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227章

作者:坤琳婶

东林人是敢跟魏忠贤斗,但是钱谦益舍得豁出去跟朱由检斗吗?这是一个选择题。作为东林领袖的钱谦益不是没有想过。

是回到外面的东林人中去,还是站到朱由检一边,钱谦益在这个夜晚思考了很久。

“牧斋,你我夫妻,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柳如是含情一笑,年轻的女子媚态展露,无人见之不动情。

“还记得成婚当晚我说过的话吗?我爱你乌的发,白的肉。”钱谦益微微一笑,看了看小厢房里没有外人,轻轻的靠在柳如是的身边说。

“当然记得。妾身只爱你白的发,乌的肉。”柳如是被撩拨的有些热燥。

在另外一个房间里,李香君正竖起耳朵焦急的倾听着远处的喧闹之声,她的心里也被激情点燃,随着外面那些学子们一起舞动。

李香君一直相信,读过书的才子们是无所不能的,就像她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只是被朝廷不公平对待了而已。

三人各有心事之时,就在不远的正阳门外,热闹还在继续上演,一群群的妙龄女子们吹拉弹唱,正在为学子们即兴表演。

城外的情景经过有心人的描述直接成为了第二天复兴报脱销的根源,那些煽动性的话语,香艳的场景,让整个南京城都轰动开来。

据后来有人回忆,秦淮河的妹子是有,送饭也是真的,不过只有五六个年轻漂亮的妹子专门给复社领袖们送,她们就只是专门去伺候几个复社大佬的。

至于其他大多数学子,只能从一群大婶们的手里领到了两个黄饼子,连口水都没喝上。

第二天的复兴报大篇幅的报道了学子堵正阳门的事情,整个报纸加大的版面,不要钱的印刷出来朝外送。就连南京城里卖油条的小贩都拿报纸当包装了,要知道这些写了字的纸张在以前可是贼精贵的。

不到正午,南京周边的百姓们都像过年看戏一样抢着进城来瞧热闹,事态正朝着南京周边开始蔓延,消息也迅速向苏杭一带传播。

本来就是全国性的大规模学子聚会的时机,再加上报纸的渲染,在江南这个文教盛地,事件就像是一颗炸弹爆炸开一样。

事情到了第二天下午,正阳门大开。东林人在朝中的最高官员,兵部尚书兼内阁次辅史可法代表朝廷宣布了朱由检的一道旨意:让正阳门外的学子们推举出来几个领袖,然后写出他们的诉求直接呈报给皇帝,皇帝会酌情处置。

学子们更加疯狂起来,普通人可以直接呈递给皇上,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这完全代表了他们的成功。

......

将军山,纪彪正陪着朱由检练剑,以纪彪的功夫,很轻松的好几次都把朱由检逼到墙角。

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之后,朱由检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去洗澡。

“皇上,您为什么不派大军把那些闹事的都抓起来?”看着朱由检的心情一直不错,年轻的纪彪试着问了一句本不应该多嘴的话。

朱由检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这些人背后有人啊!”

“背后有人?谁这么大胆?”纪彪就更不理解了,要论背后的实力,谁能比得过皇上啊。

“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人。就比如你有父母,兄妹等等。如果仅仅因为闹了点事,就把这一万多人都抓起来,那他们的父母亲友会怎么想?”

朱由检笑一笑接着说:“这些学子都是大明近几十年来培养的人才,也可以说是大明国内无数个家庭多年的希望。你让整个大明无数的家庭失去希望,民心还会有吗?”

“为什么这一万多人就能代表了整个大明许多家庭的希望呢?”纪彪继续问。

“譬如说,如果陕西有一个一万人的村子zf变成了贼人,官兵可以去剿灭他们。就算全部杀光,也只是这一个村子的事情。

刘泽清的兵痞们不听朝廷号令,罔顾百姓生死,朕杀了他们许多领头的,也只是一部分兵痞的事情。

但是正阳门外的这些人,他们是大明千千万个家庭花了无数的钱财供养出来的,是许多朝廷官员们的子侄晚辈。

如果朕去把这些人都抓了,或者杀头,你觉得大明将会怎样?”

