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49章

作者:剑从天降

  典韦抹了下额头:

  “卑职初时也是难以置信。”

  “但后来经查,这伙马匪趁着辽东局势动荡,是每每越境掳掠,目标精准,行动迅速,危害甚大,许是在辽东有所内应。”

  “而此次偷袭,怕就是他们察觉事机败露,狗急跳墙,阻截朝廷援军,削弱我们的实力。”

第427章 乱臣贼子

  听了典韦的话,苏曜心中顿时提起了几分警惕。

  他没想到辽东的局势竟然比他想象中更为复杂,一股潜藏在暗处的叛军势力竟然已经如此猖獗。

  而且,典韦口中的内应奸细也让他很是在意。

  且不说那穿越州县的洗劫马场,这一次他自洛阳而来的那些援军的情况,基本也只有郡守府的相关官吏才能摸得清实情。

  如果这不是随机刷新的野怪正好撞上了宋宪郭淮他们。

  那么,显然是有条大鱼在给叛军提供情报支持。

  胆子真是不小啊。

  是因为之前对那些贪官的清洗?

  还是说是因为担心之前的罪行暴露被清算?

  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典韦暂时无法提供更多情报了。

  不过嘛.

  “不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咱们要做的事情都不会变——荡平这些贼寇!”

  “让这些乱臣贼子付出血的代价!”

  说罢,苏曜当即点将道:

  “吕兄和子龙,立刻点起郡中所有骑兵随我出征。”

  吕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刚刚在一旁听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些胡骑的嚣张行径感到愤怒了,宋宪又是他的老熟人,这次能够亲自出击,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而赵云则多少有些紧张。

  原因嘛,也很简单。

  他对于这些手上的郡兵到底是否勘用还有点疑虑。

  作为掌管郡兵的兵曹,最近他忙得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清查兵员。

  正所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两千余人的在册名额,居然缺员近一半,而本来作为主力的五百骑卒更是连两百骑都没有。

  那被降职为兵曹掾属的前任兵曹对此是东拉西扯,给不出个合理解释,最后被苏曜干脆的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这一事件,也使得苏曜对这些辽东虫豸又多了一分了解。

  “典韦,你即刻去关闭城门,封锁襄平,在我等出征时监控好这郡守府内外,务必不得让那奸细走脱,泄露军情!”

  典韦拱手应诺,随即转身离去,迅速去找那城门官封锁城池。

  最后,苏曜转向刘备和牵招:

  “玄德和子经就留在襄平主持大局,确保郡内稳定。”

  “是,君侯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郡内安稳。”刘备和牵招齐声应诺,神色坚定。

  苏曜点了点头,这两人的能力他是很信得过的。

  如今襄平是他的主城,既然知道有内奸存在,那么就要预防调虎离山的可能。

  有他们坐镇襄平,自己才好安心出征。

  “另外,子经你们一定要注意密切关注郡内动向,尤其是那些可能存在的内应奸细,若是他们露出马脚,务必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继续为祸辽东。”苏曜再次叮嘱道。

  “君侯放心,招定当尽心竭力,追查到底。”牵招拱手保证。

  “见鬼,是谁这么大胆子,居然敢让那些乌桓人伏击苏君侯的援兵?!”

  就在襄平城中封锁城门,紧急动员的时候。

  辽东属国的一处宅邸中,阴影里一位高大的男子正在低沉的咆哮:

  “你们就不怕后果吗?”

  “兵曹的脑袋现在还挂在襄平的旗杆上呢。”

  “自己不想活命,不要来连累别人!”

  阴影中的高大男子,赫然正是那辽东属国都尉公孙昭。

  他此刻面色铁青,眼中闪烁着愤怒与不安的光芒。

  那位苏君侯的手段与决心他怎能不知?

  从平刚到辽东,这位新任府君战场上横扫八荒,战场下又以雷霆之势整顿吏治,严惩贪腐,让郡中上下人心惶惶。

  而他公孙氏作为辽东顶级的世家,最大的豪强,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

  尤其是典韦展开的内务行动,除了那兵曹因失职被处斩外,大量与他们有关系的人员被牵连,或免职,或流放。

  然而,公孙昭并未料到,这底下的人竟敢如此大胆,给乌桓人提供信息直接伏击朝廷援军,这无疑是在向苏曜宣战,更是将他本人也推向了风口浪尖。

  “都尉息怒。”

  一名阴鸷的中年男子从暗处走出,低声说道:

  “此事并非我等谋划,想来乌桓人畏惧府君之名,为了自保,方才行此险招。”

  “自保?”

