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734章

作者:西风紧

“很久很久以前,西洋有一个国王,最喜欢穿衣打扮,把钱都花在了各种各样的衣裳上。他既不关心军队,也不喜欢政务,甚至于诗书礼仪、游猎也不喜欢,最爱乘着马车去游玩,以便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天都要换很多次衣裳,人们提到他,总是说:国王在更衣……”

小孩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瞻壑片刻后便忘却了所有不快,被故事吸引住了,他好奇地说道:“还有这样的国王!”

朱高煦声色并茂地慢慢往下讲,瞻壑听得非常认真。他可能对读书不是很感兴趣,但对新奇的故事、显然相当喜欢。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没穿衣服,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百姓都在议论。国王越来越不安了,他觉得百姓们的议论是真的。不过他心里想:我必须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傲气的神态。他的近侍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长袍后摆。”

国王的新衣讲完了,朱高煦道:“睡了罢。”

瞻壑仍然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嘀咕道:“好蠢的大臣,还不如小孩儿呢!父皇再讲一个,儿臣还想听。”

朱高煦笑道:“再喜欢的东西、都得有个度,不能成天都在‘更衣室’。今天的时间已晚,该睡觉啦。你要是乖乖的,父皇以后再给你讲新的故事。”他说罢,拉了被子给瞻壑盖上,便转身走出房间。

郭薇跟了上来,柔声道:“圣上太宠他了。不过那个故事真是有趣,臣妾也听得津津有味。”

朱高煦转头,轻叹了一口气道:“我看瞻壑、恐怕只有小时候才能快活无忧无虑,长大了他有很重的责任,出生便注定了。”

郭薇顿时变得小心谨慎了一些,缓缓说道:“瞻壑有福分,有个圣明的父皇遮风挡雨。”

朱高煦摇了摇头,说道:“常理来看,我不可能护着他一辈子,他将来必须要接过我的责任。已有朝中官员上书,劝朕早立太子,朕觉得也该到时候了。”

郭薇忙道:“圣上正当壮年如日中天,瞻壑尚且年幼,不如迟些年再说罢?”

“早立太子,大伙儿都安心。”朱高煦道,“瞻壑是嫡长子,他做太子最好,没有甚么争议;如此一来,剩下的皇子便能安安心心做藩王,其实挺好的。他们不需要背负太大的期望,只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知道是非黑白,能过得快活开心,父母便很满意了。”

说到这里,朱高煦忽然有点理解父皇母后的做法。他从没太怪罪朱棣,但此时愈发放下了一切。

俩人一路沿着廊芜,走到了郭薇的寝宫。郭薇便吩咐女官,叫人打水进来,侍候朱高煦沐浴更衣。

朱高煦也在前厅的一张大椅子上坐了下来,等着宫女们准备好。

不知过了多久,郭薇的声音忽然道:“是不是有人惹圣上不高兴了?”

朱高煦回过神来,摇头道:“没事,如果朝廷里事事都能顺皇帝的心,那个皇帝必定也是穿了‘皇帝的新衣’,正在被蒙蔽。”

郭薇顿时笑道:“圣上这么说倒也应景,不知瞻壑能不能听懂其中意思。”

朱高煦道:“听懂了的,你没听他说、大臣们比小孩儿还蠢么?”

“瞻壑还小,不知天高地厚。”郭薇道。她接着又小心地问道:“究竟甚么事不顺心了?”

朱高煦笑道:“没有甚么大不了的,薇儿不必担心。朕刚才忽然想起了最近读史书的感悟。”

“哦?”郭薇微微挪了一下身子,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朱高煦便道:“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前,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并没有形成,分封诸侯才是天下人认同的法子。秦始皇统一天下,施行郡县制,开始中央集|权的宏伟革新。然而秦朝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便灭亡了。

秦朝灭亡,始皇帝的抱负却后继有人。刘邦还是小民时,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便意味着他将把始皇帝的志向继承下去。然而汉朝起初也只能被迫分封,真正巩固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要到汉武帝削藩之时。你看,一到历史大势的层面,人的一世便太短了。”

郭薇似乎隐隐感觉到了朱高煦的心情,好言宽慰道:“圣上风华正茂,定能大展宏图。大丈夫当如圣上一般。”

朱高煦笑道:“我确实还年轻力壮,不信一会你感受一下。”

郭薇起初没回过神,忽然脸上才露出一阵不好意思的表情。她的脸颊微微一红,原本便生得清秀娇美,这时她有点不像当了七年母亲的模样了。

俩人说了些私话,郭薇渐渐地也不像起先那么谨慎,反正都不是正经的事,她也随意了不少。

沐浴更衣之后,郭薇的话也多了起来:“姚姬的胸脯为何能长那么大,她小时候是不是吃了甚么东西调养?”

