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坤琳婶
“落后,严重的落后。”这是黄宗羲对这件事的中肯评价。
“我们一定要把欧罗巴最好的造船匠人弄回大明。”黄宗羲的好胜心骤起。
但是这个事不好办,欧洲人又不是傻子,他们怎么可能会容许大批造船工匠被大明使节带走呢?尤其是荷兰人,更是会百般阻挠的。黄宗羲眼红荷兰人的造船技艺,他是想从荷兰弄人。
“皇上好像说过,英格兰人的造船技艺不比荷兰人差。”方怡提醒到。
“到底怎么样让英格兰人愿意结交大明呢?”黄宗羲感到头疼,这是一个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
“尊敬的大使先生,有一封来着伦敦的信件是专程给您的。”黄宗羲还没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荷兰仆人就匆匆走到英国管家的跟前嘀咕了一下。
管家用标准的伦敦腔告诉了黄宗羲,而学霸黄宗羲居然能听懂英国管家的话。
“约翰·尼德普先生的信?”黄宗羲用英语问道。
“我想是的,先生。”管家很绅士地点头弯腰。
“娘子,我想我们得回英国了。”黄宗羲预感到了有事发生,这是他和约翰尼德普的约定。那个小使节如今非常在意黄宗義一行,可以说正是大明使团把他送入了上流社会的。
第五百零三章:黄宗羲外交英格兰
就在圣诞节前,1651年十月,英格兰颁布了《航海条例》。
这个条例是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该法案为此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史称“英荷战争”。
这是一部赤xx的贸易保护主义法案,或者说是一本霸王条款。
西历1652年二月初,伦敦。
约翰·尼德普焦急地等待在泰晤士河边已经好几天了,他期盼中的悬挂大明旗帜的船只还没有出现。
英格兰的护国公克伦威尔已经召见过他两次了,每一次都是询问大明的一些情况,比如海军战力等等。约翰·尼德普都是对大明海军规模夸大其词,同时又对其技术水平拼命贬低。
最近一次,克伦威尔甚至直接问道英格兰和大明结交联盟的可能性,把约翰·尼德普吓了一跳。这种事他可不敢回答,要知道他其实对大明是一知半解的。
“不久前,明国人刚刚打败过荷兰人的舰队,虽然只有区区十艘战舰。”约翰·尼德普如是说。
“我需要亲自召见一下明国大使,希望他还没有回到美丽的东方。”克伦威尔几乎是在给约翰·尼德普下命令。
“当然,大使先生一定还没有回国的,我能肯定。”约翰·尼德普额头冒汗了,他能肯定的是如果他找不到黄宗羲,那他的政治生涯就此完蛋。
为什么黄宗羲夫妇要耽误了这么久呢?主要还是因为他们需要办的事太多了,光是搜集书籍政令等物就花了许多时间。
好在荷兰真的是一个商业社会,只要有足够的钱,商人可以连自己的灵魂都出卖掉,何况是一些区区的擦屁股纸而已。
聪明的方怡以采购圣经的名头把所有收集到的纸制品全部装订成了圣经的外包装,顺利地通过了阿姆斯特丹的海关。
“哦,上帝啊。那些明人终于来了。”当约翰·尼德普看到黄宗羲那艘船的旗帜之后,激动的热泪盈眶,他感觉自己很快就要有资格参选议员了所以才激动的。
黄宗羲刚刚下船,尼德普就给他来了一个拥抱,还恨不得上去亲黄宗羲一口。倒是面对方怡的时候,他正准备亲吻方怡的手背,被黄宗羲一把推到一边。尼德普尴尬地笑笑,他也知道明人对老婆的看护如同看守贵重的钻石,瞅一眼都是要收钱的。
“约翰,我的那些部下呢?”黄宗羲走的时候可是带了一千人出来的,这些人名义上是大明的船员,实际上全是各个学院的年轻苗子。
这些人从葡萄牙开始,一路都分配了买卖采购任务,同时也是一次大规模的东西方商品交流的机会。当然主要还是把大明最新的一些商品展示给欧罗巴人看。
黄宗羲去荷兰之前留在伦敦商务会馆内的,就有两百多人。
“亲爱的黄,我以为家族的荣誉向您保证,他们全都很健康。”尼德普的汉语很蹩脚,但是他也很努力地在学习进步中。
“这么着急让我来伦敦,到底是为了什么事?”黄宗羲问。
