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528章

作者:剑从天降

  纲纪的这番话让张咨陷入了沉思。

  他确实没有想过,一旦答应孙坚的要求,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冠军侯的本事他现在已经很清楚了,而卢植更是他敬仰已久的名士。

  而且,如今他这番能够升官,也都全赖这二人上表。

  眼下自己若是给孙坚供粮,转眼那家伙北上去袭扰京师,那他可就把冠军侯和卢公得罪海了。

  一个软弱无能的罪名他是洗不清了,到时候别提什么进京升官,怕是下狱问罪也未可知啊。

  “纲主簿提醒的在理,我绝不能答应孙坚的要求!”

  张咨沉吟片刻后,略有为难:

  “但是,他如今兵强马壮,顿兵城外,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纲纪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

  “太守勿忧,孙坚虽然兵多将广,但他毕竟师出无名,又远道而来,粮草必然不济。”

  “我们只需坚守不出,待其粮草耗尽,自然不攻自破。”

  “而且,太守别忘了,冠军侯的大军正在西征董卓,一旦得知孙坚的异动,定会火速回援,届时那孙文台必是插翅难飞。”

  “当然了,我们不必真的要等到那么久的时候。”

  “依我看,这孙文台如此蛮横,许是不知苏车骑和袁骠骑两人已然携手。”

  “府君稍后大可义正言辞的拒绝他的要求,然后搬出那两位的名号,他孙文台必当知趣而退。”

  纲纪一脸信心满满,这简直是理所当然啊。

  他孙文台虽然勇猛敢战,但在苏曜和袁绍这两位将军面前自是不值一提。

  之前他能趁着联盟混乱,浑水摸鱼。

  现在苏曜和袁绍都讲和了,关东的诸侯十余万联军都解散回家了,他孙文台一个区区长沙太守,吃几个菜啊,喝那么多,敢如此不识相的乱来?

  张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觉得纲纪所言倒也不差。

  他迅速权衡利弊,决定采纳纲纪的建议。

  “纲主簿言之有理,我这就去会会那孙文台,看看他到底有何底气敢如此嚣张。”

  张咨说罢,便整了整衣冠,带着几名亲信随从,大步流星地向城门走去。

  城门下,孙坚身披铠甲,骑在战马之上,威风凛凛地注视着紧闭的城门。

  他身旁,数万名士兵列队整齐,气势如虹,仿佛随时准备攻城。

  见到张咨出现在城头,要他说话,孙坚眉头一挑,策马向前几步,高声喊道:

  “张太守,我孙文台奉命讨董,途经贵地,粮草匮乏,还望太守能够慷慨解囊,助我一臂之力!”

  张咨闻言,不卑不亢地拱手回礼道:

  “孙太守,南阳郡乃是大汉重地,粮草关乎民生,岂能轻易调拨?”

  “更何况,冠军侯苏车骑与袁骠骑已经携手讨董,天下诸侯皆应各归其位,共守疆土,你孙太守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北上作乱呢?”

  “汝就不怕两位将军联手怪罪,发大军将你剿灭吗?”

  孙坚闻言,脸色微变,他没想到张咨竟然会搬出苏曜和袁绍的名号来压他,更没想到那俩人竟已联手。

  这是张咨在虚张声势,还是袁术的有意为之?

  孙坚拿不准主意,他黑着个脸回身与侄子孙贲,胞弟孙静还有小舅子吴景和大将程普目光交流,紧急磋谈。

  城头上张咨不知下面孙坚这几人在说些什么,略感焦急,正考虑要不要先趁着孙坚并未围城,先派快马急报洛中时,那孙坚竟是怂了,直接出列上前,对着城头高声道歉

第657章 南阳城惊变

  “你,你知错了?”

  南阳宛城,城头上张咨听孙坚道歉,又是惊讶,又是放心。

  惊讶的是,这孙文台自出道以来,可以说与那冠军侯苏曜相类,都是个难以约束,骄纵妄为的愣头青。

  这次他妄杀荆州刺史,更是让张咨极为警惕。

  此番呵斥,别看他是气势汹汹,但实际上张咨心底确实是没有十足把握的。

  不过看来,这冠军侯和袁本初的威名到底还是管用,一向桀骜不驯的孙文台也不得低头。

  那孙坚站在城下,眼中神情复杂,他见张咨似是不太相信,连忙解释道:

  “长沙路途遥远,某不知京中变故,此番唐突,实属冒犯,还望太守海涵。”

  孙坚诚恳地说道:

  “今我愿以牛酒为礼,亲自进城向太守赔罪,并商讨解决之道,望太守能够不计前嫌,原谅孙某失礼。”

  牛酒,牛和酒也,乃时人送礼馈赠的物品和礼仪,就像今人吃请送礼一般。

  张咨孙坚态度诚恳,竟愿意孤身入城,不似作伪,又顾及到苏曜和袁绍的威名等,便点了点头。

  “我等同朝为官,孙太守客气了。”

  “既然如此,某便备下薄酒一席,恭候孙太守大驾。”

  孙坚闻言大喜,连忙拱手道谢:“多谢太守宽宏大量,孙某定当铭记在心。”

