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236章

作者:坤琳婶

看在大如脸盘的螃蟹份上,朱由检也就不埋怨了,反正两次购买的螃蟹也差不多够吃了。

皇上亲自下厨招待武昌的官员,这可是给足了面子,开天辟地以来都没听说过的事。大家激动的感觉伸筷子,全部朝萝卜烧肉的盆子里招呼。

朱由检吃到第五只螃蟹的时候,感觉有人看自己,他放下了手里大大的螃蟹钳子,抬头一看,不少人都已经吃完,且不有些不解的看着他。

“你们都吃完了?”朱由检觉得奇怪,这些人看着自己干嘛呢?

“皇上,这螃蟹腿儿没肉。”纪彪小声的在旁边提醒。

“有啊!你看这么大一条蟹肉呢。”朱由检磕开蟹腿儿,里面露出一小条写肉丝,他用手撕了出来,丢进嘴里。

大伙互相看了一眼,不敢再看朱由检。堵胤锡看着这一幕,脸胀得红红的,使劲蹬了一眼下属。堵胤锡心道:皇上比我还节俭,连螃蟹腿儿都不放过,再这样节约下去,估计连蚂蚁腿儿都要吃。

一顿饭吃完,大伙儿都散了去,唯独朱由检还在啃螃蟹。纪彪端着两个盘子走到跟前说:“皇上,这是专门给你留的红烧肉。”

“你自己吃吧,我不吃肉。”朱由检一把推开那肥腻的肉块,继续进攻螃蟹,他已经舍弃了螃蟹的小腿儿了,专门对付大钳子和蟹黄。

“咦!怎么鱼和螃蟹都剩下了?”朱由检发现几张桌子上面就只剩下了武昌鱼和大闸蟹,有大闸蟹不吃,却去吃肥肉,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咋想的。

“他们说螃蟹没肉。”

“那鱼挺好吃的啊!”朱由检纳闷,自己烧鱼的手艺不差啊,这可是正宗的红烧武昌“团头鲂”,十三根半刺的。

“刺多,扎嘴。”

“噗!”朱由检被逗乐了,转头一看,米饭被吃了一个精光。

在这个吃不饭的时代,肉肯定是比螃蟹贵的。大闸蟹那是有钱人玩得味,穷人家吃的是粮食,哪怕大闸蟹一枚铜钱一大堆,也没人稀罕。

......

“走吧,去找邓之容。顺便把那一篓子活螃蟹带上。”朱由检看了一眼这武昌府的穷衙门,知道从堵胤锡嘴里是问不出实情的。

来到邓之容的军营,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整个军营都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因为之前调集了一万闯军基层军官到南京集训过的缘故,这一支真正的京营已经有点脱胎换骨了。基层的军官全都是挑得集训中表现最优秀的人才来担任。

这些人都是打老了仗的,加入到京营之中,吃的好,训练好,装备自然也好。整个京营离精锐只差临战经验了,再来几个好的高级军官,带出去打一两仗,足可堪用。

“你这儿总共有多少人?平均年龄多少?平均身高体重多少?”朱由检进了军营,逮住邓之容就问,他这是考试这小子。

“报告总司令,本营共有五万六千三百二十九人,平均年龄二十岁,平均身高五尺六,平均体重一百二十斤。”

“嗯,还不错!”朱由检点点头,从心里已经认可了,回答的很详实,没有一点犹豫,说明邓之容没在武昌瞎混。

“巡抚衙门那边是怎么回事?”朱由检继续虎着脸,湖北的事大约也只有问邓之容才能问清楚。

“何腾蛟只愿意提供京营的钱粮,不愿意供给湖北其他军队的。堵胤锡没有办法,把巡抚衙门桌椅板凳一股脑全卖了,一天只吃两顿稀饭来供养军饷。”

邓之容说完,朱由检这才想明白为什么他在武昌看到的衙门是那一副惨兮兮的景象。湖北的产量地区早就被祸害的差不多了,如果单靠湖北供养忠贞营,只怕根本就养不活。

何腾蛟历来有点瞧不起农民军,堵胤锡以前又是何腾蛟的下属,现在跟何腾蛟平级,指望何腾蛟拉他一把,恐怕是梦想。估计袁继咸在的时候情况会好一些,现在袁继咸调到南京了,何腾蛟直接不鸟他了。

“那武昌这边就地安置百姓的口粮从哪儿来的?”

整个闯部十几万人,整编之后才有五万的兵,其他全部就地安置。虽然人数也算不上很多,光一个空荡荡的武昌就足够安排了,但是这些人在这里的第一年,还是需要粮食补贴的。没有粮食,如何活下去?

“粮食的问题还好,江陵、夷陵、咸宁和黄州都能提供一些,毕竟只有几万人的口粮。最难的是军饷,特别是李定国部,每个月逼着要,一天都不能拖。”邓之容把整个湖北的情况都详细的汇报了一下。

“阿济格部现在在哪?”

