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116章

作者:西风紧

当初把池月绑走、关在这酒窖之中,自是情势所迫,现在如果用强,实在有点乘人之危。何况池月从小出身书香门第,受过不少礼教的熏陶,让她不明不白在这酒窖中就失了清白,她恐怕确实难以接受。

朱高煦想到这里,渐渐冷静下来。

不一会儿,他便回到了地面,走出杂物房时,长长地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

……

原以为这次回北平能清闲一段时间,不料没过几日,朱高煦便接到了出征的命令。时姚广孝返回北平,带了燕王的信件,要换朱高煦南下前线。

朱高煦到京师见过李景隆等人之后,燕王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实施新的战略了。

这一次,燕军可能不会再局限于河北山东!

朱高煦下令本部人马限期聚集,自己也拾掇一番。建文三年六月初,朱高煦便准备再度出北平、往与燕王会合。

那一身破损的青塘铁扎甲,已经精心修复好。但重新修补的料子和新旧都不同,颜色有偏差,上面一块块修补的铁片,便如他的战争历练。

在王贵等人的帮助下,朱高煦终于披上了重甲。他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神情很不淡定。

“王爷。”王贵双手捧起雁翎刀,递了上来。

朱高煦伸手接过,耳边又响起了自己说过的话: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照样可以拉下马!

他拔出雁翎刀,察看了一眼崭新的刀口,“铛”地一声送回刀鞘,将刀鞘挂在腰间。恍惚之中,又想起了姚姬说的话:莫忘肌肤之亲,莫失今言。

他猜忌过姚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姚姬并未做过对他不利之事,当初在京师被她救过一命、也是事实;而朱高煦答应过她的事,却没有做到。

这世上的恩怨,有时难以分辨清楚。

拜别徐王妃、世子等人,朱高煦回到郡王府,见王斌、韦达、陈大锤等诸将亲军已披坚执锐等在门楼内外,文官侯海、宦官王贵曹福,以及府中的奴仆都来送行了。

杜千蕊也在王贵身边,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朱高煦浑身铁甲、全副武装的模样。

“王爷,定要当心。”杜千蕊神色担忧地看着他。

朱高煦看了她一眼微微点点头,又见王贵等府上的一众人鞠躬道别,他便回顾左右道,“出发!”

众骑纷纷离开门楼,朱高煦带着人、到城北校场调动本部人马。他此时有精骑一千四百、步军三千余人,步骑共计约五千众。原来掌握的藩骑不在北平,早已在南面前线。

六月天气十分炎热,朱高煦率众缓慢行军,到中午便扎营休息,他们好几天之后才到达蠡县城。这座城池几经易手,年初又被燕军攻下,前不久变成了燕王的大营所在。

但朱高煦到蠡县时,听说燕王已率军渡过滹沱河。

于是朱高煦在蠡县驻扎歇了一天,一面派斥候打探燕王的具体位置,一面派兵搭建浮桥。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军中便吹号造饭,诸部天蒙蒙亮出城,通过浮桥渡过滹沱河。

当天晚上朱高煦赶到了燕王大营,下令韦达王斌等择地修建驻地,自己便骑马赶往中军拜见父王。

……大帐内的几个大将见到朱高煦进来,纷纷侧目,陆续抱拳见礼:“高阳王!”“拜见高阳王……”

朱高煦一脸和气地抱拳回礼,从中间走上去,拜道:“儿臣奉命南下,拜见父王!”

