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168章

作者:鱼羽渔钰

  他并不在乎昔年顾琛弑杀何太后的举动。

  于他而言,何太后与何进两人的罪行,已经不配再被称之为大汉的太后了。

  “天下时局至今,难不成玄德公当真以为光凭着一人之力能够匡扶汉室?”

  见刘备沉默,诸葛亮再次开口:“如今曹操占据冀、幽、豫扬四州。”

  “徐州虽名在陶谦麾下,但曹操随时可以取之。”

  “于曹操而言,天下已得大半。”

  “难不成玄德公以为,光凭着一个荆州便足矣抗衡大半天下?”

  诸葛亮摇了摇头,“荆州刘表年事已高,已不能完全掌控荆州世族。”

  “益州刘璋初继刘焉之位,便贪图享乐。”

  “难不成玄德公以为这些宗亲,当真能抗衡的了曹操嘛?”

  这一连串的质问,就如同一根刺一般直接扎进了刘备的心中。

  他又岂能不知道这些呢?

  自从当年于兖州联合曹操抗衡袁绍之时,他便已经看出了这些个宗亲们的性格。

  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忧愁。

  只不过人向来都是一个善于欺骗自己的动物。

  刘备亦在其中。

  诸葛亮如今的这些话就是将这一切都挑了出来。

  “当今之势虽看似安定,实则暗涌不断。”

  “孙策雄踞江东。”

  “此人与顾氏公子有着杀父之仇,曹操他日定会选择与孙策联手。”

  “让这孙策伐荆,以拖住玄德公大军。”

  “届时曹操便定会起兵伐取京畿,合围并州。”

  “若是曹操得胜。”

  “玄德公以为,这大汉之天下将会落入谁家?”

  刘备的表情愈发复杂。

  这些话于他的打击确实是太大了。

  诸葛亮自是明白刘备心中所想,继续道:“自昔年光武皇帝再兴大汉之后,顾氏于大汉而言便是支柱。”

  “先有忠武侯助光武皇帝夺得天下,镇守一方。”

  “后有文成、桓侯二人,治世平西域。”

  “先顾公受孝和皇帝托孤,三扶龙庭而安天下,于我大汉数位天子而言,皆如假父。”

  “我大汉以孝治天下,但先顾公最后却落得了所谓的“忠厉”之名。”

  “难不成如今在玄德公心中”

  “一直未曾称王称霸的顾氏公子成了与曹操一般的反贼。”

  “而这些对于汉室兴亡无动于衷的宗亲,却仍是大汉忠臣?”

  诸葛亮的语气始终都是那般平静。

  但无论是对于刘备也好,亦或是徐庶也罢。

  这几句轻飘飘的话就如同惊雷一般,不断将在两人耳边炸响。

  时代的局限性摆在这里。

  唯有少之又少之人才能够稍微跳脱其中。

  诸葛亮如今显然就是如此。

  在顾氏的教育之下,以他天赋而言,此时的他比原本历史之中还要更加清醒。

  刘备完全沉默了。

  无数的画面不断将在他脑海之中浮现。

  诸葛亮说的有错嘛?

  并没有!

  刘备对待刘氏宗亲的态度确实与顾琛不同。

  哪怕明明早就知道刘氏诸侯难以兴天下,但在当时他的第一目标还是选择来找了刘表。

  这在无形之中便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

  既是要与曹操抗衡,当今哪个诸侯又能比得上顾琛呢?

  他想过陶谦,想过刘表

  但却从始至终都未想过顾琛。

  顾琛于洛阳的举动于刘备而言始终就跟一根刺一般。

  可若是细细想来。

  顾琛又做过什么呢?

