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687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

  ……

  天幕外。

  明末。

  崇祯本来看到天幕上的自己上吊自杀,大明灭亡的悲惨结局。

  都已经快要哭晕过去。

  但此时天幕突然一句,大明灭亡的锅该明神宗来背.

  瞬间就让崇祯的心情恢复了不少。

  崇祯就怕天幕狂喷自己!

  想起自己刚登基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个烂摊子。

  朝堂上党派斗争激烈,官员们都忙着争权夺利,根本不管国家大事。

  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把朝廷丢给那帮大臣,党争就这么慢慢起来了。

  官员们拉帮结派,正事不干,国家能好才怪。

  再想想那些边防战事,鞑子势力越来越大,不断侵扰边境。

  这也得怪万历,当年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从此鞑子就有了底气。

  要是那时候能打赢,哪会有现在这么多麻烦。

  崇祯叹了口气,自己虽然一直拼命想挽救,可这积重难返啊。

  “对的,大明灭亡这件事绝对不是朕的问题。”

  “朕也很绝望,朕也努力了。”

  “天幕你快说说,当年先帝他做了什么事?才导致大明灭亡的。”

  “让天下人知道,大明的问题,不是朕的问题!”

  ……

  天幕。

  【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而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万历也是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这倒不是因为他做事有多么的出色。】

  【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皇帝,把摆烂这件事简直是做到了极致。】

  【说实话,懒得处理政务的皇帝有很多。】

  【把大权让给别人。】

  【自己只负责吃喝玩乐享受的皇帝也很多。】

  【但是懒政和摆烂完全是两个概念。】

  【明神宗的摆烂甚至不是因为他懒。】

  【而是因为一种就是要把你搞烂的逆反心理在!】

  【为什么呢?】

  【因为万历觉得他这个皇帝啊,当得很不爽。】

  【在万历执政的前期。】

  【朝廷的大权主要是内阁首辅张居正来负责。】

  【张居正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重臣。】

  【把国家管理的一度有中兴气象。】

  【但是性格也比较强势。】

  【再加上大权在握,在许多时候呢,不是皇帝管着张居正,反而是张居正管着皇帝。】

  【而在张居正死后。】

  【明神宗的权力又先后受到太后,以及其他文官集团们的限制。】

  【可以说,身为皇帝。】

  【万历确实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很多事情都不太如意。】

  【于是,万历索性就开始摆烂了,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他就以生病的名义拒绝上朝。】

  【这一养病就养了几十年的病。】

  【皇帝不上朝,不管事。】

  【开启了君主离线制。】

第672章 万历气煞老朱!你不管有的是人管!

  【皇帝不上朝,避免与大臣们过多的接触。】

  【其实明朝早已有之。】

  【当年嘉靖皇帝就曾经20多年不上朝。】

  【不过嘉靖皇帝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管事。】

  【嘉靖不上朝,但皇帝该管的事他是可没少管。】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换一个办公地点。】

  【而万历他的不上朝啊,那是真就啥都不管了。】

  【甚至不仅是不管。】

  【而是一种阻挠朝政的行为。】

  【皇帝不上朝不管事,导致大量的奏章石沉大海。】

  【百官们许多事情上报皇帝得不到任何的回应,也得不到皇帝的政策批准。】

  【除了奏章石沉大海之外。】

  【更重要的是缺官不补。】

  【正常来说,朝廷里的官员们在老了、死了之后,又会有新的官员得到任命。】

  【但是万历这边让你当官。】

  【等你退休了,或者死了。】

  【这个官位就空缺了。】

  【只有退休,没有替补。】

  【人事任免工作几乎停摆。】

  【无论你是大官小官,你可以继续干,可以辞职,可以跑路,但就是不会有新的任命状。】

  【万历29年,明朝的南北两京,总共缺少三个尚书、十个侍郎。】

  【全国三个省没有巡抚,25个府没有知府。】

  【各种省级高官缺员高达66人。】

  【其他缺额的各级大小官员数不胜数。】

  【到万历31年,地方官直接空缺了一半。】

  【万历34年,新的内阁大学士李廷机上任之后发现。】

  【朝廷31个重要岗位就只剩下了7个人。】

  【100多个科道官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大明朝廷实质上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朝廷实在无以为继,连内阁首辅的李廷机都狂写辞职信,最后甚至卖房子住破庙以示决心。】

  【万历还是不回复。】

  【最后李廷机以内阁首辅的身份,直接擅离职守跑路。】

  【于是内阁里,就只剩下了大学士叶向高一人。】

  【叶向高管事时,朝廷六部就只剩刑部有尚书,】

  【叶向高辞职信写了60多封,才成功跑路。】

  【到了最后,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万历朝廷,中央六科当中五个科没有主官。】

  【九大衙门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还有主官。】

  【督察院大理寺由于长期无人管辖,甚至连自己的官印都搞丢了。】

  ……

  看到明神宗的君主离线制,网友们的弹幕也纷纷飞出。

  《安人狂喜!》

  《王安石:我觉得有点太极端了。》

  《有这样荒唐的皇帝,也真是倒楣,别的皇帝是熬死了权臣、太后,然后励精图治。》

  《这位爷倒好,熬死了权臣直接开摆。》

  《李廷机以平均每天一封辞职信而闻名。》

  《万历:怎么又辞职,不是还没累死吗?》

  《叶向高时,由于没人,被称为独相。》

  《早期无政府主义者是吧?》

  《Woc…大理寺官印丢了可还行。》

  《努尔哈赤起兵攻占抚顺时,兵部就没有主官。》

  《武将系统只补充了辽东总兵,而这个总兵还是已经76岁高龄的李成梁。》

  《突然间就明白了丰臣秀吉哪来的勇气攻打大明了。》

  《这次怎么没有人动心思把皇帝换了,感觉文官有点拉胯呀。》

  天幕外。

  明初洪武年间。

  “荒谬!”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从一个碗开局做到皇帝的朱元璋。

  其本身的勤政程度,在华夏几千年的帝王当中都算是排的上号的。

  十分勤勉的朱元璋。

  看到后世继承大明皇位的这个万历皇帝。没有自己勤快也就算了。

  甚至还如此的懒政!

  甚至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懒来形容了。

  “岂有此理,这简直不是在偷懒,也不是在安于享受!”

  “这就是在祸害朝廷,祸害这个国家!”

  “你要是实在懒得管事,你把事情交给一个信得过的大臣!”

  “大不了你重新设置丞相职位啊!”

  “你自己窝在后宫享受就行了。”

  “这已经不属于放任不管了,这直接就是在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