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骨一蔺
“来人,传令黄忠将军,不必和袁绍大军正面交战,如今可以放袁绍大军进入辽西,甚至辽东等地。
传令张飞将军,可适当出击,缠住马城之外袁绍的十万大军,不得让那十万兵马离开。”
陈子明想了想,立刻将两道命令传下去,如果袁绍集中三十万大军,以陈子明如今手中的七万人马,加上黄忠手中的两万多人马,还真不好对付,可是袁绍自己找死,竟然分兵三路。
虽然袁术兵马的武器装备比起北方三族来说要好很多,但是和刘备大军的装备也不是一个等级的,陈子明如今手中的兵马完全可以正面战胜袁绍的十万大军。
而此时,幽州辽西郡,阳乐城中,袁绍召集众人议事。
“主公,如今北方三族皆败,鲜卑与乌恒已经退回草原,高句丽更是直接灭国,已再无牵制陈子明大军的能力,据探子来报,陈子明正率七万大军向主公而来,主公当早作打算。”沮授急忙将各路大军的情况上报给袁绍。
“北方三族真是无能之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几十万大军就被陈子明给收拾完了,真是一群废物!”袁绍大骂起来,北方三族实在是太让他失望了,要是再给他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彻底占领整个幽州,到时候就能切割陈子明的几路大军,各个击破。
“主公,陈子明来势凶猛,又是新胜之师,不可与之正碰,当避其锋芒,再图之。”审配向让袁绍占时撤兵。
“主公,如今此地只有十万大军,对陈子明大军并无绝对优势,当集中各路大军,战之,主公可令马城外英杰将军十万大军,分兵一部前来与主公汇合,又令已占据的幽州各地大军即刻前来,与主公汇合,以绝对优势兵力,击败陈子明,则辽东等地垂手可得也。”军司马王琳献计于袁绍。
“主公,并州之地还有近十万大军,可命元浩及淳于琼将军率大军前来与主公汇合,共攻陈子明。”沮授也立刻想到并州的田丰,还有淳于琼率领的并州大军。
“主公不可,并州乃重地,南有董卓旧部窥探,北有匈奴大军肆虐,东有凉州马腾韩遂等人,并州大军且可轻动。
且对付陈子明不足十万之兵,主公何须如此重视,马城之外十万大军可掉六万前来相助,又可从各地抽调部分兵马,集结二十万大军之众,定可一击而破那陈子明大军。”被袁绍任命为军师的郭图一听,要让田丰率大军前来增援,马上不干了,要是田丰真的来了,还有他这个军师什么事。
郭图很清楚,虽然袁绍不喜欢田丰的性格,但是对田丰还是非常倚重的,要是田丰一来,又立了大功,袁绍肯定会重新重用田丰,那他如今天大的优势不就没了。
“公则说道甚是,并州不可有失,并州之兵不可轻动,如今陈子明兵马已被北方三族消耗差不多,且颇为奔波,士卒疲劳,待吾集结二十万大军,便可轻松胜之。”袁绍也认同郭图的观点,首先并州的确很重要,而且他也不怎么将陈子明放在心上,认为二十万大军足够解决陈子明了。
“主公,陈子明乃大才,且张飞、赵云、黄忠等人勇猛非凡,主公不可轻敌,当令并州兵马前来,方为上策。”审配立刻站出来劝说道。
“哼,那张飞如今在马城,与鲜卑大军大战之后,定损失惨重,又有四万大军牵扯,定不会对主公造成威胁。陈子明身边如今就一个黄忠、赵云之流,何以敌主公二十万虎贲。”
第二百零八章 吉州
青州,临淄城,刘备府邸。
这几天刘备一脸笑呵呵,一扫以前的阴沉,刘备书房时不时还传出哈哈大笑之声。
“主公,这是子明先生命人从高句丽传来的!”