朱高煦无言以对。

郭薇又悄悄说道:“小……贵妃那眼睛也太勾|人了,圣上说她那腰身臀|部是怎么练成那样的?”

朱高煦想着之前郭薇也安慰他,便好言道:“薇儿也很好,不用去管她们。”

郭薇忙问道:“我哪里好了?”

朱高煦好言道:“身段苗条婀娜。”

郭薇一本正经地问道:“这算好么,圣上喜欢这样的?”

朱高煦在她耳边悄悄说道:“薇儿的身体很柔软,我总是觉得自己特别强壮。再说皇后只有一个,你不用太在意别的任何人。”

“好罢。我还以为圣上会腻烦我,不过圣上愿意说这些话,我还是挺高兴的。”郭薇轻声道。

她坐了起来,伸手将床帐的一侧放下,接着又趴在被子上,去放床尾的床帐。宫殿里仍然点着灯,不过帷帐有两层,一层轻纱、一层紫色的绸缎不透明,帷帐里顿时变得黯淡,光线愈发柔和起来。

等她返回被窝,朱高煦便撑起身体,俯视着郭薇的脸,她的眼睛在柔和的帷帐里明亮闪光。周围也安静下来,郭薇的呼吸声也清晰可闻,似乎比先前稍微急|促一些了。

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

九月的九州岛已经有些寒冷了。姚芳从博多港今福冈市东)的码头上回头,顿时被海上吹来的风、冻得脸上发僵。

一行人从对马岛过来,航行路程并不远,往东南方向航行,过了壹岐岛很快就到了博多港。

正使不是姚芳,而是行人司的文官钱习礼,除此之外还有百户武将、护卫将士、翻译、官吏等十余人。姚芳作为一个商人,并没有甚么身份,原本不让他来的;但姚芳坚持要来。

姚芳认识博多的武官大内胜,还有在各寺庙的汉人和尚。他暗自便打定主意,正好趁此行程、去见见那些人,了解更多的消息。

钱习礼是武德年间才考中的进士,第二甲进士出身。因为行人司的官职空缺最多、他也不想去做地方官,便暂且在行人司任职,然后主动请命,作为外事人员来了对马岛;他在言语中也明确提起过,希望能取得一些政绩,以便在朝中掌管更重要的权力。由此看来,他是个比较直率的文人。

大伙儿刚到码头,很快得到大内家的礼遇接待,一切都让人非常满意。负责接待他们的人是个武士,虽然身材矮小、模样却十分精悍,他用流畅的汉话说明了情况,自称是“毛利贞长”。

毛利贞长多次鞠躬,执礼甚恭,他带着随从也每每跟着鞠躬,十分客气。姚芳等人之前还有点担心,此时见到这样的场面,大家都放心很多了。

博多港是个比较热闹的港口,有各种各样的小型木船前来,许多力夫搬运货物的忙碌场面、让码头上显得很繁忙。

毛利还带来了一些坐骑、一种矮小的马匹,让大伙儿骑马去城中。众人纷纷上马,紧张感已然不再,人们四处张望、观赏着东海异域之地的风物,相互交谈兴致渐高。

前面的钱习礼问身边的毛利“阁下是甚么官职?”

毛利道“在下乃大内氏的家臣,乃周防国人士。”

姚芳听到交谈的内容,心里对方位也大致有数。他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大概属于“筑前国”领地,往东是“丰前国”,都在关门海峡的南岸,属于北九州地区;关门海峡对岸,靠海峡的南边便是周防国,北边是长门国。这四个所谓的国,目前都属于大内氏的领地。

至于大明皇帝朱高煦关注的石见国,在长门国的东北面,两地相邻。

毛利很周到地继续解释道“‘明德之乱’后,大内家因平定大名氏有功,一度拥有九国领地,乃西国地方最强,在‘洛阳’称六分一殿。后来却发生了一些事,大内家最衰落时,只有周防、长门二国。当今家督大内盛见)上洛之后,将军对家督的‘忠诚与恭顺’很满意,便让家督领了四国之地。

周防国的山口城,才是大内家的根本。不过近年来,家主多住在博多。在下是大内家的家臣,你们有甚么事、可以先与在下说,过几天在下便向家主引见。”

一行人骑马走了许久,终于到了一座靠山的城寨前。这座城,比对马岛攻陷的城寨阔气多了,城墙有石基、夯土外面有包砖,不过比起大明的重镇城墙、仍然

显得低矮,只像一道院墙。

毛利将大伙儿引入城中的一座大宅子。安顿之后,毛利便派人邀请正使钱习礼前去见面,并准许钱习礼带两个随从。姚芳要求随行,成为其中三人之一。

他们在一个侍从的带引下,走进了一条封闭的走廊,两边都是格子墙。侍从走到一个地方,面对格子墙跪下,伸手拉开了一道木门,然后伏拜用日本语说了两句话。接着侍从要求钱习礼等脱鞋入内。

上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