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第112章

作者:东南风啊1994

  离开国公府时,杨广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府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岂会不知李渊的心思?

  不过这条老狗比较能忍,先帝时期如此,到了现在仍然如此。

  雁门关外,旌旗猎猎,苏信率领将领早已在营前等候。

  远远望见杨广的仪仗队驶来,他率先上前,躬身行礼:

  “臣苏信,恭迎陛下!”

  身后的将领们也纷纷跟着行礼。

  行完礼后,宇文成龙一眼就瞅见了宇文成都。

  之间他哥他脸色煞白,左臂无力地耷拉着。

  “哥!你这是咋了?胳膊咋不动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宇文成都本想隐瞒,可周围将领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尤其是裴元庆,眼睛瞪得溜圆,恨不得也上来问问。

  他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与人切磋,输了。”

  裴元庆瞬间炸了,撸起袖子就往前凑。

  “谁这么大本事?除了王爷和我,还有人能打赢你?”

  “你告诉我,我这就去替你报仇,把他的胳膊也打折!”

  周围的将领也纷纷议论起来。

  毕竟宇文成都身为天宝将军,武力在大隋也是顶尖的存在。

  能打赢他的人,整个大隋恐怕都没几个。

  苏信站在一旁,眼神却若有所思。

  杨广途径太原,能让宇文成都吃亏的,除了李渊那个疯儿子李元霸,还能有谁?

  正想着,杨广已走到近前,笑着摆了摆手:

  “好了,都别围着了。”

  “成都只是一时失手,不算丢人。”

  他话锋一转,看向身后。

  “此次途经太原,朕倒是得了个猛将,正好让你们认识认识。”

  话音刚落,李世民便从仪仗队后走了出来。

  而他身旁,跟着一个身材不算高大,却浑身肌肉虬结的少年。

  李世民面带笑意,目光直直地看向苏信,眼神里带着几分挑衅。

  “在下扫北先锋李世民,拜见武安王。”

第139章 苏信:我是败类中的败类

  苏信看着李世民眼中毫不掩饰的挑衅,脸上依旧挂着漫不经心的笑容。

  慢悠悠地拱了拱手,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

  “久仰李公子之名,在下长孙氏之夫,苏信。”

  短短一句话,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刺中了李世民最在意的痛处。

  原本还端着架子、想和苏信较劲的的李世民,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他这辈子最恨的事,就是苏信抢走了长孙无垢。

  如今苏信当众把这事摆出来,分明是故意羞辱他!

  一旁的杨广看得津津有味,眼底藏着笑意。

  他早就知道这两人的过节,也猜到李世民主动请缨当先锋。

  多半是想在北伐中压过苏信,挣回颜面。

  可这小子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一上来就露了敌意。

  反观苏信,看似随意一句话,却精准掐住了李世民的软肋。

  这份损劲,在大隋朝堂里还真没第二个人能比。

  宇文化及站在杨广身后,更是差点没憋住笑,肩膀都在偷偷发抖。

  他原本还盘算着怎么找机会构陷李家,让李家也参与到北讨之中。

  没成想李世民自己跳出来,还想跟苏信硬碰硬。

  说到底还是个被 红颜冲昏头的毛头小子,一点城府都没有。

  再看苏信,抢了人妻子还敢当众说出来。

  这脸皮厚度,连他这种老不要脸的人都得叹服。

  这俩货,一个年轻气盛,一个毫不要脸,倒真是棋逢对手。

  李世民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压下心头翻腾的火气,脸色铁青地冷声道:

  “武安王就只会拿女人傍身,拿这些私事撑场面吗?”

  “哎!你这话可问到点子上了!”

  没等李世民说完,苏信突然抬手打断他,语气格外激动。

  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声音,一字一句地喊了起来: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隋第一猛将、东都不朽战神!

  覆灭吐谷浑的主力先锋、大隋边境的守护者!

  瓦岗贼寇的终结者、高句丽的灭国人!

  世家大族的命中克星、东西突厥即将迎来的噩梦!

  年仅不到二十便封王、迎娶两位公主的天选之人!

