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南风啊1994
叔父若是在牢里听闻,怕是得当场气晕过去!
“哦?” 杨广轻笑一声,看向苏信道:“这么说来,你倒也算做了件好事。”
“维护东都秩序,本就是臣的职责。”
苏信淡淡应道。
“天宝将军,过些时日征讨高句丽,还需你多费心,切莫懈怠。”
杨广对宇文化及态度平平,看向宇文成都时却多了几分暖意。
这员猛将,他是真心喜爱。
“臣定不负皇恩,誓死报效大隋!”
宇文成都瓮声应道,抱拳的动作铿锵有力。
“好,你们父子先回吧,朕乏了。”
杨广摆摆手,重新坐回石凳。
宇文化及带着儿子躬身告退,刚走出没两步,宇文成龙便忍不住问道:
“父亲,您为何突然改了主意?明明是苏信包庇劫匪……”
“傻小子,活人永远比死人有用。”
宇文化及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自从父亲宇文述那档子事之后,杨广对宇文家的态度早已不同。
残害大隋将士的罪名说重也重,说轻也轻,归根结底,还是当初手脚不够干净。
若是做得天衣无缝,宇文家至今仍是陛下的心腹重臣。
“往后,少招惹苏信。”
宇文成龙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父亲的用意 。
祖父的仇暂且记下,保命要紧。
“还有,离我远点……”
宇文化及的话还没说完,脚下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整个人 “扑通” 一声栽进旁边的水池里。
“父亲!我来救您!”
宇文成龙见状,想也没想便跳了下去,尽显孝心。
可刚落水便反应过来,自己压根不会游泳!
原本在水里扑腾的宇文化及,身上又挂了个 “累赘”,顿时像秤砣般往下沉。
“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救人!”
杨广虽不喜宇文家,却也不能让当朝相国死在宫里,当即沉声喝道。
“这宇文成龙,倒还有点门道。”
苏信方才瞥了一眼,虽说帮了倒忙,但这份 “孝心”,倒是没掺假。
“这小子早年被送往山上避祸,躲了十余年,近来才刚下山。”
杨广似是想起了什么,笑道:
“说起来也是个奇人,号称天煞孤星,旁人沾着他就没好事,偏他自己总能逢凶化吉。在朝里,也算是桩趣闻了。”
听到 “天煞孤星” 四字,苏信顿时有了主意。
这般 “灾星”,不送敌国去简直可惜了!
“陛下,征讨高句丽时,不如让宇文成龙同往?”
“他去能做什么?” 杨广挑眉。
“让他当个使者,去给高句丽人添添喜。”
苏信笑了笑,“说不定能直接把高元给克出内乱来,岂不是省了不少事?”
“哈哈哈,这主意倒也新鲜,不妨试试。”
杨广看着被侍卫捞上来、浑身湿透的宇文成龙,当即拍板同意。
“去,给相国备些礼物慰问一下。” 随后,他又吩咐道。
毕竟是朝廷重臣,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处置完宇文家的事,杨广转向裴仁基:“裴卿,方才的话,你都听到了?”
“是!征讨高句丽,臣与犬子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裴仁基连忙应道,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
原以为会因裴矩之事受牵连,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你这儿子倒是机灵,有点意思。” 杨广看向仍在旁边候着的裴元庆,“便留在朕身边听用吧,让怀义好好调教调教,将来或许能为大隋立些功劳。”
“能得陛下看重,是犬子的福气!臣告退!”
裴仁基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陛下,臣还想举荐三人。”
苏信见程咬金三人还在亭外候着,连忙开口 。
“是他们三个?”
杨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三人虽站姿挺拔。
却掩不住一身江湖气,不像朝廷中人。
“正是。此乃程咬金、尤俊达、单雄信。” 苏信招手让三人上前,“臣能攻破瓦岗,这三位兄弟出力最多。”
“皇帝老……” 程咬金一开口差点露馅,赶紧改口:“陛下!臣程咬金,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杨广被他这糙话逗得嗤笑一声,这胖子倒是憨得有趣。
第78章 找茬,敲打士族
“朕倒想起,皇叔曾有奏报,说当年劫掠皇杠的,便有程咬金、尤俊达二人。”
杨广盯着程咬金打量片刻,指尖在石桌上轻轻叩击、
“尤其是这程咬金,还是瓦岗的逆贼头目?”
