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菠萝蜜多羊
大唐刚能防治天花,高句丽就爆发天花?!
莫非这天花在高句丽泛滥,也是大唐的诡计?
渊盖苏文眸中阴晴不定,想到这个可能,气的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李世民太踏马阴险了!
第163章 皇太孙督战!高句丽倾覆!
殿内一片寂静。
渊盖苏文眉头紧蹙。
他面无表情地将这文书缓缓撕碎。
旁边的崔弘犹疑道:“大莫离支大人,这莫非是大唐的诡计?”
“天花自古以来就难治,不可能被治愈。无论是何等神医,都对天花望洋兴叹。”
“大唐人现在突然说天花能治愈,并且叫我们投降,莫非是知道我高句丽如今被天花肆虐泛滥,所以故意出此计策匡骗我们?”
渊盖苏文怒道:“这帮大唐人一向喜欢装神弄鬼。不管这文书上写的是真是假,这篇檄文在我高句丽境内,必然会引得民心震动。”
“传我命令下去,立刻全城收缴此文书,严禁百姓私藏,违者按谋逆论处。”
“另外,大唐敢这么做,必然是在我城中安插了间谍,必须要尽快将这些间谍抓出来,不然的话,必然会乱我高句丽军心民心。”
张亮恭敬地朝着面前的一道小小的身影,恭敬行了一礼:“皇太孙殿下,一切都按您所说的准备妥当。”
李易微微一笑:“如此,接下来便等着高句丽军民向我大唐投降了。”
他亲自来辽东,正是为了给高句丽人主持接种牛痘。
毕竟作为牛痘接种法的开创者,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而李易也是自告奋勇,亲自来此督战。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布局,高句丽早已经是囊中之物,他就不信这些高句丽人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还能忠诚于渊盖苏文。
那一篇檄文,可是故意将矛盾引在了渊盖苏文的身上。
眼下大唐已经给了高句丽两个抉择。
要么陪他们的大莫离支一起得天花死去,要么投降于大唐,成为大唐的子民。
一处茅草屋里。
弥漫着浓郁的草药味。
屋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和士兵粗暴的吆喝。
“西坊又死三十人!尸体堆到南墙根,天亮前必须烧掉!敢私藏尸首者,同罪论处!”
紧接着是邻居跛脚老头凄厉的哭喊和挣扎声,还有官差的呵斥推搡。
浦花麻木地握着一页文书。
前几日,她的父亲和弟弟因为身体不适,在没有确认是否是天花的情况下,已经被官府的衙役拉走。
而她因为恰好去山上砍柴,则是躲过一劫。
听到外面的动静,浦花心里一阵恐惧。
谁都知道,被官差拉走的下场,就是自己等死。
她还年轻,还想要活!
听到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小,浦花咬了咬牙下定决心,握紧手中的这檄文。
她不识字,但是村里识字的人已经将这篇檄文的内容传遍了。
唐人号称有可以抵御天花的办法!
浦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毅然决然地推开吱呀作响的破门,身影迅速融入门外的黑暗中。
................
丸都山城高耸的城墙仿佛一道冰冷的铁闸,将城内外分成两个世界。
金大石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寒风宛如刀子一般刮过,好似要削去一层皮肉。
金大石握着手中冰冷的长枪,颇有些寒冷地搓了搓手。
在他不远处,一个士兵也正尽忠职守地站岗,金大石便忍不住道。
“你听说了吗?大唐那边有治疗天花的法子,你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他不远处的士兵闻言,忍不住道:“你疯了?上头有命令,不允许讨论此事!要是被咱们队长知道了,咱俩可是要挨鞭子的。”
金大石撇撇嘴:“你怕什么?又不是只有咱俩会讨论这事儿,这城头里都传遍了,又有谁会不知道这件事情?”
对面那士兵闻言沉默下来。金大石随即又道:“城中现在天花泛滥得越来越厉害了,你说咱们在军中会不会也被感染?听闻那天花只要感染上了,十有八九就必死无疑啊。”
他说着,眼中露出恐惧,对面的士兵也是如此。
瑟瑟的寒风吹拂在他们身上,他们的心却比这寒风还要冷。
没有谁面对死亡会无所畏惧,何况他们只是两个普通人。
好一会儿,对面的士兵才缓缓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相信大莫离支。敌军很有可能只是借机散布谣言,动摇军心。天花本就是不可治愈的,谁也拿天花没办法。”
金大石却犹豫起来:“可是我听说,前些日子有商人跑到了辽东城,接受了唐军的治疗,听说现在已经不怕天花了。”
对面那士兵闻言,顿时有些愕然:“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金大石神神秘秘道:“当然是真的,这几天都传遍了,那些商人早就将自家的家眷送过去了。”
两人正在嘀咕,城墙之下的城门却稍微打开,这动静让两人一愣。
随即便看到一辆马车在几个人的护送之下,鬼鬼祟祟地离开了城墙。
金大石对面的士兵惊道:“那是队长家的家眷吧?”