就在刘备笑眯眯的想着什么高兴的事情的时候,陈宫拿着张纸片进来。
“宫台,快说说,子明又传来什么好消息?”这段时间刘备接二连三的接到陈子明从幽州传来的捷报,先是败乌恒,然后是鲜卑被张飞击退,最后是赵云夺了高句丽的都城丸都,还抓住了高句丽王山上王。
“主公,这次可不是捷报,还是主公自己看吧。”陈宫说完,将手中的纸片递给刘备。
“这。。。。。。子明如此行事,是否有所欠缺。”刘备看完信中内容后,皱着眉头问陈宫。
“主公可是因为子明先生如此处置山上王而有所疑虑?”陈宫立刻看出刘备所虑之事,笑呵呵的问道。
“然也,那山上王高延优毕竟是一国之君,按大汉律,当上报天子,由天子下旨处置方可合理。而子明却先处置山上王,后上报天子,恐落人口舌。”如今天下依然是大汉的天下,大汉天子虽然不怎么被各路诸侯甩账,但天子依然还是大汉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而且如今刘备自己也知道,自已这段时间太强势,已经引起天下诸侯的敌意。天下诸侯都希望能够干掉刘备,而此时,陈子明如此做,必定会给那些用心不良之人一个攻击刘备的借口。
“哈哈,主公多虑也,此事子明先生定早已想到,不过经此大战,天下诸侯何人敢与主公为敌焉?
幽州外敌已去,就袁绍一部,怎是子明先生之敌,破之不远,如此,主公坐拥四州之地,兵强马壮,其余诸侯避之不及,怎可敢惹主公不快。”
陈宫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那就是陈子明想借用此次机会,试探天下诸侯的反应,看看他们对大汉天子还有多少忠诚,也间接打击大汉天子的权威,再推大汉天子一把,使他早点掉下去。
“罢了,子明自有思虑,区区异族之王,杀了便杀了。”刘备也不是个死忠之人,特别是如今实力强大,内心的私欲也开始膨胀起来,有些事情也就装着不知道罢了。
“子明欲让公明组建十万大军,用以北伐之用,请吾给与钱粮兵甲支持,且命暗卫府组将北方分部,以便北伐只用。宫台,汝如何看?”刘备将山上王的事情丢在一边,也就默认山上王的处置方法,开始问起北伐的事情。
“主公,北方异族众多,且多有劫掠中原,如今主公得幽州,必定会与北方异族接触,当早做打算,若有可行,灭之也非不可。”陈宫也是支持北伐各族的,而且陈宫也不想等将来刘备和其他诸侯争夺中原大权之时,被北方异族所牵制。
“宫台,北方气候寒冷,耕地缺乏,多以游牧为生,不易管理,如此穷苦之地,且会多费钱粮,多耗人物,占之何用?”刘备和众多中原君主一样,都觉得北方地广人稀,耕地又少,就算占了,每年还要消耗很多钱财粮食去救助北方之名,还不如让他们臣服大汉就行了,何必完全划入大汉的领地,自己还要耗费精力去统治。
“主公,可曾记得,海军所占之福州?”陈宫突然问起大海之上的福州来。
“宫台此乃何意?”福州才占多久,虽然没有对外公开,但是刘备势力高层都知道的,每年消耗在福州的钱粮不知多少,而且福州意义非常,刘备又怎么可能忘记呢。
“主公,当年,子明先生派人占据福州之时,因为钱粮不足,趁与子仲言,今日给吾十万金,来年还汝一座金山。
如今,福州官吏派人传回消息,福州虽少耕地,但多山,且多矿物,更是发现众多金银矿脉,更发现一座超大银矿脉,其储量不知几何,如今以令人开始开采。
主公以为,子明先生之言,可有不准之时?糜子仲前段时间还特意跑了趟福州,回来之后,几日不眠不休,命人制造无数开矿之物,运往福州。
昨日告知与吾,明年春,可为主公运回三十万金,百万银。且向吾讨要大量战俘和罪徒,福州之地需大量旷工。”
陈宫说完,见刘备一脸的呆泄之色,心中舒服了很多,想起当初,糜竺说福州一年可出产如此多的金银之时,也比现在的刘备好不到哪里去。
“好好好。。。。。。哈哈,福州,真乃吾之福地也,子明远见之能,无人能及也。”刘备回缓过来后,兴奋的大笑起来。
