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263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只见画面里的城市一片废墟。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废墟瓦砾堆。

  这些障碍物,让德军士兵走起来都十分吃力。

  也给苏联狙击手,提供了许多优质的射击位。

  画面里的苏联狙击手,他藏在一大堆的废墟之中,仅仅探出一个丝毫不起眼的枪口。

  伸出枪口,射击,收回枪口。

  全程不超过5秒钟。

  远距离一枪,便将一名行动中的德军士官给瞬间秒杀。

  剩下的两名德军吓得落荒而逃。

  而苏联狙击手完成了狙杀任务,也从废墟之下爬着离开,转移到了另一个狙杀阵地。

  此时的弹幕,也在齐刷刷的刷屏。

  大家都打出同一个名字。

  《瓦西里·扎伊采夫!》

第250章 长官!我们把二楼拿下了!毛子艺术玩的这么溜?

  天幕继续讲述。

  画面中出现了,一名拿着手枪带头冲锋的苏联政委。

  【为了鼓舞士气,崔可夫还命令。】

  【所有的指挥官必须亲临前线。】

  【这造成了苏军的指挥官死亡率极高。】

  【但也极大地鼓舞了普通士兵们的士气。】

  【同时崔可夫,还大量组建突击小分队。】

  【给他们配备专门的,例如波波沙之类的冲锋枪,以适应巷战的特殊需要。】

  【一个标准的突击小分队。】

  【由20到30名最具经验的士兵组成。】

  【他们都配备了冲锋枪、手榴弹、刺刀,以及开了刃的锋利铁铲。】

  【配合突击小分队进攻的,还有轻型的反坦克炮,以及反坦克步枪小队和喷火小队。】

  【突击小分队的任务,是占领那些关键的城市建筑。】

  【他们通常先用火炮,炸开该栋建筑物的外墙。】

  【然后投入大量手榴弹。】

  【在手榴弹爆破的同时,士兵们带着冲锋枪冲入建筑内,近距离的冲锋枪扫射。】

  【同时用喷火器,将那些地下室等不便于直接进入的房间点燃。】

  【并用手榴弹,将房间的一切都炸毁。】

  【当然,在喷火以及手榴弹炸毁的同时。】

  【冲锋枪也会继续进行扫射。】

  【这些关键的建筑,苏军会组织突击小分队发起强有力的攻势。】

  【但德军也不会轻易的放弃。】

  【在这些建筑里,会展开极为凶险的超近距离巷战。】

  【有的时候,一栋房屋的一楼是苏联突击小分队,二楼则依然是德军拥有,而到了房屋的三楼,又是苏军所占领。】

  【每一层,都是不同的人占领,每一个房间都需要争夺。】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斗,很像是夹心饼干。】

  【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伤亡。】

  【在激烈的巷战中,短兵相接,渐渐地成为了战斗的常态。】

  【冷兵器战斗力。】

  【再一次被摆到了台面上。】

  【但德军士兵对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十分的恐惧。】

  【因为苏军标配的工兵铲,十分锋利,威力极大,令德军士兵闻风丧胆。】

  天幕讲述到这里的时候。

  已经彻底的将巷战的残酷给讲的明明白白。

  配合画面里。

  士兵们冒着炮火冲进房间扫射一楼的敌人。

  和二楼的敌人进行死磕。

  同时呼叫三楼的友军的支援。

  超近距离的枪械射击以及近身肉搏,令古人们闻所未闻。

  也再一次的,为斯大林格勒这场战役的血腥而震撼!

  但作为艺术大国的毛熊国。

  他们所拍摄的纪录片,也不忘在其中插入艺术的成分。

  天幕上在紧张的音乐之后。

  突然响起了悠扬的舒缓的交响乐。

  一名士兵,打开了一个装有圆盘的盒子,音乐就是从那个盒子里发出的。

  【士兵们很快适应了巷战中大楼的环境。】

  【甚至有人还发现了没被主人带走的留声机在。】

  【战斗的间隙中,悠扬的音乐,在城市的废墟中回响。】

  【而在这座响起音乐的大楼外面。】

  【德军,正在不惜一切代价试图夺回这座大楼。】

  镜头的语言,顺着音乐传播的方向飞出了窗户,飞到了布满弹痕的大楼墙壁上,飞到了大楼外面的残垣断壁,也飞到了残破的围墙后。

  正举着枪,准备发动新一轮进攻的德军士兵。

  明明是极度紧张和残酷的画面。

  却在音乐的伴奏中,令人有一种如梦似幻的错觉。

  配合着音乐的响起。

  更多的二战实拍画面也在播放着。

  残破的大楼冒着黑烟。

  衰老的妇人,在德军士兵的监视下,艰难地拖着行李箱。

  平民妇女,在炸弹炸起的水坑旁浣洗衣服。

  德军士兵,在战斗的间隙叼着烟,互相讨论最新的球赛结果。

  有人在写着家书。

  也有受伤的德军士兵,在护士的照料下包扎着伤口。

  肩膀上标着红十字标记的医务兵,拖着重伤的士兵撤下前线。

  而在他们的旁边。

  一位平民从废墟中,艰难地提着他的大提琴,缓缓的走过。

  音乐的声音,渐渐的加大。

  来到了令人泫然若泣的高潮部分。

  而随着音乐的声音加大。

  画面也激烈了起来。

  轰炸机投下大量的炸弹,将一栋建筑彻底的摧毁。

  无数门火炮齐鸣,打在城市里,打在河岸上。

  画面上出现了哭泣的少女。

  出现了,扛着比自己还高的反坦克步枪的未成年士兵。

  以及扑倒在阵地边缘的苏军士兵。

  在音乐的最后。

  无数的苏联新兵,也踏上了奔赴斯大林格勒的路途。

  这一段音乐,配合残酷战争画面的片段。

  是该部纪录片的封神片段之一。

  古人们本来看讲述战争的内容,看得正起劲。

  忽然发现纪录片的节奏慢了下来。

  并且响起了明显不适合战场的音乐。

  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也有些纳闷。

  但随着画面的继续播放。

  古人们也被毛熊们高超的艺术手法所吸引了。

  汉末。

  周瑜闭着眼睛体会着,感受着音乐。

  手指在古琴上缓缓的抚过,配合着天幕的音乐。

  而在元朝。

  对斯拉夫人相对了解多一些的忽必烈。

  他也沉浸于纪录片音乐,给自己的氛围渲染中。

  直到音乐结束。

  忽必烈才深有感触的站起身来,缓缓的踏步而行。

  “按照我蒙古西征时的消息,那些斯拉夫人就是一群野蛮嗜血的蛮夷部落!”

  “比原始部落稍强一点,但也文明不到哪里去。”

  “但现在看来,这些斯拉夫人的艺术功底竟然如此强大!”

  “这种艺术水平,恐怕都丝毫不亚于我华夏了!”

  “难道说,后世这些斯拉夫奴隶们建立的国家。”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国?”

  “不知道后世的斯拉夫人,他们建立的苏联国。”

  “和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丽坚国。”

  “哪个国家的文化更加灿烂?更有文化水平?”

  想到这里。

  忽必烈也不禁对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一些向往。

  想要了解更多。

  虽然忽必烈是一位征服者,但他也比较喜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