“不是俺!真不是俺!”
程咬金吓得连连摆手,脖子都快摇断了,
“那是牛金、程达两个混球,跟俺可没关系!”
尤俊达站在一旁,闻言双腿忍不住微微发颤。
这是真撞进天罗地网里了,想跑都没地方躲。
单雄信倒还算镇定,反正劫皇杠没他的事,腰杆挺得笔直。
“陛下,正是他们。”
苏信在一旁慢悠悠添了句,直接坐实了身份。
程咬金和尤俊达闻言,心都凉了半截、
侯爷这是要卖了他们?
没曾想杨广却摆了摆手,语气平淡:“胆子倒是不小。不过看在怀义的面子上,朕饶你们一命。”
他对这些草莽人物本就懒得深究,苏信既然肯举荐,想必是有些用处的。
“多谢陛下!多谢侯爷!”
程咬金反应最快,“噗通”一声跪地磕头,嘴里还不忘念叨,
“祝陛下和侯爷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此次征讨高句丽,就让这三人去做先锋吧。”杨广随口定了章程,“若能立功,再论封赏不迟。”
“全凭陛下定夺。”
苏信心中了然。这三人武艺虽不算顶尖,却比寻常将领悍勇得多,战场上混个功劳,实在不算难事。
程咬金暗地里拍了拍尤俊达的胳膊,满眼兴奋。
从今往后,他们再也不是见不得光的贼寇了!
还是侯爷厉害,连他这瓦岗“前寨主”都能保下来,往后这条大腿,说什么也得抱牢了。
“你们四个先去大营报到。”
苏信打发程咬金、尤俊达、单雄信和裴元庆离开。
见杨广没有让自己走的意思,便知还有要事相商。
待四人走远,杨广才缓缓开口,语气沉了几分:
“怀义,还记得当年在东突厥大帐的约定吗?”
“陛下是说东突厥求借粮草之事?”
苏信略一思忖,便想了起来。
杨广眉头微蹙,面露纠结。
“东突厥可汗派了使者来,想向朕讨要过冬和来年开春的粮食。”
他心里打得算盘清楚,接下来要打高句丽,李渊虽镇守北边,却始终让他难以完全信任。
万一李渊暗中勾结东突厥,并州之地怕是挡不住突厥铁骑。
可给未来的敌人送粮食,又实在不甘心。
“有好处自然可以给。”
苏信向来不吃亏,尤其对东突厥这种潜在的敌人,更是要敲骨吸髓,
“不知陛下向他们索要了什么?”
“东突厥可汗说,愿献三千匹战马。”
杨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这点战马,他还真瞧不上。
高句丽多山路,骑兵本就难施展开,何况数量实在太少。
“才三千匹?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苏信嗤笑一声。
“西突厥送马都比他们大方。陛下不妨多要些。”
“至于粮食,也不必给好的,拿出七成谷物的麸皮便可。”
杨广愣了愣,“这东西能吃吗?”
他自幼锦衣玉食,对这些粗粝之物实在没概念。
“能不能吃,反正也轮不到咱们吃。”苏信语气坦然,“他们都快饿死了,还在乎好不好吃?”
他心里早算好了,能不给沙子就算仁至义尽了。
而且隋朝加工谷物时,麸皮里总会掺些残留的米粒,东突厥人拿到手,实则是赚了。
“你说得有理。”杨广想通了关节,豁然开朗,“都快饿死的人,哪还顾得上挑三拣四。”
“陛下,还有事吗?臣有点尿急。”
苏信左右看了看,实在不行,往这池子里解决也不是不行。
“滚滚滚!” 杨广嫌弃地挥挥手,临了又不忘叮嘱,“对了,先前说的事,别给朕忘了!”
“放心吧。”
苏信转身就走,刚出皇宫便找了个墙角,酣畅淋漓地撒了一泡。
杨广说的无非是向士族索要钱粮的事,他早记在心里了。
大隋虽富,可谁会嫌钱多?
上一篇: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