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平定高原之战正式打响。
第600章 尾声(八)
可以这么说,没有人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对高原动手。
别说高原上的土王们,就连大明内部,也只有高层一小撮人知道这个计划。
所以,当朝廷决定出兵,朝野都很惊讶。
怎么说打就打起来了?
作为官方口舌的大明周报,及时发行了最新一期。
上面详细介绍了高原与中原的关系,总之一句话,自古以来。
接着又着重介绍了目前高原百姓的惨状,以及皇帝是多么的不忍,希望高原土王学**明,善待百姓。
结果高原权贵都无视皇帝的旨意,还驱逐大明派遣的宣慰使。
因为推举宗教领袖之事,高原时常陷入内斗,更是生灵涂炭。
皇帝就制作了宝瓶,还请了佛道两家的高人开光。
哪知道高原土王非但不感激,甚至还裹挟高原百姓威胁朝廷。
总之就是,高原土王恶贯满盈,大明忍无可忍遂决定出兵征讨不臣。
看过报纸之后,大明上上下下可谓是义愤填膺。
敢无视我皇旨意,该打。
读书人也觉得,高原人太野蛮了,竟然还使用奴隶制度。
我大明有义务解救当地百姓,宣扬圣人之道。
就连普通百姓,都心生恻隐之心。
虽然大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可对以前的苦日子记忆还是非常深刻的。
本来他们以为,当年自己的日子已经很难了,没想到还有比那更惨的。
再想想自己现在的日子……真是皇恩浩荡,感谢圣皇、太上皇、皇上。
于是,皇家和大明又收获了一波民心。
对于大明出兵解救高原百姓……大明普通百姓则认为,国家大事朝廷决定就好了。
我们相信皇上,他是不会错的。
大明轻而易举的就将人心凝聚起来。
各项物资,也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
罗不弃等一万多征召回来的老兵,也踏上了前往高原的道路。
神机营负责攻城略地,他们的任务是接手土地,并完成治理。
-----------------
而此时,徐允恭也已经率军来到雅州(雅安),休整一日后攀登飞越岭。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第一个挑战。
不是来自于敌人,而是来自于环境。
飞越岭海拔近八百五十丈(2830多米),很多士兵出现了高原反应。
徐允恭早有准备,率军在这里逗留了两天。
高原反应严重的一百多名士兵,被带回雅州休养,其余人在略微适应之后就继续出发。
没多久他们到达了大渡河岸边。
大渡河是一道天险,只要对方沿河布防,就算神机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渡过的。
然而早在十几年前,傅有德平定西南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建立了千户所。
牢牢扼守住了大渡河天险。
徐允恭的大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轻松就渡过了这道天险,正式进入土王控制的土地。
而此时的高原土王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大明会对他们出兵。
关键是,大明出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按照常理算,他们拒绝朝廷的宝瓶制度,等消息传回去,大明要开会讨论,还要做前期筹备。
想要出兵至少得等到年底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但事实上是,徐允恭渡过大渡河的时间,才刚刚进入四月。
比他们预料的足足提前了大半年。
所以高原土王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神机营大军可以说长驱直入。
当徐允恭出现在康巴地区的时候,当地的土司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当确定明军真的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虽然很惊慌,却也没有束手就擒。
他们普遍认为。
汉人不适应高原气候,贸然到这里来走路都能喘死,更别提作战了。
所以他们还是很有信心能获胜的。
然而等双方真正接触,他们才发现情况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明军根本就不给他们肉搏的机会,隔着百十丈的距离,就发起了进攻。
他们也知道火器是什么东西。
但据他们了解,那玩意儿射速很慢,不利于野战。
可面前的这支军队不一样,火器好像不用装填子弹一样。
能连续不断的射击。
关键是,他们竟然还有炮。
这些人是怎么把那么笨重的大炮,运送到高原上来的?
而且还能拖着大炮快速行军,这不科学啊。
就在这样的疑惑中,康巴权贵们绝望地看着自家好不容易组建的军队,被轻易撕碎。
野战?枪炮齐鸣。
据堡垒防守?大炮轰炸。
打打不过,防防不住,留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逃跑,还有一条是投降。
大多数权贵都选择了投降。
高原早在唐末就陷入分裂了,各个势力都有自己的地盘。
逃到别人的地盘上,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别说他们没地方逃,就算能逃他们也不会走。
毕竟逃了就意味着放弃家族经营多年的财富和基本盘。
而且在他们想来,大明就算打赢了,也得靠他们这些地头蛇来治理地方。
不过是变换一下大王旗而已。
而且明军还能赖在高原不走了不成?
到时候他们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权贵。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徐允恭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却也将所有官吏、豪强都控制了起来。
之后大军四出,将地方上的恶霸头目全都抓捕。
同时也开仓放粮,赈济当地的穷苦百姓。
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给他们发粮食?
这怎么可能。
以往高原发生兼并战争,不论谁输谁赢都和他们关系不大。
因为不论谁赢,他们都是最底层的奴隶,不会有任何改变。
现在明军不但没有屠杀奴役他们,还给他们分发粮食。
这种情况,他们别说见,听都没有听说过。
难道这就是王师吗?
于是,拿了粮食的百姓,直接成了大明的拥护者。
甚至希望加入进来,一起讨伐那些欺凌他们的肉食者。
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徐允恭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人的加入,从中挑选了五千青壮整编成军。
自然不是让他们一起打仗,而是让他们作为预备役,维护康巴地区的局势。
而且他还让懂当地语言的将士给他们上课,告诉他们什么是大明、什么是天子。
什么是王师。
之后又让这些人去各个村寨,现身说法教化当地百姓。
他们的话更加有说服力,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拥护大明。
康巴地区的形势彻底翻了天。
如此这般,徐允恭整整在康巴地区待了二十多天。
不是他不想继续进攻别的地方,而是情况不允许。
一是他要等后续行政队伍到达,来接管这些地方。
二是随着深入高原,将士们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已经有数十名将士因为高原反应永远倒下。
他需要停留一段时间,让将士们继续适应。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需要时间,将明军入高原的消息传出去。
以前打仗都讲究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明军现在很多仗,都是反思路去打的,故意告诉你我来了。
高原土王定然会集结主力抵抗,能省去明军寻找敌人的时间。
徐允恭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等将敌军主力击溃,大军就可以化整为零,深入民间清剿残余。
争取在年底之前,奠定高原大局。
然后再用一年时间彻底扫清残余,正式将高原纳入朝廷的统治范围。
这是大都督府拟定的作战计划。
用冷兵器时代的眼光看来,太过于激进了。
可现在大明的高层却一致认为,太保守了。
打一群兵器都不全的蛮夷,竟然还要用两年?
不过战略计划嘛,总归是要留一点余地的,所以才定了两年的期限。
又过了七八天,罗不弃等万余行政人员,以及大军的后勤部队相继到达。
略作休整,他们就开始接管地方行政。
第一件事情就按照计划,给百姓登记户籍,同时对贪官劣绅进行打击。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