  更是魏武遗风、专爱强抢他人妻子的大隋武安王, 苏信!”

  一连串的称号砸下来,前半段听得将士们热血沸腾,纷纷跟着起哄喝彩。

  可听到最后一句强抢他人妻子,所有人都安静了一瞬。

  连杨广都扶着额头,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事儿很光彩吗?

  苏信怎么还当成功绩往外说?

  程咬金笑得最欢,拍着手掌凑到苏信身边。

  一脸佩服地喊道:“王爷!您这真是把人中败类啊!”

  “你错了!” 苏信立刻抬手纠正,下巴抬得老高,语气里满是自豪。“我是败类中的败类!”

  这话一出,不仅将士们哄堂大笑,连杨广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唯有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肺都要炸了。

  苏信这是一丁点脸都不要了!

  “我们走!”

  李世民再也待不下去,对着身后的李家兵马冷喝一声,转身就往营地另一侧走去。

  连营地的选址都特意避开了苏信的主营地,生怕沾染上这晦气。

  看着李世民狼狈离去的背影,杨广笑着拍了拍苏信的肩膀:

  “你啊你,就不能收敛点,跟个孩子置什么气,”

  嘴上是责备,语气里却满是纵容。

  “陛下,我也是个孩子啊。”

  苏信当即说道,谁还不是个六千多天的宝宝呢。

  杨广转而正色道:“好了,不闹了。”

  “说正事, 北边的东突厥,可有什么动静?”

  提到战事,苏信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

  “回陛下,派出去的探子已经返回。”

  “东突厥的主力兵马就在雁门关以北驻扎,看他们的营寨布局,不像是想利用草原地形打游击。”

  “反而像是在等着咱们主动出击,想跟咱们正面交战。”

  “哦?” 杨广挑了挑眉,望向北方,冷哼一声。

  “这东突厥倒是胆子不小,还敢在雁门关外摆阵,简直是自不量力!”

  裴元庆凑过来,握着手里的八棱梅花亮银锤,摩拳擦掌地说道:

  “陛下,依我看,咱们别等了,明日就出兵!”

  “我一锤子下去,保管把突厥人的营寨砸个稀巴烂,让他们知道大隋的厉害!”

  宇文成都也上前一步,虽然左臂还隐隐作痛,但语气依旧坚定:

  “陛下,臣虽有伤,但对付突厥骑兵还绰绰有余。”

  苏信也跟着点头:“陛下,东突厥想正面交战,我们也不怕他们。”

  杨广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将领们高声下令:

  “传朕旨意,全军备战!”

  “另外兵分三路。”

  “一路由李世民、李元霸率领五千骑兵,从东侧迂回,牵制突厥的左翼兵马。”

  “另一路由程咬金,宇文成都从西侧进攻,牵制他们右翼兵马。”

  “苏信率领主力兵马,正面强攻突厥主力。”

  “朕则率领后军,坐镇雁门关,为你们压阵!”

  “臣等遵旨!”

  所有将领齐声应道,声音震彻云霄,连远处的营寨都能听见。

  夕阳西下,雁门关外的营地里渐渐亮起了篝火。

  将士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擦拭兵器,有的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苏信坐在大帐主位上,一边给枪旗的旗帜上添加匕首。

  一边则是思忖,三日后的一战,是大隋对东突厥的最为关键一战。

  无论如何,这一战必须打的轰轰烈烈,将东突厥人的势头给压下去。

  至于李世民,毛头小子一个。

  妄图借助这次攻打东突厥与他争锋,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而在另一侧的李家营地里,李世民正仔细观摩着北边草原地图。

  这一战,是他和苏信的第一次交锋。

  他能否夺回颜面,就看能不能利用李元霸压苏信一头了。

  李元霸则扛着擂鼓瓮金锤,坐在一旁,嘴里念叨着打架,眼神里满是兴奋。

  “公子,唐国公派人送来的书信。”

  “知道了。”

  李世民接过书信,在烛火旁展开。

  信中内容简单,让他收敛锋芒,不要与苏信争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