朱由检说完,笑着看着纪彪。纪彪浑身一颤,惊骇的冷汗直冒,他本来是没有出汗的,现在只想快点去澡堂里好好的洗个澡。

朱由检长输一口气,心里有点侥幸。因为他赌史可法没有参与进去,居然堵对了。

以史料中对史可法的描述,朱由检堵史可法这个人的骨子里是一个软弱的性格,做事基本上是秉承着和事佬的做派,总是抱着团结稳定,维护大局的思想。

这从当初史可法在拥立福王监国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如果当初史可法站在东林的一边,带领整个江南的士子跟马士英抗衡,哪怕马士英手上有江北四镇的兵,恐怕也不会顺利的就让福王登基了。

事实是史可法这个被误认为东林的人,最先妥协了。也就是说,史可法骨子里压根就不是东林。他根本就没有史书上写东林的那种蛮横劲儿。

第二百三十二章:逼你出来站队

史可法不完全算东林,那钱谦益总是东林的大佬吧。

而且还是公开的东林大佬,黄宗羲还是东林七君子的后代,也是标准的东林。

朱由检现在需要弄明白这两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诉求。作为老一辈的东林的钱谦益和新生代的黄宗羲是否一样。

任何一种思潮不可能一成不变,前一代东林人的作为虽然影响了整个江南的仕林,但是经过周延儒等东林人上台之后的政治表现,江南的仕林为何变会成了以复社为核心的有点类似新东林的团体出来?

这说明东林本身也在变化,年轻一辈人中,有些人不再是像当初“东林七君子”那样行事了。东林在朝野争斗了多年,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利,相反是跟皇权斗了一个两败俱伤。

这一点,钱谦益是明白人,所以他追求的是权力,是官位,而不是什么诉求。钱谦益这种人的内心只有政治倾向,而没有政治诉求了。

史可法也是明白人,他追求的是大局的稳定,是大家还能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连倾向和诉求都没有了。

黄宗羲肯定是有政治诉求的,但是他现在的政治理念还没有成型,还谈不上有准确的政治倾向。年轻人比较理想主义,心中的诉求是大于政治倾向的。两天前,黄宗羲才刚刚过完三十五岁生日。

“各位爱卿,朕今天把你们请到这儿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本次大试,是否有失偏颇?”

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朱由检在第二天晚上,就把几个明显有身份的东林或者复社大佬们都请到了将军山。其中包括并不算朱由检手下亲信的小官员黄宗羲。

“朝廷选拔人才,当以朝廷的需要而决定录取,应该唯才是举。朝廷考试考生,应该是测试考生有没有掌握朝廷需要的知识,而不是测试考生自己学会了什么知识。朕说的可有不对?”

朱由检扫视了周围一眼,这些人心里其实都明白,这一场考试根本就没有什么作弊行为,因为朱由检特意让他们都参与了其中的。

“皇上说的没错,可是这一次大试,所出的题目大多是考生们都未曾学习过的,不在圣人之学之内。”

史可法都跟着朱由检差不多混了一年了,当然清楚朱由检的心思根本就是跟大明现行的教育有很大出入,以现在的考生学所的东西,根本就难以满足朱由检。

朱由检要的人才,大明根本就没有培养过,最多只是一小部分人自发学习过,像宋应星这样的。

“钱爱卿,你怎么看?”朱由检盯着钱谦益问。

“臣以为,朝廷的科目超过了圣人之学的范畴,应该回归圣人之学。”

等钱谦益一说完,朱由检就明白了,大家都不愿意揭开儒家这个盖子,无非还是想继续捂住。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的十九世纪科举改革的时候。后来的教育改革是因为外部学问的冲击,倒逼着儒家承认自己已经落伍的事实。

可是现在不同,现在的儒家正处于鼎盛期,他们依然以正统自居,依然很自大。

“黄爱卿,你的意思呢?”朱由检看了一眼排在人群中最后面的黄宗羲,这家伙属于小字辈,官职又不高,只能排在后面。连顾炎武都站在他前面。

被朱由检这么一问,大伙才想起来屋里还有这样一个人,很多人甚至都没见过他。

“皇上您叫我?”黄宗羲楞了一下,他没想到朱由检会这么快问到他,他还以为只是来走一个过场的。

“朕又不是喊你来吃饭的。”朱由检没好气的回了句,屋里有人噗嗤一笑。大家都在想,怎么来了这么一个傻缺啊。

“臣以为两位大人说的都对,但是朝廷的确应该提前说明一下需要考试的科目,让考生们好有准备。另外,朝廷应该提前准备相关的书籍,这样才考生们才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