  公孙昭冷笑一声:

  “他们这是自寻死路!”

  “难道他们不知道,府君一旦得知此事,必将全力反击,到时候就不是一家一部的事情了。”

  说罢,公孙昭冷哼:

  “而且,你们也别糊弄我。”

  “没有人给他们送信,他们的伏击能这么准确?”

  然而,面对公孙昭的指责,下面的官吏们全都保持了沉默。

  “都尉,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

  中年男子摇头道:

  “事已发生,眼下我们便已没有退路。

  那些乌桓人既然已经动手,咱们只能与他们同舟共济,共谋大计。”

  “共谋大计?”公孙昭瞪了中年男子一眼,“你口中的大计,便是与这些胡人为伍,背叛朝廷,背叛大汉吗?”

  中年男子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都尉,此一时彼一时也。”

  “如今朝廷腐败,宦官专权,民不聊生。”

  “我公孙家可谓是世代忠良,然而却屡遭打压,从来不曾走出过幽州一步。”

  “而朝廷现在,竟然又派了这么一个黄口小儿来这里搞风搞雨。”

  “若继续效忠这样的朝廷,只怕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你……”公孙昭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这个一向唯唯诺诺的心腹,竟然会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大人,您也清楚,苏曜此人手段强硬,一旦他站稳脚跟,必定会对我们世家大族进行清算。”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

  “田功曹如今便被他找了个理由送去胡人领地,恐怕是凶多吉少。”

  “而他那鹰犬典韦,更是嗅觉灵敏,已经快摸到了咱们和乌桓人的联系。”

  “倘若放任不管,来日您一個失职之罪是免不了的。”

  “就像您说的那样,这兵曹血迹未干,我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或许还能搏出一条生路。”

第428章 天妒英才?

  奋起一搏?

  公孙昭脸色阴晴不定,显然是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愤怒与挣扎。

  在属国都尉位置上,他确实利用这个职务,与乌桓人保持了一些微妙的关系。

  但是,他只是想利用他们谋取些利益。

  这是对两方都有益处的事情。

  引导那些暴躁的乌桓人洗劫特定目标,既可以打击政敌,又可以通过自家的销赃渠道来控制乌桓人的经济命脉,从而实现让乌桓人虽然作乱,但危害有限的目的。

  但,这不过只是一点养寇自重的把戏罢了。

  彻底背叛朝廷,谋害太守之事,他可从未想过。

  “此事容我再想想。”公孙昭沉声道,“你们先不要轻举妄动,务必保持低调,以免被府君察觉。”

  中年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恭敬地应诺道:

  “我等明白。”

  “但是,该断不断反受其乱,此番若是让他从容平叛,我等往日行径定然暴露无疑,还望都尉莫要有那妇人之念才好。”

  随着公孙昭的心腹离去,宅邸内再次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

  公孙昭独自站在昏暗的烛光下,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他对苏曜的强硬手段感到畏惧,担心自己一旦成为他的眼中钉,下场会比那前任兵曹更加凄惨。

  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彻底背叛朝廷,走上谋反的不归路。

  他很清楚,如今朝廷虽然虚弱,但依然大而不倒。

  远远不到可以公开决裂的时候。

  他们公孙家一直的目标也都是以在塞外积蓄力量为主。

  贸然挑起反旗,怕是自家内部都有很多人会有不同意见。

  毕竟,即便是同为公孙氏,但是一门之内也是有很多派别的。

  他辽东襄平的公孙还有辽西令支的公孙,甚至还有玄菟的公孙氏,不但各有各的想法,甚至本支内有时候也会有很多意见相左的人存在。

  所以说,这次那新府君上任,他才特意走了一圈襄平,还给手下人们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妄动。

  但是,这些人竟然如此沉不住气。

  如今现实正逼得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苏曜的雷霆行动,以及铁腕肃贪已经让整个辽东郡内人心惶惶,那些与他公孙家有关联的官吏们更是如惊弓之鸟,生怕下一个被清算的就是自己。

  而乌桓人这一次的伏击事件,更是像一把悬在他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公孙昭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绝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宅邸的宁静。

  “不好,大事不好了!”

  一名亲兵匆匆跑来,跪倒在地,喘息着说道:

  “府君已经点兵出征,目标直指辽东属国,看样子是要对那乌桓叛军进行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