“主公,如此看来,子明先生提议北伐各族,定有其目地,观高句丽,人口众多,可为兵者多也。
北方虽寒苦,但北方之民善战,是为强兵之地,主公占之,为以后征伐中原,亦为一大助力。”陈宫绕个弯,就是为了更好的说服刘备支持陈子明北伐的战略。
虽然陈宫不知道陈子明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是以陈子明的眼光,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就是了。
“既然如此,一切皆按子明说得去办,命令暗卫府和后勤部全力协助公明,准备北伐之事。”刘备虽然还是不明白陈子明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攻占北方之地,不过,陈子明决定要这么做,那就支持,按刘备的观念,陈子明想做的,都是对的。
不管是当初力排众议建立海军,还是耗费重金,还是军改,还有就是建立庞大的交通落网,都对刘备势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主公,按军师之意,高句丽此名不可再用,需另设它名,还有其各郡的划分及命名亦须另设,请主公赐名。”陈宫将陈子明提出的另外一件事情提出来,那就是让高句丽这个词消失。
“高句丽之名的确不可再用,其地宽广,当可为一州,名曰吉州,誉为大汉之吉祥之意。至于郡县划分,交与孙绍等人即可。
只是吉州氏族,不宜全部处死,无大恶者没收财产,运往福州安家便可,莫要多生杀戮。”最后刘备还是否决了陈子明快刀斩乱麻的策略,不过也为福州增添了不少人口。
第二百零九章 大势已成
“公台,子明的还地于民之策实乃安民妙策,无论三韩之民亦或吉州之民,皆诚心归顺,此策可保两地之民真心向我,为我所用。”刘备对陈子明的那个,斗地主,分田地非常赞赏,也深知这个策略的变态之处,试问,还有什么比土地对百姓的吸引更大呢。
“可惜此筞只可在化外之地使用,中原之地,氏族林立,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像三韩与吉州之地那样肆意而为。”陈宫也不是什么氏族之人,也深知大汉氏族掌控大汉大部分土地,危害太大,对统治者非常不利。
“还地于民,无可阻挡,但须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刘备眼中厉芒闪烁不定,对于氏族把持土地的行为,刘备非常痛恨。
大汉有如今的混乱不堪,明面上说是天灾之祸,但在刘备看来,人祸才是主要原因。除了朝廷政令有误外,氏族掌握土地,压迫百姓,使得百姓无田可种,苦不堪言,才被贼人利用,才有遍布天下的黄巾起义。
“然也,氏族视手中土地如命根,不可轻动,否则对主公大业不利,当徐徐图之,子明先生应早有计较,可与子明先生商议破解之法。”对于中原地区的氏族有多强,陈宫深有体会,如今天下诸侯,除了刘备,那个不是超级氏族出生,那个身后没有强大的氏族支持。
就是现在的刘备,手下大臣之中也有不少氏族,特别是徐州,更是氏族所把持,没有徐州氏族的支持,徐州不可能有现在的安稳。
所以不管是刘备还是陈子明都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土地改革,因为会引起天下氏族的反弹。
“此事以后再议,幽州已经无碍,不过幽州之战,损失惨重,战死士卒十数万之众,当好生安置战死士卒家人,公台,此时需汝亲自去办。”刘备在陈子明的影响下,对士卒福利非常看重,特别是战死士卒的家人安置等,最是关心,让最放心的陈宫亲自去做这件事件,可见其重视程度。
扬州,丹阳郡,秣陵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