金大石一愣。
“你怎么知道?”
那士兵神色复杂:“我之前为队长送过东西,他家里的人我认识,那马车上赶车的车夫应该是他的弟弟。”
金大石低声道。
“奶奶的,他们现在出城,该不会是为了去大唐营地中接受治疗吧?”
两人面面相觑,心里升起一阵不忿。
他们在这里等着送死,凭什么这些当官的家眷却能出城去投敌?
城中某处院子内,崔明远看着家里瑟瑟发抖的妻儿,陷入了纠结。
他是崔家旁系的子弟,家境殷实,在丸都山城之中担任一个小吏。
渊盖苏文下达的命令他早就收到了,本来他对大唐的这篇檄文是抱有怀疑的,不过眼下城中人心惶惶,他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不决起来。
以他的人脉渠道,比起普通百姓知道的要更多一些。
唐人在辽东城完全没有被天花侵扰的模样,而前些日子前往辽东城的商队返回来的消息便是,传闻唐人之间已经掌握了抵御天花的法子。
若是按照这篇檄文所说,只要投奔唐人,那些唐人便会给他们接种可以抵御天花的疫苗,而代价便是必须要投靠于大唐。
他是崔家的旁系子弟,若是就此背叛高句丽的话,造成的影响恐怕会超乎他的掌控。
只是,自己要因为渊盖苏文这个权臣,而搭上自己妻儿的性命吗?
第164章 辽东的太阳!殿下的恩情还不完!
浦花被大唐的士兵引了进去。
与她想象中兵荒马乱、瘟疫横行的景象截然不同,城中竟是一片灯火通明、秩序井然的景象。
营地被清晰地划分为数个区域,用醒目的木栅和不同颜色的旗帜区分开。
有专门供新来高句丽人登记的入检区,有进行初步身体检查的诊察区,最核心也是最大的,则是排着长队、人头攒动的接种区。
穿着统一制式、整洁罩衣的唐军士卒和医官在维持秩序,引导人流。
这与丸都山城内混乱、绝望、人人自危的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浦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从没见过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却如此安静、有序,没有哭嚎,没有推搡。
在不远处,医官们动作麻利而规范,用特制的小刀在排到跟前的百姓上臂划开一个小小的十字形浅口,然后用细小的木片或骨片,从一个密封的小瓷罐里蘸取些许淡黄色的浆液,涂抹在伤口上。
等到结束后,医者们又叮嘱道。
“三日内莫沾水,会发点热,出几个小疹子,不必惊慌,多歇息即可。”
约莫两个时辰后。
浦花也经过接种。
她被限制在辽东城中,不得外出,不过她心里却是没有丝毫的恐惧。
所有来此的高丽人都被登记在册,便于管理。
人群中不时有人低声称呼孙真人。
浦花顺着众人敬畏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朴素道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在一个个接种棚间巡视。
他时而俯身查看接种情况,时而与医官低声交谈,神情专注而平和。
周围无论是唐人官吏还是普通百姓,甚至维持秩序的士兵,见到他都自发地躬身行礼,目光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崇敬。
浦花听说这是皇太孙殿下负责接种牛痘的首席医官,听说是大唐的神医。
紧接着,又是一阵骚动。
浦花下意识抬头。
旋即便见到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童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之下,出现在了这里,周围的一众百姓们,无论是唐人,栗特人,还是高句丽人见状,均是颇为激动。
浦花有些好奇的朝着旁边一个妇人道。
“这是谁?”
那妇人连忙道。
“这位是大唐国尊贵的皇太孙殿下,就是他颜值出了预防天花的法子,听说他是天山的菩萨佛祖转世,专门来救苦救难的......”
远处的李易自然不知道这些高句丽人背后怎么议论自己,他挥了挥手,让手下的侍卫送来不少吃喝的东西,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我从长安来,救诸位于水火之中。”
刚刚跟浦花说话的妇人连忙激动的欢呼起来。
“殿下的恩情还不完。”
周围一众百姓哽咽起来。
浦花也是满怀崇敬的看着那道身影,俨然如黑夜中的太阳,耀眼夺目。
...............
约莫半个月后。
越来越多的消息在高句丽诸多城池之中传播。
不少高句丽百姓都知道了大唐真的掌握了抵御天花的法子,一时间,不少百姓骚动起来。
虽然有渊盖苏文的命令,但是许多百姓偷偷跑出城的比例越来越高。
即便是那些士兵也有不少溃逃的。
毕竟,渊盖苏文也不是高句丽的王,不过是个篡位夺权的权臣,在高句丽的威望还不足以让高句丽百姓为其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丸都山城大门被守城士兵打开,投降于大唐。
大唐将士立刻入城,接管了丸都山城。
之后的半个月内。
大部分的城池接连沦陷。
而舆论在大唐将士的有意控制之下,渐渐向着渊盖苏文不利的一面倒去。
...............
一封封消息宛如雪花般送入渊盖苏文的府邸中。
上一篇: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