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配可乐
但现在,在看了克里米亚半岛对峙期间,曼施坦因打出的华丽交换比之后。
这种疑虑就被打消了一大半。
而天幕继续。
【随着夏季的即将到来,又到了德军的活跃时期。】
【德军集结重点兵力,准备拿下斯大林格勒,打通高加索。】
【对此,希特勒给曼施坦因下令,要求其尽快拿下整个克里米亚半岛,让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没有后顾之忧。】
【曼施坦因趁机向希特勒索要更多的资源。】
【这一次希特勒满足了曼施坦因。】
【给其调派了一个正规的装甲师,并且也确保了黑海上空的制空权。】
【以及希特勒个人十分喜欢,但争议很大的德式超级巨炮。】
【比如卡尔臼炮,古斯塔夫列车炮等等。】
【五月八日,得到了补充的曼施坦因下令发动总攻。】
【直扑克里米亚东南部的刻赤半岛。】
【还是闪电战的老套路。】
【先是空军给老子炸!】
【将大部分苏军战机在机场就炸毁。】
【与此同时,在大量巨炮的掩护之下,德军士兵开始冲击苏联的防线。】
【发动第一轮攻势的是德军的步兵。】
【他们仅耗时半天,就拿下了苏联防线的反坦克阵地,随后开始拆除那些反坦克装置。】
【曼施坦因又派遣了一支海军部队,趁着夜色悄悄登陆在苏联阵地的后方。】
【对苏联的二线阵地造成巨大的压力。】
【更为精妙的是,曼施坦因把自己之前组建的丐版装甲旅,用在南部战线。】
【利用他们的高机动性,就像是现代战争的丰田皮卡大飙车一样,在南线展开大飙车!】
【一副德军装甲部队,已经冲破防线,即将合围所有苏军的样子。】
【让苏军上下一片混乱且恐惧。】
【一套闪电战组合拳之后。】
【德军的正规装甲师正式出动!】
【在空军火力的优势之下,很快击溃了苏联的装甲力量。】
【整个刻赤半岛被德军合围,大量苏联守军投降,小部分展开刻赤海峡铁人三项大赛。】
【仅仅一周时间,在刻赤半岛的战斗就结束了。】
【此战,苏联克里米亚方面军被击杀和俘虏的人数接近二十万。】
【只有六万人成功的撤退。】
【而德军方面的损失少的惊人。】
【伤亡总人数只有7500人,损失的坦克,自行火炮加起来才三十多门。】
【整体的交换比超过三十比一。】
【在二战时期堪称是交换比最悬殊的一场战役。】
【接下来,在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就只剩下了位于西南部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群仍在坚守。】
【进攻要塞,没什么过多的方法。】
【从沙俄时代就开始修建的要塞群,确实坚固,火力又凶猛。】
【即使是顶级名将,面对要塞群也只能一口一口的死磕。】
【被称为华而不实的巨型火炮,古斯塔夫列车炮,在大部分未能命中的情况下,有那么一发,一发入魂!】
【炸掉了苏联的地下弹药库。】
【包括其他的许多要塞碉堡,也被卡尔臼炮,和八十八毫米高射炮的齐射,给一点一点的摧毁。】
【啃楼、啃碉堡一段时间之后,德军的步兵发动总攻。】
【结果第一天就被打了个灰头土脸!】
【损失两千多人。】
【随后的几轮攻势,无论曼施坦因怎么调整进攻方向,始终收效甚微。】
【如果还是之前那样,苏联有黑海的制海权的话,只怕即使有各种巨炮在手,想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也依然困难重重。】
【但这一次,黑海的制空权已经被德国占有。】
【船只很难再运输支援。】
【没有了补给资源的要塞,防御能力也渐渐的变弱。】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也终于沦陷。】
【不过残余的苏联守军,还转移到了要塞地下,又坚持战斗了一段时间。】
【守不住要塞的苏联残部,被迫撤退到海边。】
【一些高级指挥官们,被专门派来的潜艇接走。】
【而大部分的普通士兵,就只能自生自灭。】
【擅长游泳的游泳,游不了泳的找块木板强行游走。大部分的苏军最终还是被歼灭或俘虏。】
【在整个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十二万苏军当中。】
【有3万人被击杀,7万人被俘虏,只有2万人成功的撤退到了高加索地区。】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克里米亚整体战役中。】
【德军损失十余万人,而苏联的损失兵力则超过了五十万。】
【曼施坦因用出色的微操手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战封神,被晋升为帝国元帅。】
第246章 一步也不后退!突击斯大林格勒!
