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双方都不心急。
他们明明从未碰面,但就如同共同约好了一般,丝毫不漏出半点破绽。
同时间,朝野上下仍是争端不断。
窦太后的专权已经触怒到了所有人,没有人会愿意白白将自家利益让给窦氏新贵。
这注定了就会产生极大的摩擦。
尚书仆射郅寿上书弹劾窦宪骄纵,甚至还将王莽的例子搬了出来。
此事致使朝野震荡。
在如今之大汉,被冠以王莽之名怕是要遗臭万年了。
窦宪本就是个睚眦必报之人,立刻出手弹劾郅寿买公田并诽谤朝廷。
按罪当诛。
顾良与袁安保下了他,改判流放。
然而郅寿却愤不欲生,在未出发前便于府内自尽。
此事致使整个朝野的气氛都变了。
群臣胆寒窦氏之威。
但碍于顾氏仍在,也有不少人借顾氏之威仍旧在朝野上争斗。
连续多日联名上谏。
在这种情况之下,窦太后竟真做出了让步。
竟把窦宪派出去领兵了。
此事一出,朝野巨震。
窦氏已经显赫至今了,如今窦宪竟然还要再掌兵权?
整个朝堂之上都埋上了一层阴霾。
而就在这种明争暗斗无数的情况之下,竟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潜伏期。
前来监视顾熙之人也是越来越少。
没办法,毕竟顾熙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
监视了三个多月都算是看的上顾氏了。
这一日,一个名叫郑众的宦官忽然找到了顾熙。
当顾熙听到这个宦官竟然说是皇帝派来之时,也是极为意外。
但想了想后,又觉着这或许确实是破局之法。
他不可能与皇帝碰面。
这是一定的。
刘庆显然也很敏感,要想联系外臣,显然不被窦氏关注的宦官是最为合适的。
“陛下有何打算?”顾熙直接开口问道。
郑众认真朝着顾熙行礼,没有半点小觑的心思,庄重的道:
“陛下想问冠军侯,窦宪如今于外掌兵,可有办法能将其解决?”
闻言,顾熙沉默了片刻,旋即微微点了点头。
“或可一试。”.
第29章 夺权之变,皇帝赐字
这一日,顾熙离开皇宫之后,便直接回府找到了顾良。
如今的顾家,顾良虽在明面上承受各方压力,一幅反窦派首领的阵势。
但私下里但凡遇到要事,他都会与顾熙商议。
他是真的发现了顾熙才能的不凡。
无论是政治眼光,亦或是对局势的判断。
顾熙虽然年幼。
但却已经有了超越他的感觉。
“解决窦宪?”
当顾良听到这个消息之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该怎么解决?
这些时日内朝堂群臣私下一直都在探讨着这件事。
但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窦氏早已权势通天。
只要窦太后掌权,她不愿意,就根本没人能动的了窦氏。
哪怕就算是把王莽这种例子都掏了出来。
但却也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大汉孝治国,如今天子年幼,太后的旨意就是圣旨。
该怎么解决掉窦宪?
“父亲,儿以为,可派人速往西域,通知定远侯。”
顾熙神色认真,言辞恳切地说道,“昔年叔祖父纵横西域,在天下将帅心中威望如山。”
“如今这些将士可都还在世。”
“而定远侯乃叔祖父结义兄弟,这些年来在西域纵横,亦是声望远播。”
“若是定远侯能够出手。”
“则,如今的窦宪万不能比。”
“还可以通知叔父,让其以平虏侯身份前来。”
“叔祖父昔年操练中军,于南北二军之中声望滔天。”
“只要让叔父持陛下手书定能稳住将士们,待陛下动手,当众宣判窦氏之罪,此事可定!”
顾良的表情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与犹豫,
“这这若是事变。”
“届时太后若是起了废帝之心,我顾氏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性子已经完全固定了,难以做出这种可能事关家族存亡的决定。
“父亲.”
顾熙见状,急忙紧紧握住顾良的手,神情坚定,沉声道,“我顾氏如今唯有奋起前行。”
“此事对于我们而言,根本就没有退路。”
“父亲切莫再心存哪怕失败也可退回河北、左右逢源的念头。”
“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我顾氏,唯有迎难之上。”
“哪怕最后当真事败,也不算丢了我顾氏的风骨,对得起我顾氏的先人。”
顾熙的声音虽带着少年的稚嫩,却充满了力量与决心,声声入耳,振聋发聩。
顾良内心反复权衡,最终微微点了点头,下定决心道:
“好!
顾易一直都在看着这一切,此时心中毫无任何波澜。
这件事在他看来便完全没有失败的可能。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顾氏的存在,刘肇最后都夺权成功,更别说如今有了顾氏。
顾氏的存在已经让窦氏比原本削弱了许多。
朝堂反对窦氏的群臣会自觉站在顾氏身边,省去了刘肇还需要一点点暗中联络群臣的步骤。
而顾晟纵横西域,彻底打垮了北匈奴。
致使窦宪也难以再立下原本历史之中的那般功勋。
原本历史之中的刘肇还因为担心窦宪,一直忍让了好久,直至将窦宪骗回洛阳之时,才雷霆出手。
但现在有了顾氏。
他显然不需要这么做了。
顾氏本身,加上各种盟友,便足矣帮他解决掉整个窦氏!
班超如今乃是西域都护,前往西域通知他,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刘肇并不担心班超会不会助他这个无权皇帝以及顾氏。
班超与顾氏之间的关系谁人不知?
自顾晟身死之后,便是顾氏一直在帮助着班超挡住朝堂上的风风雨雨。
这种关系在如今之天下,可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情谊。
刘肇真正担心的是引起窦氏的察觉。
而顾熙也建议刘肇利用此机会好好的筛选一下庙堂群臣。
毕竟这种时候,是最能分辨人心之时。
刘肇对此自然不会拒绝。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这一日后,刘肇对窦太后愈发的顺从了。
但凡窦太后有意之事。
他全都恩准。
无关大小,无论是她举荐的官员也好,亦或是提拔窦氏子弟也罢,全部点头答应。
窦太后将亲近窦氏之人全都拜官封侯。
其中最为甚者自是窦宪。
他是真的在刷声望,率军前往草原,先是灭掉了南匈奴中叛乱的部落。
随后更是将遗留在草原的流虏全部斩尽,杀到了燕然山。
于山上行刻石之事,强调自己的功勋。
借此机会,窦太后直接将其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
此事一出朝野震动。
窦氏的权威于这一刻彻底达到了顶峰。
上至庙堂,下至各州郡,无人敢触怒窦氏。
而在这期间,顾良亦是扮演着带头冲锋的角色,时刻都在反对着窦太后的专权。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行动。
若非顾氏两代人于大汉的名望实在过于骇人。
换做任何家族这样做,都很容易家破人亡。
但这就是顾氏!
虽然如今顾氏相比于明帝之时,势力衰退了很多。
但于天下人之间的威望却还并未散去。
天下百姓都记着顾氏的功劳。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