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逃兵于各营之中相继出现。
更有甚者,更是直接带着江东的大船来降;
而顾琛的第二刀便直接面向了世族;
江东如今的世族环境。
绝对可以称之为天下事最为混乱的地方。
江东本土世族于后来的荆州世族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今能够压下矛盾统一对外,也只是因为顾琛的存在。
顾琛现在就是要再次挑动这种风云。
他派人去见了江东世族。
提出了只要江东世族可依照他的法令,即可保全家族的心理攻势;
若要顽强抵抗。
待他杀入江东之后一个不留。
这就是纯粹的阳谋。
江东世族于顾琛之间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之下,能够保全家族,最多损失一点利益那绝对是不亏的买卖。
这是一个很好做的选择。
虽然他们已经再次联手,但却也没有人会觉着凭借这点实力就能够挡住顾琛;
江东再次大乱。
并且这一次的争斗更是要远超以往。
孙权自是不可能投降。
杀父之仇在前,留给孙权的也唯有彻底的死战。
但无论他再是怎么尽力,终是枉然。
在如今这种庞然大势倾泻而下的情况下。
纵观古今,也唯有曾经达到了最为巅峰地步的顾熙,才有些许机会纵身一博。
孙权确有不凡之处。
可又怎么可能比肩昔日的顾熙?
大局已然注定。
章武四年,三月;
江东内乱彻底控制不住,先有江东世族离心,再加上持续不断地逃兵;
在各种情况之下。
顾琛终是察时机以至;
利用逃兵所带来之大船越过长江,正式踏足江东之地。
江东百姓夹道欢迎,江东世族亦是喜迎王师。
将所有私兵全都交给了顾琛。
而顾琛就利用着这股声势,相继攻城。
周瑜鲁肃等人不是没有想过阻拦,但终是难以挽天倾,先后败于顾琛之手,自尽而亡;
关羽斩杀吕蒙;
张辽、赵云、张飞等人亦是先后破贼。
太史慈等不少江东将领相继投降;
孙权不愿屈辱死去。
亲自率领大军迎战顾琛,却被顾琛率领精兵直接冲散阵型,孙权不愿被杀父之敌羞辱,自尽亡于阵前!
江东彻底平定。
而随后顾琛便再次对逃来江东的荆州世族挥下了屠刀;
相比于天下其他州郡。
江东之地的世族力量确实要强了不少。
那些一直在抵抗的荆州世族,也不可能完全认命,仍是在江东之地与顾琛打着游击战。
但这一切终究只是徒劳。
虽然这些手段,让顾琛多费了一些时间。
但也终究是难以改变结局。
十月;
顾琛彻底扫除了江东抵抗势力,将整个江东之地重新纳入大汉境地之中,并绘制出了详细的堪舆图,彻底稳住了江东的局势。
荆州旧族核心全被顾琛处死;
其余之人虽免于死罪,但却亦是被顾琛发配开垦;
随后顾琛继续出江东而前往各地。
并、兖、凉、益、
四方州郡世族相继遭受清算,而随后顾琛亦是未曾赶回洛阳,而是派遣重将戍边。
他自己则是赶往了幽州。
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上至刘备,下至朝中群臣顾氏兄弟姐妹,皆是想让顾琛返回洛阳。
毕竟顾琛还没有子嗣。
但毫无任何的意外,顾琛拒绝了。
他是注定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在确保了大汉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之后,他便目光放到了曾经所关注到了外敌之上。
顾琛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过他却也并未贸然动手,而是一点点的让大汉的后起之秀适应外敌的打法。
其中自是也包括一些擅长武术的顾氏子弟。
这就是传承。
直至如今——
甚至就连最底层的市井小民都已经察觉到了整个天下的变化。
平日里那些个于他们身上的作威作福的世家子弟渐渐完全消失了,甚至就连那些各不可一世的官老爷们,都再也不似昔日那般所作所为。
这种变化是极为明显的;
虽然如今的天下才刚刚结束大乱不久。
但所有人却都是能感觉到这前后的不同,废去世族私兵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包括将那些所收拢开拓出的土地依靠人口人给百姓。
种种变化都让人感觉出了大汉的焕然一新。
而不同还不仅仅是这些;
时局稳定吏治清明,就注定会再次引起思想上的井喷。
刘备对于太学的关注度亦是不低;
各种歌功颂德的文赋相继从太学之中传出,其中最为甚者便是曹操之子曹植所著的数篇歌赋。
没错,曹植就是曹操当初为整个曹氏留下的另一枚种子。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曹植的才学。
曹植于文学上的造诣,确实是已经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甚至就连顾琛在看到他的文章只是亦是惊动不已,还特意将他所著的《洛神赋》原篇收录到了家族之中,将其推荐进了太学之中。
刘备对于曹操的子嗣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但顾琛的推荐他亦是不得不在乎。
而如今曹植也未曾辜负顾琛的推荐,从不过问任何政事,只是通过实事来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
他先后几篇文赋可谓是彻底让刘备对其心服口服。
不仅仅将他的文章传至天下,更是相继提拔其为太学之中的讲师。
在各种文赋的影响之下。
整个大汉思想上的进步亦是极大。
而随着天下彻底一统之后,在顾炜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之下,刘备也是于整个大汉天下,掀起了第一次的科举考核。
要想彻底让这种通过考核当官的制度深入人心,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前的大汉也注定无法让这种制度全面展开。
但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无论是刘备也好,疑惑是顾琛也罢,包括朝廷内最为关键的一些个臣子,都是对此事极为的重视。
甚至诸葛亮和顾炜这个当今朝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大臣,更是决定亲自考校。
这件事注定会影响整个天下。
唯有让天下百姓都看到能有普通之人当选为了官吏。
才能让他们彻底意识到如今大汉的不同。
但以当前的大汉而言,此事注定艰难。
入选之人,几乎全都是世族子弟。
在之前的乱世之中,天下普通百姓连保住性命都难,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钻研学问?
不过却也有例外;
各个州郡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寒门子弟,其才能丝毫不弱与世族子弟。
只可惜的是并没有真正的百姓。
虽然人不在洛阳,但顾琛还是让人将他们所有的考校回答送了过来,并不管其身份皆是认真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相继关注到了几个人;
——颍川钟氏的钟会、泰山羊氏的羊祜、京兆杜氏的杜预等人。
这些世族子弟可谓是将自己的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考校所答的一切、对天下局势的建议等,说的都是极为在理。
至于寒门之人,顾琛也是注意到了不少人。
比如张华、邓艾等人。
能被送来顾琛这的人自是都有着不凡之处。
顾易也在注意着这些人,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忽然便发现了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今乱世已经结束;
这些个曾经闻名于青史之上的人合力治一国,会让整个天下变成什么样子?
就这么想着,顾易忽然便对未来有了些许的期待。
这些人的才能无需多言。
能够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的人物,自是有着其不凡之处。
这绝对会让整个大汉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顾易却也明白。
随着这些人相继出世,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终究还是要彻底落幕了。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