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天将军,原来竟是这个意思吗?”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过来,东边的那些胡人和羌人们并不是什么夸大其词的捧臭脚,拍汉人马屁,这确实不是常人能比。
“迷当,咱们怎么办?”
亲兵队长,迷当的姻亲兄弟宕吉拽住他的缰绳,牙齿打颤:
“汉人已经突破中军了,马上就要杀到姜戈头人那去了。”
迷当猛然惊醒。放眼望去,猩红的汉军旗帜如利刃般插入羌骑阵型深处,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羌王姜戈的旗帜摇摇欲坠。
迷当咬牙说:“跑!快跑吧!叫咱们的人撤退!此非人力能敌!”
宕吉犹豫:“那羌王还有韩将军那”
迷当啐了一口:“让他们见鬼去吧,惹到这种东西绝不会有好下场,你难道想让咱们部族的人给他俩陪葬?”
宕吉一听也是,马上纠集残部,匆匆逃跑。
羌人本就是个没有统一政权的松散部落联盟。
虽然一个个这王那王的,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本部酋长罢了。
现在战况不对,一时间余众四散,各部落纷纷保命为先。
就在迷当带着部众仓皇逃窜时,战场中央的局势已是无法逆转。
无数羌人部落四散而逃,苏曜的马槊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死亡弧线,所过之处羌骑纷纷坠马。
那羌王姜戈见势不对,虽然自己也是马上扭头要逃命,但是一切已是为时已晚。
在左侧,赵云率领的左翼骑兵如银龙摆尾,将溃散的羌骑驱赶向河岸;而在右侧,徐晃指挥的右翼骑兵则如铁壁合围,截断了羌骑的退路。
羌王姜戈的旗帜被乱军冲倒,他本人也被汉军围困在一处小丘上,身边亲卫死伤殆尽。
“投降!我投降!天将军饶命啊!”
眼见无路可逃,姜戈也顾不上什么大王的脸面了,当即是丢下武器,跪地求饶。
然而,对于这个降而复叛还纠集大军搞自己的羌王,苏曜没有任何怜悯,走过去手起刀落,直接了结了他的性命。
“杀!”
“片甲不留!”
随着苏曜一声令下,汉家铁骑是四处追击,将残余那些不及逃命的羌骑尽数屠戮。
祖厉河畔,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四万羌骑,逃出生天者竟不足半数。
当前方惨败的消息传来时,还在半路上的成公英顿时面如死灰。
第952章 意外收获
“这,这对吗?”
“近四万大军,一战没了?”
次日,渝中城东,成公英大军顿时不知错所。
起初,只是在前方的山道上不时窜来几个衣衫凌乱,神色匆匆的羌人骑手。
那时的成公英等人也不以为意,羌人嘛,自由散漫惯了,打起来出些个逃兵那不是再正常不过?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漫山遍野的逃来时,成公英终于绷不住了。
他派出斥候,上前围追堵截,抓了几个逃兵回来,一问之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些羌人骑手们,众口一词,全部都是被一击击败.
“三千骑士背水一战,对着四万羌骑发起冲锋?”
“然后,然后还一战破敌,羌王姜戈直接就死了?”
成公英麾下诸将皆面色惨白。
他们想过那个大将军也许确实有些厉害的手段,但是厉害到这种程度,就有点过于离谱了。
你们四万人,难道不会骑射游走一下吗?
有什么必要非要跟人拼刀吗?
当然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真刀真枪的打上一次前,羌人们怎么也没想过自己十倍于敌竟然会被如此轻易打穿。
无法预知这么个惨白的结局前,哪个统帅会上来就让自己的大军摆出一副龟缩猥琐的姿态,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但不论如何,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尤其是当斥候报说,汉军先锋尾随溃兵,已到三十里之外时,这些凉州兵们顿时全慌了。
“撤!”
成公英咬牙下令:
“传令全军,即刻回渝中设防!”
“将军,咱们不打了?”副将愕然。
“打个屁!”成公英几乎是咆哮出声,“四万羌骑都挡不住,咱们这一万人去送死吗?!”
他翻身上马,不带一丝犹豫:“全军撤退,快!一定要赶在汉军之前回城!”
这一万凉州兵顿时是如蒙大赦,后队变前队,立即开始了撤退。
回城,快回城!
只要进了城里,那三千骑兵又能奈他们如何?
要知道这渝中乃是金城门户,只要守住这里,他们倒也还算是能发挥作用。
只不过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等他们到了城下,让成公英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什么?!”
“不开城门?”
“你给我踏马的再说一遍?”
成公英暴怒。
城头上,李县令探出半个身子,略带结巴说:
“成将军恕罪!韩公有令,为防汉军奸细,渝中大门紧闭,任何人都不得开城。”
“放你娘的屁!”
