项政绩考核内容,所以他不得不找元善来商量,毕竟元善在名义上可是做过仆射的人。

就算元善现在辞去了全部的职务,也不是他这个刺史能够不予理会的,加上沧州这三个月的变化让姜承望彻底是有些惊讶了,他怎么会想到一群商人的能量竟然会如此巨大,沧州百姓的生活每天都在改变这些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他更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元善这个人现在在这里,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元善不要离开。

第457章 沧州学子

经过商人们的努力沧州的产业项目进行的非常顺利,变化非常的大,这让沧州在这几个月里都有成为上州的趋势,这让沧州刺史姜承望高兴不已,要给他升官他可能现在都不会答应的,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如今的沧州的变化都是因为元善带来的。

元家的三进院子内,元善正在做着人员的名面试,这几天元家要聘请教书先生的事情已经传开了,为此还有人从长安那边赶过来为的就是加入到元家组建的学堂当中。

待遇非常的好,可以说整个大唐境内论教书先生的待遇这里是最好的,但是你必须要懂得至少两门语言,最基本的就是突厥语和汉语,是的这个学堂的建设是放置在安置区的专门给突厥人普及汉语的。

建设这个学堂不是元善心血来潮而是在这些突厥人工作的时候听不懂汉语造成了一些小麻烦,麻烦虽小但是还要这样下去的话可能会会引起大麻烦再说现在商人们将生意都开在安置区要是语言不通也是非常麻烦的事,好在懂得突厥语的汉人不少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但是眼下也不可能将消息捎到那么远的地方。

突厥人中也有一些人懂得汉语但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的听懂几句而已,于是在这种环境下元善才决定将建设这个学堂,这可不是只需要懂得这两种语言才行,还必须具备一些教师的能力来对突厥人普及中原文化。

这不是就此抹去突厥语言而是目前来看暂时实行双语教育,保留了突厥人的一些文化的情况下大力的宣传汉语以及一些思想。

“少爷休息一下吧。”在面试的空档,彩衣端来一杯果汁放在元善的桌子前。

“外面还有多少应聘的人啊。”元善心情有些糟的问道。

“还有两个人都是突厥人。”彩衣说道。

“等一会儿看看再说吧。”元善皱着眉头说道,这几天面试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突厥人,他们的汉语确实掌握的比较多可是依然达不到做教师的要求,平时也只能够在工地上作为传话的人来用,这可跟普及汉语的要求差的太远了。

想想也是无奈,要不是一众商人集体反应这个语言不通的问题,元善也不会特别在意这个事情,现在好了这些日子什么都没做就一直在招聘老师这个事情上用掉了很多的精力,可是效果依然不明显。

喝了彩衣拿过来的果汁后又见了最后两名面试者结果元善与他们之间根本就无法沟通,没办法直接狠心说道:“既然如此段时间是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了,只能先采用单语教学了去叫人通知姜承望让他将沧州各县城内愿意来教书的人全都聚集到临海区吧,三天之内至少要有五十人,有能力的读书人也行,年龄不要超过四十岁。”

很快彩衣就将这个事情叫人传话给姜承望,现在这个刺史与元家关系变得密切,对元家的人来说完全看不出这个刺史有架子。

刺史的办事效率很高,三天后在临海区元善真的见到了一群比较年轻的读书人,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教书经验,都是县城里的一些通过乡试的学生,因为元善需要的是年轻的所以一些有着功名的举人之类的大部分都年约半百了根本不如何要求。

所以元善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年纪大的也在三十多岁左右。

这些读书人见到元善的时候都还没什么反应,见到姜承望跟着一起过来都交头接耳起来,虽然知道他们此来是为了什么事情但是大部分人对教书可没有经验而且还教突厥人,这些读书人心里还是充满恐惧的,因为突厥人劫掠的名声还有彪悍的民俗作风,在这些读书人认为他们都是蛮夷是不应该受到教化的,当然这只是他们内心的想法,站在这里之后他们可不会表露出来,书呆子不代表他们傻。

