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配可乐
【庆忌虽然身负重伤,但凭借着惊人的力量。】
【竟在重伤中反杀。】
【将要离倒提起来,浸入水中三次。】
【随后,庆忌看着要离,苦笑着说:“天下竟有像你这样的勇士,敢来刺杀我!”】
【周围的士兵见状,纷纷要将要离处死。】
【此时濒死的庆忌却摆摆手说:“他是个勇士,一天之内不能死两个勇士,放他走吧,成全他。”】
【说完,庆忌因伤势过重,气绝身亡。】
【要离完成任务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喜悦。】
【在返回途中,乘船到达江陵后,要离忧伤失意,不再前行。】
【跟随他的人问道:“您为什么不走了呢?”】
【要离说:“杀死我的妻子儿女,来侍奉我的君主,这是不仁;】
【为了新的君主,去杀害原来君主的儿子,这是不义。】
【一个人有这么多恶行却还活在世上,我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天下的贤士呢?”】
【说完就纵身投入江中,却没有死成。】
【跟随他的人把他救了上来。】
【要离说:“我怎么能不死呢?”】
【跟随他的人说:“您暂且不要死,等着接受爵禄吧。”】
【要离于是把剑插立在地上,自己砍断了自己的手脚,然后自刎而死。】
【要离以自我牺牲的方式,践行了对使命的忠诚。】
【用极端的手段,追求着心中的正义,也完成了自己想要青史留名的夙愿。】
如果说之前的曹沫、专诸,争议的声音并不大的话。
要离的争议可就大了去了。
天幕外。
网友们看到这里,纷纷的发表锐评。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啊?自己杀自己全家?》
《不是杀,是让吴王下令虐杀,还暴尸荒野,丧失了人伦底线。》
《万泉部诗人。》
《怪不得司马迁都看不起要离,不写他进刺客列传。》
《为啥啊?为了封赏?可事后他又自杀了。》
《要离贪名刺庆忌,就是为了名气。》
《青史留名,值了!》
《说值的纯纯的小人。》
《只能说是个狠人,但是不是正常人。》
《追求事业,大丈夫也!》
《算个屁的大丈夫,为了追逐名利而已。》
《要离:黑红也是红。》
《要离人品差,伍子胥人品更差。》
《四大刺客,伍子胥贡献了俩,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
《要离是不是小人我不清楚,但相比下庆忌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丈夫。》
《庆忌可惜了,武力值超强的男人。》
《要离这么极端,可能是士为知己者死而已?》
《但凡看过史书就说不出这话,阖闾对要离嫌弃的不行,完全没知遇之恩。》
《是伍子胥看透了要离,知道这是个为了出名啥都敢干的狠人。》
《是勇士不是大丈夫,是小人但可以一用。》
《纯粹的人,不好评价,但当时读史书看到这里确实挺震撼的。》
《按照现在人的观点,要离就是垃圾。》
《古代崇尚的是义,要离为了对得起伍子胥,只能狠了。》
《关键阖闾自己就不行,为了这种货色是真的不值得。》
《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当时的人的行为,我看明朝写的三国演义都有不少迷惑行为,更别说先秦时代的人了。》
第759章 士为知己者死!荆轲刺秦王!
天幕也在继续介绍春秋战国的那些传奇刺客们。
【接下来是豫让。】
【豫让本是晋国智伯的家臣,智伯对他那是相当器重,被智伯以国士之礼相待。】
【后来,智伯在与韩、赵、魏三家的争斗中失败,被赵襄子给杀了。】
【智氏被灭族,智伯的头还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器。】
【豫让得知这个消息后,悲忿交加,他发誓一定要为智伯报仇。】
【还说出了著名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豫让先是伪装身份,躲在厕所里刺杀赵襄子。】
【结果失败。】
【赵襄子感慨其忠义,赦免了豫让。】
【豫让被赦免后,却又做出让所有人毛骨悚然的举动。】
【他用生漆涂满全身让皮肤溃烂,吞下烧红的木炭毁掉声带!】
【就是为了不被人认出来,寻找再次刺杀的机会。】
【然后,他埋伏在赵襄子必经之路的桥下,准备伺机而动。】
【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
【赵襄子的马走到桥边突然受惊,赵襄子察觉到了异样。】
【派人一搜,就把豫让给抓了。】
【赵襄子看着眼前这个一心求死为旧主报仇的豫让,心中也不禁有些敬佩。】
【他问豫让:“你之前也侍奉过范氏、中行氏。他们被智伯灭了,你怎么不为他们报仇,偏偏对智伯这么死心塌地?”】
【豫让坚定地回答:“范氏、中行氏待我如同一般人,我就以一般人的态度对待他们。”】
【“但智伯把我当成国士,我自然要用国士的行为来报答他。”】
【最后,豫让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来让他刺几下,以了却他为智伯报仇的心愿。】
【赵襄子被他的忠诚所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豫让对着赵襄子的衣服连刺三剑,然后高呼:“我可以到九泉之下去见智伯了!”】
【说完,便自刎而死。】
【后人有诗赞曰: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
【豫让,也用最极端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国士无双!】
弹幕纷纷出现。
可以看到,相比之前的要离,豫让这边的弹幕画风就截然不同了。
《自古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豫让何苦呢?不能理解。》
《因为道义,那时很多行为看起来都很不可思议。》
《豫让不是职业刺客,他是士,为主报仇。》
《豫让算什么英雄,愚忠罢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瑶以国士待之,当以国士报之。》
《豫让是几大刺客里最让人佩服的。》
《豫让不是失败了?有什么值得吹得。》
《司马迁写刺客列传更多欣赏的是他们的义,不是业务能力。》
《赵无裇说得对,不合时宜的道义就是愚蠢。》
《豫让也知道,但就是要坚守道义。》
……
而天幕外。
刘备声音里满是感慨的说道:
“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不惜毁容吞炭,舍生取义。”
“明知复仇艰难,却毫不退缩,如此气节,令人动容。”
“这份忠诚和执着,世间罕有!”
一旁的刘禅也点头附和:
“确实很佩服。”
“只是豫让选择的复仇之路过于惨烈,搭上了自己性命,最终也未能成功。”
“孩儿不太理解呢。”
刘备轻轻摇头。
“话不能这么说。豫让看重的是那份知遇之恩。”
“在他心中,为智伯报仇,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事。”
刘备的思绪飘回到过往,想起那些追随自己却命运坎坷的仁人志士。
只觉得:
何其有幸!
……
天幕继续。
【现在我们再看看齐国。】
【聂政年轻的时候就行侠仗义,因为杀了人,带着母亲和姐姐逃到了齐国,以杀猪卖肉为生。】
【当时,韩国大夫严仲子和韩国相国侠累结下了仇怨,严仲子为了报仇,四处寻找有能力的人。】
【他听说了聂政的侠义之名后,就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去找聂政。】
【给聂政极高的待遇,安排聂政姐姐的婚假事宜,并奉养聂政的母亲。】
【希望他能帮忙刺杀侠累。】
【聂政虽然很感激严仲子的赏识。】
【但他觉得自己还有母亲需要赡养,不能轻易冒险,所以拒绝了严仲子。】
【后来,聂政的母亲去世了,他守孝三年后,想起严仲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决定为他报仇。】
【聂政独自一人,手持宝剑,来到了韩国都城阳翟。】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