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210章

作者:红茶配可乐

  【新西兰全境多山,平原狭小,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75%以上。】

  【其中的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的地形则更加复杂,其库克峰海拔3764米,为全国最高峰。】

  【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全国依靠水力发电为主。】

  【新西兰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属于优质的天然牧场。】

  【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

  【总体而言,新西兰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风景优美。】

  【本来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政府治理的不错,导致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人均GDP高达4.7万美元。】

  古人们观看着这段普及地理知识的视频。

  同时也根据内容,进行着分析。

  明朝。

  朱棣总结性的说道:“看来新西兰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而且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不知道郑和可不可以派遣一支分队,在那边建立一个前哨站呢?”

  “也不知道现在朕这一时期的新西兰,到底由哪个国家在统治?”

  天幕讲述了新西兰的地理。

  接下来又开始讲述新西兰的人文历史。

  【在公元10世纪以前,新西兰并没有人类。】

  【10世纪之后,太平洋和东南亚的毛利人,乘坐原始木舟发现并迁移到了新西兰。】

  【毛利人在新西兰过着平静的生活。】

  【直到1642年,首先是荷兰的航海家发现了新西兰,并将该地取名为新荷兰。】

  【后来又改成新西兰。】

  【荷兰人试图殖民新西兰,但当地毛利人武德充沛,让荷兰登陆失败。】

  【直到1769年英国殖民者闯入,占领了新西兰,并开始大量向新西兰移民。】

  【在19世纪,本地的毛利人和英国殖民者爆发过多次战争,但均以失败告终。】

  【新西兰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新西兰宣布独立,但仍作为英联邦成员。】

  古人们看到新西兰原来也是一个殖民国家。

  纷纷的是皱起了眉头。

  毕竟即使是古人,也知道那些西方殖民者的大缺大德。

  可此时出现了许多弹幕。

  让朱棣是十分的不解。

第208章 致敬人类历史KDA第一人!忽必烈:我蒙古输了?

  原本朱棣认为,殖民者的罪恶是罄竹难书的。

  后世观看视频的人,想必也都知道。

  但让朱棣疑惑的是,他看到此时不少弹幕,纷纷的夸起了英国殖民者。

  《被英国殖民的国家都富得流油,羡慕。》

  《我过去随便干点杂活,都月入8000美金,想想就爽。》

  《就是!国外人少房子便宜,房租低,刷5个月盘子,就把店盘下来,实现财富自由!》

  《幸好英国击败了毛利人,给未来留下一个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发达国家。》

  《你国不是遥遥领先吗?和新西兰比一比?》

  《毛利人作为原始部落,没被英国人杀绝,现在新西兰超过10%的人口是毛利人,这说明了先进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的幸运。》

  《毛利人现在在新西兰法律地位很高!》

  《好想移民过去拥抱文明啊!连原始人他们都优待!》

  朱棣看傻眼了。

  殖民者在后世华夏网友们心目中,地位那么高?

  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

  还是后世的网友认知出了问题?

  而天幕也开始了最后部分。

  【近年来,新西兰的毛利人保护工作做得很不错。】

  【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目前已经突破百万人。】

  【而在之前,毛利人数量减少了90%,一度只剩下不到5万人。】

  【甚至殖民者都一度认为毛利人即将灭亡,而殖民者们则说:“作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殖民者,我们的责任就是抚平他们垂死躺卧的枕头”】。

  天幕到此结束。

  朱棣的疑惑少了一些。

  把毛利人搞到差点灭绝。

  这才是自己印象中的殖民者嘛!

  刚才那些弹幕说什么被英国殖民很爽,很幸福,很羡慕。

  还说殖民者是拥抱文明。

  还真把朱棣给搞得有点懵!

  “后世的这些弹幕啊,把殖民者吹上了天,还真让朕都疑惑了。”

  而在元朝。

  忽必烈看到英国殖民者不费吹灰之力。

  就把毛利人杀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把人家活活的搞成一个珍稀种族。

  也是不得不佩服了起来。

  “想我大蒙古西征,屠城无数,杀人如麻。”

  “世人皆说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但现在看来,我们蒙古人的杀人效率和英国人比起来,还是得往后稍稍。”

  “找个时间,得派遣一支使团去英国那边学习学习。”

  “问问他们该如何的更有效率的屠杀。”

  “对了,之前有人说过,当年伟大的成吉思汗是全世界杀人最多的人。”

  “我也一直以为应该是这样的。”

  “但现在,在看到了英国人的水准之后,朕忽然也没了信心。”

  “有没有一种可能,全世界杀人最多的人是那英国的皇帝?”

  “应该不太可能吧?”

  ……

  忽必烈随便的想了想,倒也不怎么在意。

  而新的天幕也随即出现。

  因为刚刚讲了一个英国殖民国的原因,所以新的天幕,也是相关和殖民有一点联系。

  【哪一块领土是谁都不想要的?】

  【众所周知,国与国之间的争端甚至血腥的战争,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领土纠纷而起的。】

  【别说那些富饶肥沃的土地了。】

  【就算是偏远的无人岛屿,荒地沙漠也都会有国家在争抢。】

  【但有这么一块土地。】

  【土地周边的两个国家都不想要他。】

  【这块被嫌弃的土地。】

  【正是位于埃及和苏丹共和国之间的比尔泰维勒地区,面积超过2000公里。】

  【但为什么没有人想要这块土地呢!】

  【这就要扯扯历史了。】

  【这片区域,包括埃及和苏丹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在1899年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在地图上画了直线,作为埃及和苏丹之间的边境。】

  【假如你是当地土著部落,你的床在南屋,而伱妻子的床在北屋。】

  【那恭喜你,你们现在是两个国家的人了,跨国婚姻了属于是。】

  【本来这条直线的边境虽然离谱,但也说得过去。】

  【可在1902年的时候,英国又重新划了新的边界线。】

  【在原本的直线基础上,稍微的绕了一下。】

  【面积较小,并且十分贫瘠的比尔泰维勒地区被分给了埃及。】

  【而在旁边面积更大,达到两万平方公里,并且沿海,拥有丰富资源的哈拉伊卜三角区,则被划给了苏丹。】

  【种子就此种下。】

  【这在当时可能问题不大。】

  【毕竟无论是埃及和苏丹,都实际上处于英国的管辖之内。】

  【但随着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建国之后的苏丹和埃及,在领土上就有了争端。】

  【这两个国家,都想要面积达到两万平方公里,拥有两万人口,并且沿海,可以开发油气等资源的哈拉伊卜三角区。】

  【为了能够在法理上获得优势。】

  【于是苏丹和埃及都声称自己,拥有哈拉伊布三角区的主权。】

  【也因此都认为比尔泰维勒地区属于对方。】

  【埃及的法理,是英国人在一八九九年划分的边界。】

  【苏丹的法理,是英国人在一九零二年划的边界线。】

  【如果埃及宣布比尔泰维勒是自己的领土。】

  【那么他就得承认哈拉伊卜三角区是苏丹的领土。】

  【同样,苏丹如果想要比尔泰维勒。】

  【那他也得承认哈拉伊卜三角区属于埃及。】

  【也正因为如此,比尔泰维勒成为了一个没有国家宣布拥有的地区。】

  【是世界上仅有的无主之地之一。】

  【目前,比尔泰维勒和哈拉伊卜的实际控制权都在埃及手上。】

  【毕竟苏丹自顾不暇,也没有兴趣去争夺那一小块土地了。】

  【但埃及也并没有宣布拥有比尔泰维勒,大概是随时准备把这块地扔给苏丹。】

  同样的一个科普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