“哦,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您和您美丽的夫人休息一下之后我带您去一个地方,会有一位大人物想要见您。”尼德普磕磕绊绊地说着。
“大人物,多大?”黄宗羲疑惑不解,他之前来伦敦的时候接待他的只是一个外交官,英国人很明显地表示对大明的轻视的。
“这么大。”尼德普先用手比划了一下又觉得不妥,然后用手指指了指头顶。
黄宗羲一下子就明白了。说到底还是大明人的语意最能表达行为意识。
克伦威尔的招待晚宴很丰盛,但是对于黄宗羲夫妇来说觉得很一般,倒是满桌子的金银器皿有些晃眼睛。黄宗羲觉得还是法国的晚宴更讲究,更有派头。
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谈论了一个时辰的天气和大海,一直都在不停地扯淡。
当黄宗羲终于意识到这位英国的护国公,实际上的国家掌权者在有意试探大明对大海的熟知程度的时候,晚餐已经快结束了。
黄宗羲惊了一头冷汗,谁说英国人不懂拐弯的?随便一个知名的政治人物都不是饭桶,相反他们都是谈判高手,所有谈判技巧他们都懂。
“吾皇曾经说过,巴达维亚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他很想去那里的海滩上游游泳、晒晒太阳。”黄宗羲赶紧表示了一句,再不说估计就没机会了。
克伦威尔终于满意地点点头,黄宗羲估计这老狐狸心里在想:小伙子终于上道了。
“年轻人,你们想要得到什么?”克伦威尔不再客气了。既然对手上了道,那就摊开了谈呗。
西方人谈判会先问你想要什么,而中国人一般喜欢吹嘘自己有什么。这一点中国人应该向西方人学习,要懂得谦虚,别急着暴露自己的底牌。
“我们需要在伦敦自由招募一些工匠,特别是造船工匠。”黄宗羲也不客气,直接开口。
“ok,那就以五日为限如何?”克伦威尔说。
五天?那能干什么,估计能找一些失业的没人要的学徒工而已。黄宗羲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同意。
“二十日。我们是外来客人,语言都成问题。”黄宗羲说。
“十日。”
“十五日。”
最终双方把这个时限定到两个礼拜,在这十四天时间里,伦敦不会阻拦大明人的行动,但是大明人需要靠自己的本事让伦敦的造船工匠自愿跟着去遥远的东方。
“那么我们现在来谈论下一项,你们能为我们做什么?”克伦威尔的獠牙已经露出来了,既然英国人已经有了给予黄宗羲的本钱,那么黄宗羲就必须要拿出能打动他们的东西来交换才可以。
英格兰跟荷兰不一样,航海条例的出台本身就是为了争取英国以及英国殖民地内的商品利润最大化,是为了积压荷兰人的贸易而制定的。
荷兰人到处寻找商品,寻找贸易的机会,但是英格兰人不需要。
此时,大明能给予英格兰人的不是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英格兰人也不太在意这些。荷兰人才在乎。
所以,英国人才在开始轻视大明。
只有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人为了获得贸易平衡,才逼迫清政府开放市场。
这些东西黄宗羲不懂,但是朱由检知道啊。
“倭国曾经是我大明的属国,大明可以断掉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一半的贸易收入。还可以给予英格兰船只在东方的航行提供保护。”黄宗羲说出了朱由检教他的话。
克伦威尔一愣,东印度公司有多赚钱,恐怕整个欧洲都知道。十七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总共有一万五千个分支机构,或者是是有这么多的贸易网点,赚取了整个荷兰航海贸易的三分之一的利润。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大收益站点就是倭国,第二大收益站点就是台湾。台湾已经被大明拿下了,而且现在大明说可以拿下倭国,甚至还能影响巴达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