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不过嘛,并州的故事他不用说,苏曜也懂了。
正是今年初那匈奴的叛乱,彻底断绝了马嘉最后的那点希望。
“这马贩不成了,小人便想着走走盐吧。”
“等等,贩盐可以的吗?”
苏曜没记错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盐铁专营了。
私下贩盐,没看出来这还是个走私贩啊。
“小人这也确实是没办法了”
马嘉一脸苦涩
“想来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小人在河东的好友其时刚好忝补成了当地吏员,那河东又正是盐业重地,他便唤小人过去,通过门路想要搞点私钱”
“然后白波军又来了?”苏曜无语。
“.都督圣明。”
好家伙,你也太丧了吧,走到哪崩到哪?
“所幸,那伙白波贼急需马匹和通马之人,小人有这一技之长傍身,并未遭遇过多不幸.”
于是乎,最后兜兜转转,这个失意的马贩便被潜伏在白波军中的徐晃和屠川发掘,招募成下线。
这次便是利用白波军出兵太原,欲图与休屠各部建立马市的机会,他被派了出来。
他先是悄悄带出了徐晃的家人,跑去晋阳通风报信。
然后又得到刚进城的红儿等人的提点,告知了苏曜返程的路线,便拿了通关的手令,提前来到黄芦堡等候。
“原来如此”
苏曜在检查了马嘉的身份文件等没有问题后,便灵机一动想到了此人的用处
“那伱日后便也不用再回去了,正好我这打通了和草原的通路,可以开个商号,你以后就在我这边负责一个商队,把和匈奴人的马匹贸易建立起来。”
“啊?”
马嘉懵了,完全没搞明白这苏都督是怎么跳跃到这个环节的。
但是虽然搞不懂,可这仿佛天上砸下来的金元宝还是让他惊喜交加。
眼前这位年轻的将军有多厉害他可是亲眼目睹了。
从一屯长短短时间内成一都督,而现在平定了匈奴之乱,正是回京受赏的时候。
可以说前途远大不可限量啊!
若是能跟他搭上线,投效帐下,那怕是多少豪绅大贾求之而不得的事情吧。
没想到,他只是来送个信,竟然,竟然能被委以重任,经营商号?
而且还是他的老本行!
而且,而且,有这位都督的名号,有这位都督打下的基础,马嘉扣脚想都能猜到,这一路会有多畅通无阻。
甚至搞不好,他们做的还会是一个独门生意。
试问,有哪一家商号能跟他们这位扶立单于的都督相争?
天呐,这什么幸福来敲门,我马嘉,终于要转运了吗?
马嘉想的确实没错,他甚至想的还简单了些。
毕竟这时候他还不知道苏曜娶了匈奴公主,更不知道后来单于大力支持,不但完全免掉了他们的商税,甚至还抽了部分护卫对其商队护航。
不过便是如此,马嘉都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了。
要不是碍于对面那个年轻都督冰冷的眼神,他都想跪下去狠狠的抱着这位救世主的大腿嚎嚎几句了。
确实,苏曜自己可没什么救世主的自觉,他的行为也很简单,这种挣钱的事,他怎么可能落下呢?
这倒不是苏曜本性贪财,而是贫穷做的怪。
贫穷,没错。
苏曜并不富裕。
苏曜早已不是孑然一身的过去,不但有新娶的老婆和一堆家园里的婢女仆役要养,手下靠他个人发饷的伙伴和私兵也是越来越多。
虽然一路来的战争所获颇丰,但是大多数战利品不是上缴了朝廷,就是被他分发下属提升士气,再就是直接做了军费开支用以支撑他越来越庞大的部队。
这也是他战争一结束马上就把那些吞金兽解散撵回去的原因。
毕竟苏曜自己的私财其实一直都没有多少。
这次匈奴之行他最大的收入,反而是单于赏赐封地的固定收入和公主那丰厚的陪嫁。
这在战争结束,失去缴获补充的当下,可以收支的平衡已完全被打破。
因此怎么给自己搞钱也就成了苏曜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开设商号和商队,是真三世界中,除中后期领地收入外,利润最高的项目。
甚至游戏后期若是经营得当,商队的收入也可以完全不逊于领地税收。
不过重点就是在这个经营得当上。
商队收入,相当的不稳定。
不但受商品价值和商队领袖技能等多方面影响,更关键的就是地方的繁荣度和道路的安全性。
毕竟开设商号投入不小,一旦商队被劫,那就血本无归。
所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也是苏曜在彻底打通了匈奴地图后才开始考虑商队的原因。
汉地与草原的马匹贸易是十足的暴利,他早就想插足此事,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手可以担当此任。
现在突然自己送上门一个有技能的商人,他焉有不用之理?
于是在收下这名商人部属,敲定了待回到晋阳就着手成立商号的决议后,苏曜终于想起来,这家伙还有个信使的身份:
“所以,你到底是来报什么的?”