成公英气得浑身发抖,一甩马鞭,指着身后的大军说:
“老子成公英你都不认识了?”
“我这大军昨天才刚从你县城门口路过,有个狗屁奸细!”
“现在汉军就在三十里之外,你不开门,难道是想让我这一万弟兄在城外等死?!”
面对成公英的咆哮,李县令虽然感到些害怕畏缩,但还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任你是威胁也好,好话也罢,哪怕你就是在城外哀求,李县令的态度也不曾动摇分毫。
开门?
想都别想!
“不对啊,将军。”
这时,眼见双方僵持,成公英的副将突然提醒:
“这渝中不应该是杨秋当家的吗?几时轮到这杂毛县令出来回话了?”
成公英一听突然也回过神来:“对啊。”
“杨秋呢?”
成公英对城头大喊:
“把那小子给我叫出来,老子我要亲自跟他说话!”
这一下,城上县令终于沉默了。
杨秋,渝中守将也,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也是凉州数十位诸侯之一,韩遂的铁杆盟友,领四千精兵,是和他成公英平起平坐的人。
而这李县令,不过是个洛阳朝廷派来的杂毛,哪里有他当家说话的份来?
“杨秋呢?!”
“他躲个什么,莫非是怀有二心,不敢见老子?!”
成公英的怒吼声刚刚落下,突然,城头上丢下来个黑漆漆圆滚滚的东西。
那玩意噗通一声落在地上,还弹了两下,滚到成公英旁边。
不看还好,一看成公英人都呆了——那赫然正是他口中杨秋的人头!
“嘶——”
成公英倒吸一口凉气,踉跄后退两步,再抬起头来时见城头县令也是不演了,竟直接挂起了一面血红的“汉”字大旗!
这时的李县令再见不到一丝之前的怯懦和畏缩,昂首挺胸大喊:
“朝廷天兵将至,贼将杨秋已被我等忠义之士处斩,成公英你若识相,就乖乖弃械投降,如若不然,杨秋就是你的下场!”
“放箭!”
随着李县令一声令下,城头顿时箭如雨下,成公英的亲卫连忙举盾护卫,却仍有数人中箭倒地。
“撤!快撤!”
成公英火急火燎,在亲兵掩护下仓皇退到安全距离。
他望着城头的汉旗,终于明白过来——渝中城竟早已易主!
成公英面如死灰,想不明白为何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那杨秋怎么说也是一介实权领兵诸侯,堂堂渝中城主,怎么能阴沟里翻船,被一个朝廷派来的杂毛给害了?
这根本说不过去啊!
就在这时,只见那飘扬的汉旗下,李县令身边隐约出现了一个老者的身影。
成公英眯着眼睛,细细一看,竟然是之前被他们奉若上宾的前太尉崔烈!
没错,崔烈,这才是一手导演了渝中易主一事的真正推手。
且说崔烈被苏曜“发配”到凉州后,他很快就因往日的威望和坚决反苏的立场得到了凉州众多诸侯和世家豪强的尊重。
故而,崔烈这次发配之旅不但没吃多少苦,反而在来到这边后不论去哪个城池都被视若上宾,好吃好喝一通招待。
而崔烈本人也没搞什么幺蛾子,得益于其孙女与苏曜暗中那亲密的关系,崔烈往往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洛阳朝廷中各种最新的人事任免政策变化,还有出兵动向等。
于是乎,崔烈这一路进得城后就是开筵讲经,劝人向善,再讲讲朝廷的政策和京中最新的变动就很受各方诸侯的和世家们的欢迎,颇有些春秋时诸子游走列国的派头。
然而就在这看似闲云野鹤的表象下,不甘心终老西凉,同时也是不忍心见孙女跟着自己受苦的崔烈暗中也是积极谋划。
与苏曜打过交道的他很清楚,那小子绝不会放任这些凉州诸侯做大,无法无天。
于是乎,崔烈利用自己的名望,在这边很是分化拉拢了一批对韩遂统治现状不满的凉州士族。
当苏曜大军突破萧关的消息传来时,他立即抓住时机,选择在渝中发起兵变。
原因很简单,此地不像金城那般是韩遂老巢,控制力严密,同时渝中又是金城最重要的门户。
来到这里后,他便伙同县令,以有紧急军情相告的理由请来了正急于布防的杨秋。
就在县衙内的偏房中,跟随在崔烈身边暗中保护的几个锦衣卫高手猝然发难。
杨秋,这位在凉州叱咤风云多年,在历史上归降曹操,东征西讨,最终拜将封侯的人物,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几个小卒手中,被收其部众。
第953章 风卷残云
榆中没了
成公英虽然不知道细节,但眼前这一切自然也让他心底凉透。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