“大家好。”元善过来后直接跟这些读书人打了声招呼。

立刻就受到这些读书人的关注,不过看着他们的神情就像是如临大敌一样,姜承望不知道这些读书人怎么会这样,但是元善隐约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很多人眼神中透漏出了畏惧之色,他们在接到通知的时候就知道想要开展学堂的事情是前仆射元善搞出来的,他们一开始都是想要拒绝的,不是因为面对突厥人感觉不自在也不是因为嫌弃突厥人是蛮夷,而是因为这个元善的对国子监血学子的“屎尿大战”实在是太出名了以至于这个事件不但轰动整个长安,还在大唐各个州府内的学子们之间广为流传,很多儒家学子们对元善可是恨之入骨,可是不可否认后来的元善以一人之力就创造了几十个朝廷官员的事情也是非常的轰动的。

这主要还是因为元善开设的那个经发部现在可是非常出名,因为那里不论出身不靠关系,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入仕当官,比起其它学术的学子们的仕途之路要容易太多太多,以至于现在的国子监等学子们很多人都变更了他们学习内容,为的就是能够轻松当官,而且另一个更吸引他们的是在经发部的官员收益可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这么近距离的面对这样一个在长安如此出名的人,这些地方上的学子们心里既忐忑有很期待,不过更多的还是迷茫的居多。

很多人对突厥人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读书人在思想上会激烈一些但是也仅仅是在想法上,因为读书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有着高高在上的心理状态,优越感简直成了他们走到哪里都要随时体现出来一种态度,给突厥人当教书先生这种事情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见众人反应都有些奇特气氛也是有些尴尬,不过元善是谁对于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读书人来说完全不放在心上,就听元善说道:“找诸位学子来的目的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陛下的意愿,也是朝廷的责任,还有就是在场各位的能够为大唐做出的一份贡献。”

听到元善这样说,姜承望好奇道:“这是怎么说的。”

而这时候诸位学子们也是纷纷感到好奇。

第458章 沧州商城分店

“大家现在都知道漠南地区的突厥势力已经被我大唐铲除,可是俘获的突厥人没有选择杀掉一方面是出于人道主义,咱们大唐毕竟是礼仪之邦杀戮的做法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既然留下这些人就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在大唐的劳动付出而承担他们曾经犯下来的罪孽,还有救赎他们的灵魂,而这一切需要的是大唐每一个人的努力,现在是敌对么至少在安置区的这些人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已经生活在大唐的版图上了,而你们这些读书人则是肩负着民族融合的重任,教化这些突厥人让他们成为我大唐子民,为为大唐做出更多的贡献,大唐的昌盛有是有你们的努力的。”

元善说完就有学子们状态变得狂热起来,给他们先扣一个大方向的帽子这些人还不自己往里跳才怪呢,读书人什么作重要不是他们的学识,不是关系而是名声,于是站在元善面前六十多人激动了。

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大唐做贡献,这时候的他们心里都是一腔热血,元善很无语因为他还有更多的说辞没有说出来呢,只是见到现在这些人的状态他就知道不用在说了,气氛已经变得热烈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由张承望来办了,建设学堂的资金很充足,不但突厥人可以学习顺带着周边地区的汉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受到教育,反正教授这些突厥人学习也是从最基础的识字开始的。

没有双语教师那就是直接教授汉语好了,在现在这种时候突厥人也不会反对在,就算是用强制交易方法也要这么做,不参与学习的人将不会获得交易允许,这招非常的狠但是元善是不会在乎的,就算是有人要反抗那不是还有沧州都督在么。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大车的三字经就发放给了眼前这一众人,在书名的下面还印着明晃晃的三个大字“元善著”。这些读书人一看眼睛就在发亮不是因为三字经给他们的震撼而是因为这个对国子监学子们不待见的人竟然出书了。

看着数量还真的不少,接着元善就说道:“这就是教材,到时候在课堂上就用这个作为教科书来进行教学,希望大家能够做到有教无类。”