第170章 邪门
马嘉此次来当然是报军情的。
不过时效性却有些问题了。
毕竟他出来的太早了,对于提醒太原郡备战还算到位,而等苏曜现在到时,大军已经逼近到门口,所得的信息显然就有些过时了。
但是也还好,从战俘口中在对方印证之后,白波军此次进军的情况便可大致描绘出来了。
白波首领郭太,至今聚众十万余人沿着汾水一路扩张。
在最初北进势头被苏曜打断后,他们转而专注于河东事务。
攻克平阳、绛邑、临汾、冀城等诸县,洗劫武库,声势愈发浩大,郡内领地已有三分之二落入白波军之手。
而那河东太守王邑和河东众世族现在只能龟缩在安邑周边(今运城地区)苟且,依托涑水,广聚邬堡庄园。
在他们数次挡下郭太进兵后,大家便形成了互相割据一地,相互对峙,维持现状的局势。
而南进受阻的郭太自然把目光又转向了北边。
前军大将李乐领万余兵,后军大将杨奉也有领近万兵,他们应前休屠王邀,沿汾河北上,再次兵进太原。
那界休县城虽然已有防备,但奈何贼兵众多,数日便被攻陷。
如今最新的消息是,两军在祁县兵分两路,李乐领兵扫荡晋阳周边,而杨奉则一路东进,屏蔽上党援军的同时欲勾连太行山中的同行黑山军。
“等等,那杨奉怎么又万余兵了?”
议事厅内,成廉诧异道。
他可是还记得,最初与白波军交锋时,他们便已得知,郭太手下共四大天王,不是、是四大将军。
前军大将杨奉,后军大将李乐,左军大将韩暹和右军大将胡才,除郭太有两万兵外,其余人各领军一万。
而那杨奉部当时冒进轻敌,被还只是屯长的苏曜两战解决四千人,其手下两位大将,王大眼被枭首示众,徐晃则被暗中收为细作。
这才过去短短月余时间,那杨奉怎么又整了个万余人出来?
“啊,这个是”
马嘉解释道。
原来,杨奉当时被那传闻唬得一愣一愣,什么一骑当千,一人破城的。
他不敢如实上报,便虚张声势,谎称太原有数千官兵。
这一下子当然让郭太大骇,生怕朝廷来讨,只是将杨奉从前军大将降职为后军大将后,便紧急给他补了部分兵员,命其严防死守。
而后随着白波军扩张,裹挟的人越来越多,杨奉部的补员自然也顺理成章。
“不过这杨奉部并非重点,此战的关键还在李乐那里。”马嘉拱手道。
杨奉不是重点的原因很简单,二五仔徐晃和屠川已经混成了杨奉的左右手。
两人各领两千兵,不说能带领他们举旗反正,但是让杨奉大军陷入混乱却是毫无问题。
而那李乐却不然。
“李乐,世居河东,乃当地豪族出身,能文能武,自郭太在白波谷起势后便举族追随,对行伍一道颇有钻研,远非寻常黄巾贼可比。”
马嘉现在说的这些,便是徐晃等人搜集的信息了。
原来白波贼,并非正统黄巾军,他们除了少部分山贼土匪外,更多的则都是汾河左右,当地的百姓吏民与大家豪族们共同组成。
这些人苦于朝廷和当地官吏盘剥,早就心怀不满,当那有昔日黄巾大将背景的郭太来时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其助力。
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取一自治天地。
“所以说,这些白波匪与其说是黄巾,更像是当地的河东军?”张辽恍然。
这一下子,他对于向阳道中的僵持终于有了丝释然。
就像前汉都长安,首重三辅之地一样。
后汉因也都洛阳,三河之地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河东郡与河内郡、河南郡这三河之地,便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兵员地。
三河骑士便也在这数百年间扛起了捍卫后汉国土的使命,在一次次的战争与冲突中,打响了三河骑士享誉天下的大名。
故而河东健儿多武勇理所应当。
那些河东的勇士们,再穿上正式的汉甲,那放在大汉的地方兵里也是相当能打的那一批。
他张辽带着那些临时征发的胡人,硬拼不过也是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不过想到这里,张辽看向苏曜的目光又更多了几分敬畏。
不管是纪律松懈的胡人,还是勇猛敢战的河东健儿,在这位苏都督的刀下好像都完全看不出区别一样……
确实也没错,听了一大堆背景介绍,人都快睡过去的苏曜关心的就一点:
“怪在哪,有几个,什么时候开杀?”
“啊?”
“李帅,这事儿好像是有点邪门啊。”
“咱们援兵都发过去三天了,怎地一点动静都没有?”
汾阳县,距向阳道约有百里左右的文峪河畔,两千余白波军正在此扎营。
曲军候郝松在紧张了两天,终于忍不住向眼前这位大大咧咧的后军小帅李奇请示道:
“李汶小帅那里没信也就算了,这派去哨骑也都没回来,这就不太妙了啊。”
“是有点不对”
李奇,这位同为李乐族兄弟,领三千兵,负责处理后方问题的小帅自然也发现了问题。
为此,他现在已经召集回了散布在乡间搜刮粮草和银钱的部队,聚拢在大营内,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不过李奇现在完全搞不懂,究竟发生了何事?
要知道,他可是受命给那李汶兄弟又派了八百人过去支援。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