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273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准备自请革去郡王的爵位。】

  【但让我伤心的,不是去爵。】

  【让我伤心的是,我大清竟然有这么多的官员,心中居然只有自己!而没有朝廷!】

  胤禛愤怒的,向着两侧默默无言的官员们吼话。

  【心中只有家,没有国!】

  【诸位大人,我现在只想给你们说一句话。】

  【如果你们还有点天良的话,尽自己可能,能还多少就还多少……】

  看到堂堂的大清王爷。

  受皇帝直接命令,来代表皇帝催债的胤禛,此时在一边愤怒,一边哀求众人还钱。

  这一凄惨的情景。

  在历朝历代,甚至包括现代的观众们面前,都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要账可真难啊。》

  《妈的!说起来就来气!我的高中同学借了我三百块钱这都六年了还没还!》

  《知足吧,我家做装修工程的,十年了都还没把钱要回来呢!》

  《连堂堂的四爷,都得低声下气的求人还债。》

  《话说,这些官员的胆子也是真大呀,连皇帝老子的钱都敢欠,真就不怕皇帝掀桌子吗?》

  《皇帝掀桌子?他们就是桌子!》

  《就是!你总不能让康熙,把自己的儿子都砍了吧?》

  《欠皇帝的钱算什么?这世界第一强国老美,不是还日常欠联合国的钱吗?》

  《想起我玩骑砍的时候,最喜欢接帮领主收钱的任务。》

  《现在看来,那任务的确是太简化了,实际上领主催收,怕是没这么简单。》

  《对呀,你知道为什么美国的税务局这么吊炸天吗?》

  《因为即使是美国,他们收钱也得去武装催收啊!》

  ……

  下一幕。

  在胤禛当众发火,又当众苦求众人,能有多少先还多少的情况下。

  有几个意志不太坚定的官员,纷纷掏出了银票。

  表示他们愿意偿还。

  虽然大部分的现场官员,依然是沉默着一声不吭,但看到有几个人好歹愿意把钱还了。

  胤禛的目光,也是透露出一丢丢的感动。

  就在此时,人群后方忽然有人叫停。

  【慢!】

  【他们的钱,一分也不能收!】

  顺着声音望过去,叫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清的太子,二哥胤礽!

  胤禛懵了,连忙问道:【为什么?】

  太子不留情面:【不为什么!】

  一脸懵的胤禛,脑海中快速的闪现各种画面。

  原来。

  在胤禛接下这项任务之前,太子曾经私下找到胤禛,用十分友善的语气说道:

  【老四啊,这桩追缴户部欠款的差事,是二哥我举荐你的呀。】

  【这事,能让你在皇上面前表现表现。】

  【只有在皇阿玛面前推举我的铁杆兄弟,我的心里才踏实些。】

  胤禛:【多谢二哥栽培。】

  想到之前,太子一副和善的样子,推举自己来接任务。

  现在自己好不容易取得了一些进展。

  太子却来拆自己的台!

  胤禛何等精明的人物。

  瞬间就想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的表情也渐渐的冷淡了下来。

  而一旁的太子,正洋洋得意地说道:

  【这件事情,本来我是不管的。】

  【这么一件简单的差事,朝廷派了一位郡王来负责,应该是完全能够办得好的。】

  太子走到了上方的位置。

  胤禛则脸色漠然的靠边站。

  太子:【可事情发展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我就不得不管了。】

  【皇上和我的意思是,钱还是得还。】

  【我的意思是虽然要还钱,但是可以以两年为期。】

  【第一年先还一半。】

  【第二年再还一半。】

  随着太子说出,允许在两年内分期付款的方案。

  周围现场欠债的大小官员们,纷纷的举手叫好。

  【好好!】

  【皇上圣明,太子圣明!】

  而一句话就解决了此事的太子,脸上也带着得意的笑容,踏步离开现场。

  在太子的得意目光中,胤禛失魂落魄的表情也在这一刻定格。

  背景音乐的声音再一次放大。

  【这一世,太漫长却止步咫尺天涯间。】

  【谁仍记,那梨花若雪时节。】

  【我心匪石不可转。】

  【我心匪席不可卷。】

  【空凝眸,情字深浅无解。】

  ……

  这一段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虽然是简短的电视剧剧情剪辑,但也算是完整的给出了一个故事。

  有许多皇亲国戚,和大小官员,向朝廷借了钱。

  借就算了,却一个个的都不还债。

  于是康熙想要派人负责催债。

  而这件事是得罪人的事,各位大小皇子们都不愿意接手。

  只有胤禛,他一方面被太子二哥所推荐,一方面也的确是想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现表现。

  所以接下了这桩得罪人的差事。

  结果在收钱的过程中。

  由于这些大小官员们,组成攻守同盟,还有多位王爷级别的皇亲国戚撑场子。

  导致催债的进度十分艰难。

  到了最后的期限,胤禛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部分官员的还债。

  结果在关键的最后时刻。

  太子跳出来,直接让胤禛靠边站!

  然后用一个宽限时间的政策,赢得了在场诸多官员们的好感。

  得罪人的事,让胤禛去做完了。

  而最后收尾的好人阶段,却由太子来接手。

  ……

  古人们,特别是那些在政坛混的古人们。

  又岂能看不懂?

  这完全就是太子,给胤禛下了一个套!

  太子本身就知道,胤禛很难追缴到足够的欠款。

  让胤禛在皇帝面前接了任务。

  又无法完成。

  并且在事情闹大,让皇帝都知道了官员们丝毫不顾及朝廷体面,以死相争,街头叫卖的情况之后。

  太子顺利的,得到了插手此事的权限。

  于是他瞅准时机,在最后时刻出手。

  利用皇帝给的权限,宣布追收欠款的事可以先收一半,剩下的一年后再还,从而赢得了许多官员们的好感。

  把胤禛最后的攻坚阶段的成果,都给夺去了。

  一桩事情下来。

  胤禛不仅没有办好皇帝交代的差事。

  还把许多兄弟,以及无数大小官员给得罪了一个遍。

  而宽宏大量的好人的名声嘛?

  自然就落到了太子的头上。

  看到这一幕,弹幕们也是纷纷的发言。

  《操了,这太子真是太坏了。》

  《知足吧,历史上权力的争夺从来都是血腥的。》

  《康熙朝的九子夺嫡,都算是比较温和的了。》

  《看到四爷被自己最信赖的二哥给下套,给背刺,总算知道了什么叫做,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怪不得在民间传说中,胤禛是究极大反派,又是练血滴子,又是火烧少林寺,又是头被吕四娘割下来。》

  《这把各路大小官员得罪了个遍,那肯定落不到一个好名声呀。》

  《太子好手段呀!》

  《好手段个屁!他的手段能瞒得过那些昏君,但能瞒得过在位六十年的政治机器康熙?》

  《你没看天幕上给的画面,康熙已经对太子产生不满了吗?》

  《不过九子确实平均质量极高,都是有能力的。》

  《九子夺嫡虽然不是血腥的内战,但难度也确实拉满了。》

  《我心匪石不可转!》

  《最后看到四爷被背刺,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首歌是老四的绝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