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闪烁
毕竟,伊拉克也是产油国集团的成员,而且是沙乌地等波沙湾南岸国家应付北方威胁的屏障,双方有共同利益,而且沙乌地当局不想因为参战导致穆阿国家分裂,从而在军事行动上会有所克制。
现在的问题是,全球大战已经爆发了,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任何独善其身的可能都已经不存在了。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从8月下旬开始,全球大战已经变得不可避免的时候,波伊空军明显变得更加的活跃。
只是在8月的下旬,波伊战斗机“入侵”沙乌地领空的行动就错过100次。
期间,还爆发了几次小规模冲突。
在8月29日,沙乌地皇家空军的“战11ags”在波沙湾上空拦截了2架入侵敌机,而且发射了导弹,随后宣称是2架波伊空军的f14a,并且在战斗中击落了其中1架,只是敌机的残骸坠入了波沙湾。
波伊空军没有承认,反到宣称其战斗机在波沙湾国际空域飞行时遭到威胁,只是在沙乌地的战斗机赶到之前就转向返航,并没与沙乌地战斗机交战,也就不存在有战斗机被击落的说法。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就是,波伊战斗机确实逼近了沙乌地领空。
关键还有,沙乌地在波沙湾这边的海岸线不算漫长,还只有一座深水良港,也就是被联军征用了的达曼港。可要命的是,沙乌地的油田几乎都在波沙湾这边,而且石油出口几乎都依靠海运。
达曼港不但是一座军港,同样是波沙湾地区数一数二的商港。
显然,波伊空军的行动已经对达曼港构成威胁。
沙乌地国王肯定还记得,在两伊战争期间,有数十艘从达曼港出航的油轮在波沙湾遭到波伊战机袭击,而沙乌地由此遭受了数十亿金元的损失,在穆阿国家当中的威望也一度降到谷底。
在某种意义上,侯赛因政权敢于入侵与吞并科威特,跟沙乌地在穆阿国家中的地位降低有关。
换个角度来看,侯赛因或许觉得,通过入侵科威特,就能取代沙乌地,成为穆阿国家集团的领袖,从而称霸整个波沙湾地区,控制世界的油库,甚至把所有穆阿国家统一起来,成为第四个超级霸权。
如果沙乌地还有影响力,侯赛因或许就没有这个胆量了。
在全球大战中,沙乌地还能置身事外?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沙乌地国王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显然不是!
问题,其实出在沙乌地皇家军队的作战能力上。
说得直接一点,哪怕给了沙乌地足够多的先进武器装备,沙乌地皇家军队也未必能够打一场胜仗。
何况,大批来自巴铁的雇佣军正陆续回国。
完全依靠本国军人,沙乌地皇家军队的战斗力就更成问题了。
其实,丁镇南早就想到这些问题。
在8月份,他就向施授良提到过此事,而施授良也非常重视,甚至为了此事专门去了一趟巴铁的首都。
在施授良的争取下,巴铁当局已经做出了保证。
就算跟梵罗国爆发战争,也不会立即召回在沙乌地皇家空军服役的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
当然,前提是,梁夏帝国得按照承诺出兵参战。
至于陆军官兵,尤其是装甲部队的坦克兵,根本没得谈。
不要忘了,巴铁也有大批“zt99agb”。
卖给巴铁的这种zt99ag是缩水版,同样换了坦克炮,不过换上的是之前用在zt80上的老式44倍径125毫米分装弹药滑膛炮,性能比zt99a的48倍径125毫米分装弹药滑膛炮还要差一些。
关键就是,巴铁早就拿到了44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生产许可,能自行生产,而且储备了大批配套弹药。
显然,使用国产的坦克炮要比进口坦克炮便宜得多。
当然,还能够消耗掉库存多得根本就用不完的炮弹。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巴铁引进zt99agb的时候,梵罗国没有一种能够挡住44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坦克,也就不存在坦克炮威力不足的问题,自然用不着耗费资金采购更好的坦克炮。
虽然在此之后,梵罗国采购了在纽兰共和国的1基础之上研制的“阿琼”f1,此后还开始生产改进型的“阿琼”f2,其配备的就是与1a1相同的120毫米坦克炮,火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但是“阿琼”本身是1的缩水版,防护性能根本就比不上1,也就比60稍微好一点。
可见,巴铁的44倍125毫米坦克炮依然足够用了。
当然,就算等传说中的,战斗全重超过60吨,防护性能追上了1a2的“阿琼2”型主战坦克研制成功,巴铁也能通过换炮的方式,把zt99agb的火力提升到足够将其摧毁的程度。
其他方面,zt99agb与沙乌地的s型并无区别。
其实,在沙乌地皇家陆军服役的“雇佣兵”全都是巴铁国防军的官兵。
派遣官兵去沙乌地皇家陆军服役,除了增进与沙乌地的关系之外,还能够节省大笔训练费用。
此外,沙乌地开出的高额薪酬也能改善巴铁军人的生活。
现在,与梵罗国的战争已经到了随时有可能爆发的边缘,巴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坦克兵留在沙乌地。
要说的话,在南方次大陆战场上,主力始终是装甲部队。
虽然在波沙湾战争当中,已经证明了空中打击的重要性,但是在南方次大陆上,不管是巴铁、还是梵罗国,都格外重视装甲部队。
原因也很简单,在之前的两次大规模战争当中,巴铁与梵罗国依靠的都是装甲部队。
即便在第二次巴梵战争当中,巴铁依靠作战效率更高的空军,才在战略防御阶段顶住梵罗陆军的装甲洪流,而且在此后也是通过高强度的空中打击,让梵罗陆军后撤,最终取得了本土保卫战的胜利,但是相对于陆军装甲部队而言,空军在整场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依然不够突出,没有决定性。
关键就是,巴铁在两场大规模战争中落败,都是因为缺乏强大的装甲部队。
因为没有装甲部队,或者说装甲部队不够强大,严重欠缺进攻的突击能力,所以巴铁在战略上非常的被动。
在两场巴梵战争的初期,巴铁军队都是因为欠缺装甲兵,被敌人突破边境防线,不得不在本土上作战。哪怕最后击溃了入侵之敌,取得的也是惨胜,遭受的巨大损失并不会因为胜利而得到补偿。
第二次巴梵战争结束后,巴铁开始全力打造装甲兵。
此外,还对总体战略进行了调整。
往简单说,就是用进攻取代防御,在开战之后就攻入梵罗国境内,最大限度降低本土遭受的损失。
这套战术,核心力量就是装甲兵!
不管空军有多强大,突击行动都得依靠装甲兵,也只有装甲兵能迅速突破梵罗国的边境防线。
正是如此,沙乌地皇家陆军的处境变得很尴尬。
有1000辆战斗力极为强悍的zt99ags,却没有驾驭坦克冲锋陷阵的坦克兵!
其实,丁镇南也没有等多久。
施授良进去了大约半个小时,然后在沙乌地王储的陪同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