  从始至终,顾琛皆是在平乱除贼。

  哪怕手中有着传国玉玺,他都从未有过称王称霸的举动。

  而且他做的要远远超过那些所谓的宗亲贵族。

  想到这,刘备的表情只感更加复杂。

  诸葛亮这一次并未多说什么。

  他这就已经是在给刘备指出道路了。

  哪怕刘备再怎么诚心,可若是刘备踏不过自己心中的那一关,于他而言也并不能算是明主。

  诸葛亮对自己的才能有着绝对的自信。

  他不愿重蹈覆辙。

  他要等的始终都是一个真正的明主。

  就如同昔年光武帝、明帝一般的人物。

  诸葛亮重新回到了坐席之上,看着愣住的徐庶笑了笑:“元直,饮酒。”

  “孔明啊”

  徐庶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但见诸葛亮微微摇头,他也只好忍耐下来,拿起了羽觞,与诸葛亮隔空对饮。

  刘备一言不发,眉头紧皱。

  一直说坚守的信念与现实的摩擦,让他思绪不断。

  他的表情不断变化。

  直至过了良久之后,才再次朝着诸葛亮徐庶一拜:“备多谢先生点拨。”

  “若先生不弃”

  还未等他说完,诸葛亮便直接打断了他:“玄德公无需多言,若玄德公当誓兴大汉,亮届时定会前去拜访玄德公。”

  刘备再次沉默了一下。

  随后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再次朝着二人一拜后,直接走出了草庐。

  “孔明啊你不是曾言玄德公乃是英主嘛?”

  “你又何必如此?”

  见刘备走了出去,徐庶终是再也忍耐不住,开口问道。

  “元直。”

  诸葛亮笑了笑,眼神仍是那般明亮:“亮之志,在于安社稷兴天下。”

  “玄德公或是明主。”

  “但若过不了心中这一关,于亮而言,终不是良木。”

  说罢,他亦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听到这话,徐庶不由得便沉默了下来。

  “大哥,这孔明可愿追随?”

  另一边,刘备刚刚踏出草庐,已经等急了的张飞便立刻迎了上来问道。

  刘备并未多言。

  只是认真的看着这三人,十分严肃的道:“随我前往洛阳!”

  顾琛也未曾料到刘备竟然会突然前来拜见自己。

  甚至就连兵马都没带。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冒险的举动。

  若是顾琛直接强行留下刘备,那他麾下的那些人马定会大乱。

  甚至就连顾炜荀彧等人都是对此十分意外。

  不过他们却迅速猜出了刘备此行的目的,同时又不由的谈论起了另一件事。

  “子琰,你对刘备此人如何看待?”

  顾炜看着顾琛,开口问道。

  闻言,荀彧眼神不由得一亮,立刻便看向了顾琛。

  “于刘氏宗族之中,或可为冠。”

  顾琛并未有所隐瞒,沉吟了一下后道:“但于我等而言,或可并不为明主。”

  通过刘备的种种举动。

  顾琛自是能够猜出他的些许心思。

  “怕是此次会有不同。”荀彧忽地一笑,旋即又问道:“若是刘备有明主,公子会立刘备嘛?”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不由得皆是陷入了沉默。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

  顾琛是不会选择化家为国的,若是不然巨鹿顾氏也不会单独其中。

  这也是他们这一代人深受顾熙影响的关系。

  按照顾易的判断。

  若是他们这一代人不能平定乱世的话,在这种情况之下,下一代顾氏子弟就绝对会有这种心思了。

  乱世终究是会让太多太多的人生出野心。

  顾氏的祖训终究不能一直影响下去。

  这一次,顾琛也是沉默了下来。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已经考察过一些刘氏宗族之人了。

  毕竟顾琛原本的想法便是,扫平整个天下之后再立一个君主。

  如今传国玉玺在手。

  对于顾琛而言再立一个刘氏皇帝夺正统之名,绝对是对当前的局势有着极大的帮助。

  但可惜的便是所考察之人皆不入顾琛之眼。

  他不是没有想过如顾熙当年那般,从少年便开始进行教育。

  但终究还是放弃了。

  局势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