“我们双方僵持在承天府一带,忠贞营的人手不够,不敢主动进攻。阿济格部占领这襄阳,郧阳和承天府大部。”

“后金最近都有哪些主要的军事行动?”

“他们派了许多人马在郧阳和大别山一带大肆抓人,听说已经抓了几十万人去了河南。湖北一带人口锐减,目前神龙山区躲了一些人口,没有经受战火的恐怕只有夷陵了。”

夷陵,一个朱由检非常熟悉的地方。这里紧挨着秦良玉的石柱地区,也相对富饶,后世可是湖北的副省会级城市,世界著名的水电之都。

既然武昌都穷成这样了,朱由检不帮堵胤锡一把肯定说不过去,朱由检只好特批了二十万块银元给武昌应急。这笔钱算是武昌借内府的,不走户部的帐,更不能算利息,典型的无息贷款。

“等阿济格把湖北的人都抓走了,湖北就真的只剩一个空壳了。看来我们这次西进的策略真是来得及时啊。”

朱由检看着左懋第,由衷而发。至少在后世那个记忆里,那个柳应龙的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到了灾荒之年,要饭的河南人又来了。这是柳应龙的老家——郧阳府。

也就是说,只要出现动荡,大批在平原上的人为了躲避战火,会朝山区转移。郧阳山区、神龙架山区和大别山山区,都是河南人口流亡的集聚地。

同样的,如果让阿济格真的把这些地方的人口一大半都弄走了,后金在河南的实力真的有可能一下子就暴增。

如果历史不改变,这些地方的人会在二十年之后,被湖广填四川,移民到四川去。

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件事:人,还是有的,就看大家怎么抢了!

“臣建议对承天府、荆沙、武昌一带免税三年。同时分土地给百姓,劝百姓出山恢复生产。”黄宗羲建议说。

这一次跟着朱由检出来,黄宗羲长了不少见识,以往只知道读书研究儒学,现在开始重新体会民众的疾苦。

“不,土地不能分,也不用免税,只需要施行低税即可。如果把土地分下去,最先来的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湖南的地主。他们会一窝蜂的率先跑过来抢无主荒地的,这些土地就变成了他们的私产。”

朱由检太知道地主对土地的挚爱了,这些人也最有实力开荒。只要政策一下,湖南的地主会带着他所有的长工过来开荒,到时候山区的流民无产者怎么可能抢得过他们。

第二百四十二章:摊丁入亩

这个时候税收施行的是人头税,意思是你有多少亩地朝廷不管,朝廷只看你家有多少口人。地主家才多少人,但是他可以雇佣长工啊,地主的土地多,但是税反而轻。百姓的地少,但是交的税却不轻。加上中举后的免税政策,才有百姓依附这些乡绅的现象。说到底,这是一种钻朝廷空子的偷税漏税行为。

“对江汉平原施行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废除人头税,只按田亩收税。并且把田亩税的税率定到湖南平均地租的水平线以下。

这样,周边地区人口多的家庭会主动朝这边转移。同时我们要把后金赶出湖北,才能保证百姓的正常流动。”

朱由检觉得,反正江汉一带的人口流失了,在这里收税根本就收不上来。不如试点摊丁入亩正好,阻力最小。

山区虽然可以躲避战火,但是可耕种的土地少、产量小,大部分土地还是掌握在地主手里,百姓任然需要交租。

只有把土地税调到低于地租的水平,百姓会离开地主,转而向朝廷租地。

而土地只租不分,地契在朝廷手里,地主阶层看不到好处的,他们不会愿意来抢夺这些土地,只有失地的流亡百姓才会来。

摊丁入亩并非雍正首创,那是大明张居正的杰作,只是在雍正手上推行开的。

张居正就是湖北江陵人,加上他已经在崇祯初年得到平反,在他的家乡推行他的政策,朱由检以为正好。

当然,在湖北推行摊丁入亩,最受冲击的必然是湖南。而湖南又是地主阶级最顽固的地区,到时候会不会有一场矛盾激化,就要看执政者的手段了。

如果说这个时代的大明,阶级矛盾最严重,最互相对立的,无外乎是江浙的乡绅和商贾对立手工业无产者;四川、湖广的失地无产农民对立地主阶级;北方的失地流民对立皇族、权贵阶层。

不过,北方已经被彻底掀翻了,皇族以及勋贵剩余的也没多少了,北地暂时也不属于大明掌控,朱由检自然就不用去操这份闲心。

仅仅给堵胤锡二十万块银元,根本就解决不了湖北的问题。如果湖南不输血,武昌还真供养不起湖北的大军。

“怎么办?”朱由检看着左懋第,他装得实在头疼的样子。之前在南京时候他就说过,说西进的军费问题有办法解决。现在西进了,军费要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