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闪烁
恐怕再过几年,内部矛盾将超越对外部强敌的畏惧,让西陆集团分崩离析。
其实,类似的问题已经产生。
布兰王国一直首鼠两端,准确的说是两面三刀,即在充当西陆集团成员的同时,还在为梁夏帝国军事基地,同时跟夕落洋对面的纽兰共和国加强经济与贸易往来,想要从三方获得好处。
此外,斯班王国也因为直罗要塞的问题跟迢曼帝国龌龊不断。
至于罗利王国,更是因为当初在阿尔及尔问题上被迢曼帝国摆了一道,从此就变得三心二意。
内部矛盾加剧,也正是迢曼帝国教唆伊拉克当局挑事的关键所在。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在波沙湾的战火点燃之后,迢曼当局就能松口气,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加快西大陆统一进程。
这也是迢曼帝国希望置身事外的关键所在。
说得直接一点,真要是卷入其中,迢曼帝国又怎么能可能借此机会来解决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呢?
第7章 无知无畏
罗佑宾借着送果盘进来,专门在周涌涛面前指了下腕表,提醒快12点了。
林世平很识趣,以抽烟为由去了隔壁的茶水间。
吃了几片西瓜,其实是花时间整理了辞藻,周涌涛才去拿起电话话筒。
跟林世平商量之后,得出了一个不能算结论的结论。
这场仗只能赢,不能输!
说得直接一点,这场战争的结果,准确的说是进行方式,将决定第三次全球大战会不会就此开始。
其中关键,就是前面提到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所产生的影响。
站在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的立场上,当前的头号问题,其实是无法准确判断跟梁夏帝国的差距。
连差距都搞不清楚,哪来的胜算之谈?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如果帝国军队的表现差强人意,那么第三次全球大战就会在几个月之后打响。
相反,或许还能拖几年。
至于组织大战爆发,让和平局面一直维持下去,那就是痴人说梦。
不说迢曼帝国,即便是梁夏帝国与纽兰共和国,也处在失控边缘。
大战结束了45年,哪怕从迢曼帝国的前任宰相施密特发表“铁幕演说”算起,战后军备竞赛都搞了快40年。
第一次全球大战到第二次全球大战也就20年。
关键还有,在两次全球大战期间,各列强还受到“伦泰条约”与“华城条约”等限制军备条约的制约。
二战之后大致和平的局面能维持40多年,跟梁夏帝国独霸全球不无关系。
此外,梁夏帝国的独霸优势,其实一直就是相对的。
战后的几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特别是波伊战争,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削弱了梁夏帝国的霸权优势。
在波伊战争的后期,梁夏帝国承认纽兰共和国,还跟纽兰共和国建交,就是丧失独霸地位的具体表现。
此后,三足鼎立形成的相对均衡态势,成为世界和平的基石。
可惜的是,这种局面已经随着纽兰共和国的霸权地位获确认,以及西陆集团的疯狂扩张变得岌岌可危。
只是,没人敢否认,梁夏帝国依然是全球首霸。
拿军事实力做比较。
梁夏陆军总兵力高达220万,拥有15000余辆坦克,近20000辆装甲战车,20000余门各类口径的火炮与自行火炮,7000余架直升机,各类运输车辆近20万台,作战部队总共达到了120个师。
排第二的纽兰陆军,兵力与技术装备各为梁夏陆军的60到55。
至于迢曼帝国,即便按西陆集团计算,兵力也仅跟梁夏陆军持平,技术装备的数量还要稍逊一筹。
海军方面,差距更加明显了。
梁夏海军拥有500余艘大型舰艇,总吨位接近350万吨,其中大型航母与超级航母就多达15艘。
此外,还有接近4000架舰载机、岸基巡逻机与直升机。
其中仅舰载作战飞机就多达2000架,编为17个舰载航空兵联队与5个预备役联队,为全球第三大航空兵。
纽兰海军与西陆集团海军加起来,都不如梁夏海军!
就连空军,梁夏帝国的优势都很明显。
梁夏空军有9000多架作战飞机,其中战术飞机超过5000架,轰炸机接近2000架,还有2000多架各类支援飞机。
其中,仅运输机就有1500余架,还有600多架加油机。
这个规模,对任何一个对手都有碾压优势。
即便是排名全球第二的纽兰空军,也只有不到5000架作战飞机,其中3000架是战术飞机。
可问题是,梁夏帝国的军事优势,不再是“绝对”性的。
简单的说,就是无法同时对另外两个超级霸权形成绝对优势。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和平的关键因素,其实是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即便联手都不是梁夏帝国的对手。
没有任何一种势力能改变梁夏帝国独霸全球的局面。
在这大约30年的时间里面,梁夏帝国一直在消化战争红利,并为此发动与参加了数次地区战争。
这30年,为梁夏帝国的战略扩张期。
直到波伊战争结束。
现在,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已经具备联手挑战梁夏帝国的实力,大致和平的局面还能够维持下去吗?
关键还有,由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10多年来,梁夏帝国的内部矛盾也在发酵。
在硬币的另外一面,奉行扩张政策的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并没有从战略扩张当中获得多少实质性好处。也就是,在付出了足够巨大的代价之后,两国民众并没尝到战略扩张的甜头。
可见,三个超级霸权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转移内部矛盾。
毫无疑问,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就是理想的,甚至是唯一能转移内部矛盾的手段。
早在6年多前,获得首辅提名的时候,周涌涛就意识到,他能够获得支持,就跟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