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若是同时面对敌军万余部队自两面的狂攻,就关塞中现在这点部队,恐怕坚持不了太久。
当所有人都倒下的时候,个人之力再强,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一次,苏君侯实在是太过用险了呀。
“诸位不必紧张,贼兵虽众,不过土鸡瓦狗。”
苏曜环视众人,信心十足:
“既然他们想两面合围,那我等只需反其道而行之,破掉他们的连携,则贼兵不足为惧也。”
“君侯如此胸有成竹,看来是已有对策了?”荀彧笑问。
“哦?文若这是要考教我了?”
“不敢不敢。”荀彧拱手,“不过是有些许想法,想看看是否与君侯所想相合。”
苏曜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
“其实很简单,南阳张谘不过见风使舵之辈。”
“只要我们在他发作之前,速胜董卓,或者至少重创董军,那他便会见势归顺,痛打落水狗。”
“故而,我决定派遣使者,携带卢公的亲笔信,前往南阳军中,向其统帅陈明利害,晓以大义,先行稳住他的行动。”
“同时,咱们再创造一个董贼不得不来的机会,引其大军来此,在这伊阙关下,与他们快速分个胜负!”
“那么,关于如何吸引董卓的大军前来,君侯有何妙计?”王凌急忙问。
苏曜微微一笑,目光深邃:
“这便需要奉先的配合了。”
“董贼使反间计,咱们便让奉先诈降。”
“我已与他商议好,让他放出风声,称我军内部迫于大军压力,不少人都公开表达对我的反对,有意倒戈董卓。”
“最后,咱们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一场'内乱',打开关门,卖出一个破绽。”
“到时,那董贼闻讯,必会急于求成,加速进军,试图一举消灭我军。”
“咱们便抓住机会,狠狠的打他一个伏击,好好教训一下这些蠢货!”
嘶——
现场顿时出现了几声吸气之音。
大胆,苏曜的计划在众人听来,简直是大胆至极!
面对约十倍兵力的围攻,还要卖出破绽引其来攻,然后再速胜讨之。
这是何等傲慢自负的打法?
若是换作其他人来说,他们定要认为此人脑子有坑,不可救药。
毕竟,你就算把人引来了,你这点兵力跟他们硬碰硬,岂不是白白送死?
几百个人就想要伏击近万大军?
然而,现在
“还真是苏君侯的风格。”
卢植摇头叹道:
“只是此策重点便在那南阳军队。”
“听闻其太守张谘并未亲自带兵,而是派了他们的军司马文聘。”
“若想说服这个武人,只靠我的书信恐怕有些难度吧?”
“若是他一意孤行,被董卓说服,加速行军,怕是正好会赶在我们与董贼大战的时候入场。”
“到时候,我等命运就操在他人之手了。”
“卢公说的没错。”
苏曜点头:
“所以,这使者人选尤为重要。”
说罢,苏曜将目光转向会议开场后一直在身侧沉默不言的赵云,开口道:
“子龙勇武过人且智勇双全,这项任务非你莫属了。”
赵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挺身而出,单膝跪地,拱手道:
“末将领命,定不负君侯所托!”
第542章 气氛微妙,子龙对质文聘
“子龙需记,这次出使,意义重大。”
伊阙关,苏曜叮嘱赵云道:
“那文聘毕竟是个武人。”
“子龙既要陈明利害,晓以大义,在必要之时也要做好示之以威的准备,断不可堕了我军威风,让他有了小觑之心。”
“末将明白!”
赵云领命之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准备行装,带上卢植书信和十余个护卫,轻装快马疾驰出关,直奔文聘队伍而去。
一路上,赵云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仅仅一日之后他便到达了文聘大营。
此时,这支五千人的部队早已不在南阳地界而是进入了司隶境内,扎营在梁县西北二十里外。
赵云站在营外只见营盘规整,旗帜飘扬,营中兵士们正一板一眼的训练,暗赞此人治军严明,心中对这位文司马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就在赵云打量营盘的时候,守卫自不会放任这支人在门口闲晃不管,当即上前要求通传身份。
“常山赵子龙,奉冠军侯之命,前来拜会文司马。”
赵云声音洪亮,器宇轩昂的通传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他本以为这支与己方暗通款曲的部队会对自己表示热情的欢迎,最不济也是不卑不亢的平等接待.
然而,赵云没想到,这些人表现出来的却是神情凝重的警惕,甚至暗地里似乎还有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敌意?
这是怎么回事?
赵云微微皱起眉头,右手按住腰间佩剑:
“诸位可有何为难之处吗?”
守卫队长闻言,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低声说道:
“赵将军,非是我等故意怠慢,实在是近日营中事务繁忙,且近日来,营中发生了一些变故,文司马有令,对外来拜访者需格外谨慎。”
“您来的实在不巧,要不您先去前方城中休息,改日再来罢。”
赵云闻言,眉头紧锁,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守卫队长话语中的微妙情绪,心中疑心大起。
此次任务,君侯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万万不能有失,这关系到伊阙关将士同僚们的生命安危。
故而,面对守卫队长的劝退,赵云意志坚定的摇头表示了拒绝:
“在下有紧急军务需与文司马面商,此事关乎天下大局与诸君性命,刻不容缓!”
