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7章

作者:鱼羽渔钰

  一句“老狗”将濒死的景帝给骂了回来。

  如今这竟然又来了一个?

  都是救天下的神医啊!

  顾熙有些想笑,不过他忍住了,当即一脸严肃的朝着刘肇行礼:

  “皇后无德,臣请废后!”

  他并不在乎此事是不是真的,但既然刘肇已经愤怒到了这个地步,显然废后之心已经无比坚决了。

  而且刘肇身体变好,对他而言对整个天下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顾熙又有什么好反对的?

  此话一出,几个大臣也是相继反应了过来。

  看着刘肇那愤怒的表情,他们也是立刻拱手。

  “皇后无德,臣等请废后!”

  相比于刘肇的身体而言,所谓的废后自然便成了小事。

  刘肇是真的很愤怒。

  哪怕就是这样,他脸上的怒色都不见任何缓和。

  皇帝下诏,朝中重臣全都同意。

  此事瞬间便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并且,当阴皇后被废的那一刻起,四方的攻击亦是接踵而至。

  先是有人告发阴皇后与邓朱行曾使巫蛊之术,随后便是各种对于阴氏族人的弹劾。

  甚至都有人说北宫盛馔门阁的火灾都与阴氏有关。

  刘肇派中常侍张慎等人在掖庭狱中审理此案。

  树倒猢狲散。

  这一日起,整个阴氏的势力轰然倒塌。

  邓奉、邓毅、阴辅三个人在狱中被拷打致死;

  阴氏的父亲自杀身亡;

  阴轶、阴敞以及邓朱的家属全部流放;

  整个阴氏上下所有亲属,全部被罢免官职遣返回乡。

  这就是一场大清洗。

  一个实权皇帝的愤怒,在这种时代就是可以引起天下震动。

  顾熙一直都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之中。

  他仍旧是在执政。

  虽然刘肇的身体好了,但是无论是群臣也好亦或是顾熙也罢,都希望他别像之前那般勤政。

  这倒并不是因为贪权。

  实在是刘肇的关系太大了。

  如今且还有废后风波,若是刘肇身体再出现问题,那局面便彻底无法改变了。

  当然,涉及到各种大事之时,刘肇亦是要亲自做主。

  而就在这种状况之下。

  此番废立皇后之事,竟然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对于当前的大汉盛世而言。

  根本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永元十四年。

  烧何羌造反,被安定郡兵击灭,彻底解决了西海大小榆谷之地的羌患。

  顾熙深得顾氏子弟于农耕方面的天赋。

  察觉到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当即上书请立郡县。

  刘肇对于这种事自然不会反对,划定西汉郡,并派军前往,于青海湖附近广增良田于民。

  而同时间,商税的减少,大大促进了整个大汉的商业发展。

  班超于西域的威望可不是吹出来的。

  若是谁能超过班超。

  恐怕也只有在西域被称为“昆仑之怒神”的顾晟能够超过。

  在他多年的经营之下,如今的西域已经算是彻底稳固。

  有如此地利且再加上朝廷的政策。

  大汉的商路可谓是达到了顶峰。

  丝绸、瓷器、铁器等皆是迎来了磅礴的发展,大量金银珠宝从外流入大汉。

  整个大汉的国力再创新高,真正达到了顶峰。

  各地屡屡惊现“祥瑞”。

  天下之人都在夸赞着天子的仁德。

  百姓们对于顾康的祭祀愈发兴盛,甚至是渐渐形成了习俗那般。

  但唯一不幸便是,刘肇的身体并没有好转多久,便再次复发,甚至愈发严重。

  虽然顾熙仍旧可以顶着。

  但天子的身体,却仍是所有人都牵挂的大事。

  ——永元十六年。

  洛阳附近多地出现“嘉禾”,被誉为象征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祥瑞。

  群臣上奏请刘肇改元。

  并顺便祭祀上苍,想要保佑刘肇的身体。

  对此,刘肇并没有拒绝。

  不过他却也并未如同昔年光武、章帝时那般,前往泰山封禅。

  只是祭拜了三代先帝。

  随后便宣布改元“元兴”,寓意“万象更新、国家振兴”。

  或许正是这如今的盛世让刘肇振作了起来。

  就在改元之后。

  他竟然又有了子嗣,刘肇为他取名刘隆。

  似乎是受到了之前后宫风波的影响,这一次刘肇竟决定将刘隆送到民间秘密抚养。

  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孩子能不能活到成年。

  但皇帝有了子嗣,对于当今的天下自然是一件好事。

  而刘肇也十分开心,甚至就连身体都有了好转之象。

  这一次的改元似乎是真的有了作用。

  可就在两个月之后。

  西域传来消息,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薨世。

  遗愿“葬于玉门关”,想要死后亦为大汉看住整个西域。

  此事对整个大汉造成的影响远超想象。

  刘肇十分伤心。

  下令厚葬班超,遵班超遗愿。

  并于玉门关刻顾晟与班超画像,留后人敬仰。

  此事之后,他再一次的病倒了。

  并且此次病情之重,远超以往,短短数日之间,便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章德殿。

  气氛凝重而压抑。

  顾熙缓缓踏进殿内,看着躺在床榻上的刘肇,眼神中亦是含泪。

  “陛下。”

  他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刘肇悠悠地睁开双眼,起初眼神中透着几分凌厉,待看清来人是顾熙后,眼神逐渐缓和下来。

  “明远,群臣可都来了?”

  刘肇看着顾熙问道。

  “群臣已在门外侯旨!”顾熙连忙回答。

  刘肇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艰难地抬起手,说道:“明远,你先过来。”

  “朕有话要对你说。”

  顾熙连忙走了过去,直接跪在了刘肇面前。

  刘肇立刻紧紧抓住顾熙的手,目光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格外认真地说道:

  “皇后虽品德贤良,然当初朕的遭遇不得不防。”

  “朕,待会会在群臣面前赐你摄政之权。”

  “待隆儿长大,替朕将这个天下完整的交给他。”

  刘肇的双眼布满血丝,紧紧盯着顾熙。

  眼神中既有壮志未酬的不甘,又有对未来局势的深深担忧。

  他并非畏惧死亡,而是对天下即将面临的变局充满了恐惧。

  国本不定。

  除非如今朝堂之上有当初顾康那般威望的臣子,不然就一定会出现变故。

  摄政!

  顾熙怔怔的看着刘肇,刘肇的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顾熙心中炸响。

  他虽然想过刘肇可能会让他辅政。

  但摄政这样的重任,却是他从未想过的。

  “陛下!”

  顾熙深深的吸了口气,反握住了刘肇的手,认真地说道,“摄政之事……”

  “明远!!”刘肇突然大声喝止了顾熙。

  这忽然翻涌的情绪,似乎是刺激到了他的身体。

  这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似乎刺激到了他本就虚弱的身体,呼吸愈发急促。

  他紧紧的盯着顾熙,眼神中的不安愈发浓烈,“明远,朕真的不行了。”

  “朕,不能再与你共同走下去了。”

  “然我大汉天下不可颓也。”

  他的语气一顿,语气忽然便有些颤抖了起来,“朕只能将此事,托付给你了。”

  “明远,可切莫负了朕。”

  “负了我刘氏与顾氏四代君臣之间的美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