说完元善就叫人将这些人遣散了,聚集在这里并不是事儿,先让他们拿着这些三字经回去先腹泻一下,等学堂建设完善之后就可以直接上课了。

解决这个事情元善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下对那些商人们也有了交代。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元善算是有了空余的时间,沧州这个地方面朝大海环境非常的不错,只是这几天渔民们打捞的纶布数量有些减少,不是这些人不愿意去打捞而是经过前阶段的疯狂打捞近海区域的纶布已经不是那么多了,不过纶布的数量还是依然很多就是每次打捞也是需要一番周折。

元善坐在书房内看着账本,这是纶布销售的账目,薄利多销的产业还是很赚钱的,只是现在这个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是冬季怎么办,可能面临断货毕竟冰冻纶布的口味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接受的。

再说一味的打捞也不是办法,毕竟这些东西生长速度也不能抵挡得了人们的食欲,吃到物种濒临灭绝的事情还少么,所以元善在纶布这么赚钱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一方面减少昆布的出货量另一方面则是开始推广海鲜产品。

现在元家工坊可是能够生产玻璃瓶子的,于是海鲜罐头的想法就应然而生了,这部分必然不是普及推广的食物而是走的高端的路线,而且销售的时候是只卖罐头不卖瓶子,而且这种罐头食品最先则是开始在临海区进行推广。

不但如此在现在临海区晚上烧烤摊上更是多出了很多海产品,比如说烤鱿鱼就是这几个月工人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另外一些章鱼也是非常的美味,还有各种蟹类。

“夫君我们回来了。”独孤若兰和杜千羽走了进来道。

“沧州县的商城情况怎么样。”元善随口问道。

“已经有几家商铺开业了只是,只是沧州这里不比长安销量不是太好。”独孤若兰说道。

这段时间元善随便弄了一个纶布的生意就好得不得了,于是独孤若兰和杜千羽商量了一下便想要在县城内开设一家元家商铺分号想着也是要好好的发展一些可是事与愿违,虽然商城是开起来了是一家四层楼阁直接被独孤若兰两女跟盘下来了,很快就开业了主要销售和平坊商铺的成衣之类的物品,可是这沧州本来就不富裕,而且那些衣服在长安是很流行的偶尔商人们也是经常穿可是想要在当地进行推广效果并不好。

只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们有时候才会购置一些,但这毕竟是少部分,这几天元善明显感觉独孤若兰和杜千羽从长安县商城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元善也是很好奇。

杜千羽有些尴尬,她对做生意没什么主见这段时间跟着独孤若兰也是累坏了,不过见独孤若兰这么积极她也只能跟着一起。

沧州商城分店,商品主要是还是来自于元家的,一些小吃在这里放在商城中售卖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元善也一直没有参与其中,最近他太忙了现在看来不得不参与一下了。

听了独孤若兰说完商城的情况,元善就知道其实这跟商城经营管理没有关系,更多的还是因为沧州这个地方还是难以接受这种形式的商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种趋势在沧州并不明显,感觉商城中的衣服都非常另类。

别看在长安这些衣服卖的很好,可是地方不同经济水平和潮流不一样所以只有那些有钱人家里有在长安来往的人才弄的东西,而更多不懂的人则是占了多数。

想要改变那就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宣传了,但是显然现在并不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毕竟不能在沧州呆太长时间。

第459章 安置区出事了

贞观四年秋收,元善还没有从沧州回到长安而是在准备返回长安,在沧州呆着了小半年的时间每天都比较忙,但是同样的每天都能够看到海景。

只是看多的也不觉得有多好,随着秋收的到来天气变化都很快临海的区域本身在冬季就比较寒冷,元善等一众人准备回去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更多的是在长安的百姓浴场项目也需要元善过去亲自督建。

这几个月下来安置区这里也不是太安静,随着突厥人被迁移的人数增加,安置区这里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聚集了五万多人,这在周边几个州府中是安置突厥人数量最多的,人多就容易出现小摩擦,而这些小摩擦则是酝酿灾祸的开始。

很多人来到安置区之后因为居住的环境跟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同,很多人在夏季的时候根本就不在屋子里居住,而是跑到院子外面有一些条件的人则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搭建了帐篷,这倒是没什么毕竟人家在自家的院子。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山河

下一篇:盛唐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