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86章

作者:鱼羽渔钰

  并把这考校安插到了举荐之中。

  简单而言。

  就是在地方举荐之后,于州郡之内进行一场更加细致的考校。

  其中科目不同。

  留有固定几个科目之外,亦可根据朝廷所需添加其他科目,让被举荐之人自行选择。

  并设监督官员。

  虽然这件事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确实没什么大不了。

  但这可是封建时期!

  要想突破时代的局限性,其中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顾熙所制出的这套理论。

  其实说白了,这更像是对当前察举制的进一步完善。

  更加细化了考核。

  能为朝廷选出更多的人才。

  且增加了监督官员,让整个制度更加公平一些。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

  察举制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了世家大族手中的玩物。

  大族之间相互利益纠缠,再加上地方官员的个人喜好等各种因素。

  最后促成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现象。

  顾易并不认为顾熙的这套理论能够改变这种现象。

  这是整个察举制本身的问题。

  顾熙的这种改革,或许会让这种现象出现的更晚,但要想完全改变这些,却显然还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于顾易而言。

  这也便足够了。

  制度的形成绝对不是一件轻松事。

  这种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顾熙既然做成了这件事,那便定会给自己带来极多的成就点!

  顾家。

  一众顾氏子弟正在认真的听着顾熙讲出他这份改革的核心所在。

  虽然顾熙一直沉浸在钻研制度之中,但却也一直都没有轻视过家族子弟的教育问题。

  其实也已经形成了传统。

  如今的顾氏子弟几乎都已经有了这种思想。

  那就是唯有才能过人。

  才能如当初的顾啸、顾康、顾晟等人一般,为整个家族的万世之基添砖加瓦。

  这是自幼便受到影响的体现。

  当初的顾康影响到了顾良一代。

  顾良影响到了顾熙一代。

  顾熙如今自然便把这份理念给传承了下去。

  听着顾熙所讲,一众顾氏子弟皆是陷入了沉思。

  第五代子弟的才能确实过于一般了一些。

  但凡有些才能之人,如今且都在地方为官,能留在族内的本就是才能最差之人。

  他们又怎么可能迅速理解出来?

  顾熙就这样等了一会儿,见始终无人开口,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

  家族子弟的才能确实过于差了一些。

  他已经将这改革之事,派人送去给了刘保。

  按照他对刘保的了解。

  刘保是绝对能看出这其中的好处的,定会全力实行。

  他本想着能点拨一下家族子弟,让家族子弟占据先机。

  但又奈何家族子弟才能过于差了一些。

  如今的他,是真的能够完全理解顾良当年的心态了。

  扛顾氏这种家族的大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唯有确定了后人能够接住重担,这才能放下心来

  顾熙现在是只感觉未来一片迷茫。

  而他现在又怎么能安心呢?

  顾熙轻轻叹了口气,旋即直接开口细致的解释起了自己种种举措中的深意。

  就在他说出此举可以为朝廷招揽到更多人才的瞬间。

  一道脆生生的声音忽然响起。

  “大父.”

  “若是想招揽人才的话,为什么不能在整个天下招揽呢?”

  “能够被举荐之人,注定还是少数呀。”

  说话之人自是顾炜。

  此时的他才刚刚四岁,便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天赋。

  他也和当初的顾熙一样,是属于早慧天才的那种类型。

  顾熙看着顾炜,脸上顿时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炜儿说的不错。”他先是予以肯定,随即又摇头说道,“可天下百姓虽多,但其中不读书不认字”

  顾熙的话音戛然而止。

  他似乎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眉头瞬间紧皱。

  但紧接着,他又微微摇头,似乎是在否定自己刚刚产生的某些猜测。

  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顾炜到自己身边来。

  旋即,他一把将顾炜抱起,再次面向众人,继续阐述自己的理论。

  只是整个人的表情却与刚刚有些不同了。

  顾易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也没料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当然,他也明白这并非是顾炜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只是因为他的年纪还小。

  并没有深深的被当前时代的局限性所影响,所以才能说得出这种话。

  至于这能造成多大的影响,他目前也不得而知。

  但看着顾熙的模样,他显然是有些感触了。.

  对于刘保这种于泰山封禅过的皇帝而言。

  改革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这一次的改革,却还是造成了极大的动静。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变化太大!

  这一次可与当初左雄的改革不同。

  不仅仅增设了考校,还有监督官员等。

  相比于当初而言,要复杂的多。

  这注定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之事。

  只能慢慢执行下去。

  一点点的让天下人适应制度的改变。

  当然,在此之外。

  庙堂之内还是有着太多的政务。

  比较让群臣们在乎的便是国本之事。

  没错,如今的刘保也是出现了如当年刘肇时的困境。

  那就是皇子早夭。

  随着刘保的年纪越来越大,这几乎都已经成为了群臣们的心病,甚至都有人将书信送到了顾熙那去。

  没办法。

  当初的大汉就是出现了这种问题。

  随着刘肇忽然崩殂。

  自此,大汉便开始了接连不断的天灾。

  而且国本不定就注定会生出很多变化。

  人是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滋生出野心的动物。

  刘保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就在永和九年。

  他终于定下了太子之位,立虞贵人所生之子刘炳为皇太子。

  顾易也是立刻注意到了这件事,旋即便开始对刘保也关注了起来。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当中。

  刘保就是在立下皇太子之后不久便病逝了。

  如今的大汉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改变。

  至少在顾易观察看来。

  刘保现在,还没有任何的患病之象。

  这或许是和承受的压力有关。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没有顾氏存在,刘保面对的压力要远超现在。

  而如今的他。

  泰山封禅,权势滔天,已达到了一个帝王的极限。

  这种转变是注定会引起不同的改变。

  果然,不出顾熙预料。

  刘保的身体果然没有出现问题。

  但刘炳却如同原本的历史那般,身体出现了问题。

  就在次年,年仅三岁的他便病逝于宫中。

  此事给刘保的打击极大。

  就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他竟然当众吐血,整个人直接便晕了过去。

  朝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