天幕外的古人们,还在惊叹于曼施坦因的神级表现。
而天幕上,节奏很快的又出现了下一场战役。
继续讲述本段天幕真正的内容。
那场决战中的决战。
天幕上。
【克里米亚战役的取胜,不仅确保了罗马尼亚油田的安全,也为德军接下来的蓝色方案打消了后顾之忧。】
【在这场双方投入几十万兵力。】
【苏联损失五十多万人的“小型战役”之后。】
【真正的决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即将到来。】
【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之前,苏联军队的士气,由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沦陷,而再一次遭受重创。】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求生的本能,大量的逃兵出现了。】
【阵地不断的丢失。】
【面对苏军不断溃败的局势,斯大林签发了著名的227号命令也。】
【就是一步也不后退!】
【在这条发布于1942年七月的227号命令中,这般写道:】
【“人们总是说,苏联有足够的空间让军队撤退。我们的国家国土面积辽阔且富饶,人口众多,粮食充裕。”】
【“但是这种隐患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擅离战斗岗位!散布谣言和胆小怕死的人,必须立即根除!”】
227号命令在后世,具有非常大的争议性。
但在华夏历代的古人们看来,特别是古代的统治者们看来。
这条命令早就该发布了。
嬴政:“士兵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撤退。”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要我说,这斯大林的227号命令,还是显得太柔软了。”
“直接写,任何未经批准就撤退的人就地斩首,全家连坐!”
“这样才能够稳住不断溃败的局势。”
就连在三国时期。
素来以仁德之名流传于世的刘备,也针对逃兵的情况,说道:
“大敌当前,必须勇往直前。”
“敢言退者。”
“斩!”
而在明朝,崇祯皇帝看到了这条命令,内心也是有些羡慕的说道:
“这种命令,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所应该下的命令。”
“朕也想如此说,如此做,只可惜,以现在朕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已经没法做到了。”
……
【前线的大多数士兵和指挥官,在看到这一命令的内容后,都表示赞同。】
【有些人说,如果早就有这种强硬的命令,或许可以让那些胆小鬼们留下来,能够保住阵地。】
【当然,也有许多人反对这种命令,说强硬粗暴的禁止士兵擅自撤退,只会收到反效果】
【总之227号命令发布之后,反撤退小分队被建立了起来。】
【以苏联第六十二集团军为例。】
【在该集团军总共的五万六千名士兵中,挑选了六百五十名最精锐的士兵,组成了四支反撤退小分队。】
【他们能够有效地阻止士兵擅自撤退,并让其返回部队。】
【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提交的,一份斯大林格勒行动报告中,明确的写出。】
【在1942年八月一日开始,到十月十五日。】
【这短短的两个半月时间之内,反撤退小分队就拦住了十四万名以上从前线擅自撤退的士兵。】
【其中有3980人被捕,1189人被执行枪决。】
【2961人被送往惩戒营。】
【剩下的十三万人,则被遣送回各自的部队和中转营地。】
【而由于反撤退小分队的存在,而不敢擅自撤退的士兵,更是难以计数。】
【可以说,从数据上可以看出。】
【反撤退小分队的存在是非常成功的。】
配合该段讲述。
天幕上也出现了相应的画面。
可以看到,一些慌里慌张的士兵,从前线退回来。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