“还请诸位通融,让我即刻面见文司马。”
守卫队长面露为难之色,但见赵云态度坚决,且言辞恳切,犹豫片刻后,终于松口道:
“既然赵将军坚持,那我便去通报一声,但请赵将军稍候片刻。”
说罢,守卫队长匆匆离去,不多时便返回,对赵云道:“文司马同意见你,但请赵将军随我来。”
赵云点了点头,心下稍安,招呼亲随们跟上,然而马上他就又发现不对了。
这守卫队长,竟然带着他们绕了一圈,不走北方正门,而是走向了营门西侧的偏门。
顺带着,这些守卫兵士们竟然还把他们栓在正门外的马都一并牵了过来。
“为何我们不走正门?”赵云困惑不解。
守卫队长闻言,神色略显尴尬,解释道:“赵将军,实不相瞒,近日营中确有特殊安排,正门往来频繁,为免打扰到营中事务,故而从侧门引导贵客入内,还望赵将军海涵。”
赵云心中虽有疑虑,但表面不动声色,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有劳队长带路。”
随着守卫队长穿过侧门,赵云一行人进入营中,沿途所见兵士虽训练有素,但气氛却比营外更显紧张。
赵云暗暗警惕,目光如炬,四处观察,不一会他们被带到了一个偏帐之前。
“文司马尚在处理军务,请赵将军在此稍事休息片刻。”
说完,守卫队长便匆匆的走了,留下几个全副武装的精壮守卫看护着他们。
“不妙不妙不妙啊!”
营帐内,赵云那随行的同乡李基惊慌的小声说道:
“他们这哪里有半点把咱们当盟友的模样?”
“简直就是当贼一样防着啊!”
“我看这姓文怕是居心不良,他别回来找机会把咱们砍了脑袋,送去董卓吧?”
赵云闻言,眼神一凛,低声喝道:“勿要妄言,一切尚待观察。”
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不容有失,即便心中有所疑虑,也必须保持冷静与警惕。
赵云站起身来,在帐内踱步,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然而,被困于这偏帐的赵云一干人等情报不明,无法做出有效应对。
所幸,文聘并未直接拿下他们,而是在黄昏到来之际派人来到这里,请赵云去帅帐相会。
“大家注意听我说。”
赵云在出发前,与手下心腹们围在一起,小声说道:
“眼下咱们前途未卜,南阳军意图不明,大家务必竭尽全力,趁着还能行动的时候查探这里到底发生了何事,以作应对之准备。”
众人点头应允,后赵云又交代两句,方才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甲,大步走出营帐,向中军帅帐而去。
帅帐之内,灯火通明,文聘已等候多时,他面色凝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见到赵云后,他微微欠身,示意赵云入座。
“赵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文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文司马言重,在下不过一将军府掾,当不得将军二字。”
两人略作寒暄后,赵云便直接切入正题,送上书信:
“文司马,我此行代表苏君侯与卢公而来,心中实有诸多疑惑,还望文司马不吝赐教。”
“冠军侯勇冠天下,卢公更是海内大儒,天下之望,文某素来敬仰之至,赵府掾旦有所问,在下自知无不言。”
文聘微微欠身,语气虽客气,但眼神中的戒备亦是清晰可见。
赵云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道:
“冠军侯与卢尚书自发起讨董檄文,号召天下共讨国贼董卓后,诸多诸侯豪杰是望风景从。”
“南阳郡作为天下第一郡,文司马所领亦是天下劲旅,理应首当其冲,高举义旗,引领群雄。”
“然而,自檄文发布以来,偏偏是离京师最近的南阳军却迟迟未见公开响应,反而行事隐秘,对友军亦多有防范,此举何解?”
第543章 惨遭软禁,赵云绝境求存
面对赵云如此开门见山的质问,文聘是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沉声道:
“赵府掾有所不知,南阳军虽有心讨董,但董卓势大,兵多将广,又挟持陛下朝廷,我方不得不谨慎行事,以防不可挽回之祸端。”
“至于对友军的防范,实属无奈之举,近期营中似有一些不明势力渗透破坏,故我等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赵云眉头微皱,直觉告诉文聘是多有隐瞒,但他没有选择再追问下去,而是说:
“文司马所言谨慎,赵某自然理解。但天下大势,瞬息万变,若一味谨慎而错失良机,恐怕非我辈所愿。”
“依某看,南阳军既已决定讨董,不若先公开表明立场,联合各方力量,共成大业。”
“否则如此暗中行事,岂不有违讨董之初衷,亦让盟友心生疑虑?”
然而,对于赵云的问题与要求,文聘则是打了个哈哈搪塞了过去。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