  于是,孙坚亲自率领一队亲兵,携带牛酒等礼物,进城拜访张咨。两人在太守府内会面,一番寒暄之后,气氛逐渐缓和,两人也不再太守长太守短,而是以兄弟和字号相称。

  张咨见孙坚态度谦恭,便也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与他商讨起南阳郡的粮草问题。

  孙坚对此表示,他一路北上消耗甚巨,如今若是解散队伍,怕是没有足够粮草能够回去。

  孙坚希望张咨能够多少供应一点,也防止到时候兵士无粮,扰乱南阳秩序。

  张咨虽然心中有所顾虑,但碍于情面,又不好直接拒绝,便答应会尽力协助。

  于是乎,两人一番商议后,最终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协议。

  第二天,张咨按照官场礼节,也亲自带着一队亲兵,前往孙坚的营地答谢,同时也是看看孙坚营中状况,大家商谈一个最终合适的粮草数目。

  孙坚见张咨如约赶来,大喜过望,也是设厚宴款待,席上宾主尽欢。

  那张咨见了孙坚兵强马壮,终于也是下定决心,稍微出点血,打发孙坚退走,如此一来,大家和和美美,他也可以跟苏曜和卢公交差。

  然而,就在酒酣耳热,就在张咨准备给孙坚一个惊喜,告诉他自己已经有了决断,让文台兄弟莫要担心的时候,突然间.

  蹬蹬蹬。

  一位斥候打扮的兵士匆匆走进大帐,附耳对孙坚低语了几句,又送上来份文书。

  孙坚听罢,脸色骤变,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在座的南阳众人都感到一阵愕然。

  “这,文台这是何意?发生了什么事吗?”张咨问。

  孙坚没有回答,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亲兵退下。

  然后,他转头对张咨说道:“张太守,恐怕有些事情需要您配合一下。”

  张咨闻言,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强作镇定地问道:“何事需要本官配合?”

  孙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身旁的主簿使了个眼色,那人上前一步,接过文书,将其展开,朗声诵读。

  原来,那份文书竟然是以后将军袁术的名义发来,言称南阳太守张咨暗中勾结董卓余孽,阻挠义兵北上讨董,要求孙坚将其拿下问罪。

  “什么?!”

  张咨闻言,如遭雷击,他脸色苍白,浑身颤抖。

  “这,这是污蔑!这是陷害!”

  张咨愤怒地喊道:

  “我张咨对大汉忠心耿耿,冠军侯与卢公和袁公前番还联名上表,嘉奖于我,我又岂会与董卓余孽勾结?!”

  孙坚听了冷笑一声:

  “我本也不愿相信,但是这里有后将军的大印,还有官员们的证词,那孙某我也就不得不得秉公办事了。”

  “张太守,得罪。”

  张咨闻言,心中一阵绝望。

  这时,他还哪里不知道自己是落入了孙坚的陷阱。

  这可真是见鬼了,张咨万万没想到,这孙坚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来陷害于他。

  “孙文台,你,你好大的胆子!”

  “你就不怕冠军侯和袁公来日问罪吗?!”

  然而,孙坚已是不愿再与张咨废话,直接他大手一挥,喝道:

  “来人!将反贼张咨拿下!”

  顿时,孙坚帐中的士兵们一拥而上,将张咨及其亲信团团围住。

  要说张咨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他还是带了几百号人来,现在这大帐中他的人数也不是在绝对劣势。

  虽然有措手不及,但他们却也绝不会束手就擒。

  那随行陪坐的军官们当即抽出武器,准备拼死突围。

  但是,人数上没什么劣势不代表素质上就能够比拼。

  孙坚的百战精锐又岂是易于之辈?

  两方人马在席间乒乒乓乓的刚开始乱战,就听到两声大喝。

  那时孙坚麾下的别部司马程普和黄盖两人。

  在这混战的人群中,他们就像两颗耀眼的明星,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程普手持铁矛,身形矫健,每一枪都精准地刺向张咨亲兵的要害,而黄盖则挥舞着大刀,势如破竹,砍的敌人纷纷倒毙。

  乱战中,张咨带来的护卫的军侯几乎是第一时间便被砍死。

  在程普和黄盖两人的带领下,孙坚的亲兵们士气大振,攻势愈发猛烈,张咨的亲兵们虽然勇猛拼命,但在他们的猛攻之下,还是很快就被杀得败下阵来。

  张咨见状,心中焦急万分。

  他深知,一旦自己落入孙坚之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即便文人出身,他也在奋力挥剑,试图与几个亲兵趁乱突围直接撕裂营帐逃到帐外。

  只要到了外面,自己还有几百人的护卫。

  固然这些人打不过孙坚数万大军。

  但是,只要闹得大了,城中守将出城救援

  张咨的想象就停在了这里。

  他突然间眼前一黑,紧接着就感到天旋地转,失去了意识。

  原来,在混战中,孙坚的侄子孙贲趁乱偷袭,一记刀柄狠狠打在了张咨的后脑勺上,将他击晕。

  当张咨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五花大绑,躺在了孙坚大帐之前。

  四周是冰冷的兵器,和孙坚麾下士兵冷峻的面容。

  显然,由于他这位主帅被擒,他带来的兵士们投鼠忌器,纷纷束手就缚,全军覆没了。

  “张咨,你可知罪?”孙坚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从帐内传来。

  张咨努力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孙坚,尽管身体无法动弹,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孙文台,我张咨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大汉之事,你今日为一己私利,如此构陷于我,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孙坚冷笑一声,从帐内缓缓走出,站在张咨面前。

  “天下人?哼,天下人只知成王败寇,张咨,你今日落在我手里,便是你的命数。”

  “你,当日你便也是这般杀了咱们的上司王使君吗?”

  “闭嘴!”

  孙坚拔出佩剑,剑尖直指张咨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