燕王一脸喜色,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朱高煦面前,双手托住他的小臂,将朱高煦扶住,“高煦立了大功!若非有你此行之功,俺也无法决意南下。”

“儿臣能为父王分忧,只是本分之事。”朱高煦忙道。

燕王又皱眉道:“未料你们会如此凶险,为父听了郑和禀报……唉!”他叹了一口气之后,神情一变,“幸好俺儿有福,终于化险为夷。”

朱高煦道:“愿父王能早日兵临京师。”

“好!”燕王在朱高煦的肩膀上拍了一掌,然后转身走了几步,说道,“盛庸在山东,平安还在滹沱河沿岸。平安没多少骑兵,他的步兵行军太近怕俺们伏击突袭,还未轻易动弹,俺们便不等他了。”

金忠道:“王爷之大略甚密,到现在朝廷竟还不知咱们的打算!旁晚时探马来报,盛庸军各路向济南聚集,以为咱们要渡河攻济南城哩。”

燕王听罢笑了一声,诸将也跟着陪笑起来。

朱高煦一面强笑,一面想到地窖里的妙锦。心道:若非我把妙锦关起来,诸位此时还能笑得如此得意?

金忠道:“去年以来,盛庸便抱住山东为立足之地,以为万全之策。我师若攻山东,盛庸便守济南坚城;又以为我师不敢过山东,只因官军从山东一侧出,便马上可以断我后路、粮道。却不料王爷兵锋欲指大江矣!”

燕王点头道:“盛庸重兵聚济南,俺们正好趁机进攻济南以西诸城,诸州县空虚不能守。如此俺们便能越过山东,径直南下!”

众将拜道:“王爷英明!”

燕王便挥手道:“诸位都回营,明日拔营!”

众将告退,燕王独留下朱高煦。旁边的宦官郑和也默默地出去了,很快大帐中便只剩父子二人。

燕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两个兄弟,长兄行动不便、弟弟年纪太轻没甚经历,为父只能派你去办事了。”

朱高煦以前就想好了套路,就是不断地反复地表忠,像广告词一样!他当下不假思索就说道:“儿臣的性命也是父王给的,只要父王一声令下,即是刀山火海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他虽然满肚子牢骚,但此时说那些没任何作用……他这阵子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以燕王这种猜忌心重的性子,等战争结束了,他朱高煦现在受到的一切不公和猜忌,会不会转移到世子头上?世子眼下躲在北平过着好日子,将来就不一定了……

他便又说道:“父王派儿臣到京师,不过形势所迫。我师南下如无人接应,不能过大江、破京城,父王此时也不敢冒险南下,咱们的艰难处境也无法改变了。”

“嗯……”燕王微微点头,“为父此番急着叫你前来,也是觉得高煦忠勇,能帮上为父的忙。”

看父王平静的神情,朱高煦便知父王还算满意,至少不用烦心。

“去罢,高煦勉之。”燕王道。

朱高煦抱拳道:“儿臣告退。”

他走出大帐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四面的军营里点着火,一眼望去,竟不见头尾。此时燕王麾下的人马,估计已经有二十多万人!

朱高煦此时也期待着历|史的重演,而不会出现任何偏差。

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

燕师忽然南下,连陷几个县城后越过山东,徐州沛县告急。

时齐泰还在浙江,闻讯后立刻赶往京师。

年初夹河大战,官军大败,朝廷为迟缓燕师进攻,表面上罢免了齐泰、黄子澄等人,让燕王“靖难”失去借口。然而后来没起到什么作用,齐泰便趁离任兵部尚书之机,前往各地筹集兵员、粮草。

官军在前线几度大败,各地竟然渐渐地难以调度、地方上文武官员持观望之态,朝廷诸政令进展缓慢。以至于齐泰等人要亲自下去督促。

……齐泰带着随从正在驿道上,很快便进入了应天府地面,天上却忽然下起了暴雨。

众人急忙将马车驱到驿道边的一个村子里,借用了一户人家的房子,暂且逗留避雨。

齐泰弯腰从马车上走下来,走到茅草顶的屋檐下。他并未进屋,却仰头看着倾盆大雨叹息了一口气,对身边的护卫将领说道:“等雨稍停就走。”

将领抱拳道:“遵命!”

齐泰转头看了一眼,便走进了土墙木门。住在这里的百姓已经被驱赶到别处去了,门口站着两个青衣汉子。

走到一扇小窗旁边,齐泰过去亲自挑起草帘子挂起来,心神不宁地望着外面的雨。

上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