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至于轮胎……陈景恪提议用橡胶制作。
早在殷洲被发现的第二年,他就让人弄来了橡胶树的种子,在南洋广泛种植。
最初种下的橡胶树,已经可以批量采割了。
前几年他还组建了橡胶研究室,专门研究不同性能的橡胶产品。
目前橡胶已经大量应用于工业机械生产,主要用来制作密封圈。
现在要打造蒸汽车,橡胶轮胎也是时候问世了。
听完陈景恪的设计,梁威差点伏地膜拜。
安平侯真是科学之神啊。
但这依然不算完,接着陈景恪又给他画了好几张草图。
不,不能叫草图了,应该叫设计图才对。
上面画的正是两轮、三轮自行车。
这玩意儿其实早就可以弄出来了,只是当时他给忘了。
后来想起了,又觉得暂时没啥必要。
车床问题不解决,纯手工打造无法普及,意义也不大。
自行车真正的意义在于大规模普及,惠及万民。
打造几辆给权贵当玩具,实在没啥意思。
当然了,主要还是朝廷不缺钱,书院也不缺自行车这个噱头。
现在前置技术都已经解决,可以大规模量产了,也是时候顺势推出这个产品了。
就在他给梁威讲解自行车构造的时候,老朱带着马娘娘和朱标来到书院。
他连忙出去迎接。
简单的见过礼之后,老朱一句废话都没说,直奔主题:
“小型蒸汽机呢?快带咱去看看。”
陈景恪也没啰嗦,直接带他来到了书院里面,见到了那台小型蒸汽机。
此刻这台小蒸汽机被连接在了一架织布机上,进一步检验动力。
看到这一幕,老朱别提多兴奋了,嘴里一个劲儿的在说‘好’。
马娘娘也非常高兴,不过她更关心另一个问题:
“造价几何?能否普及开来?”
陈景恪笑道:“现在的造价没有参考价值,但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来计算。”
“成本大约在八百到一千五百贯之间。”
“如果工业化能够实现,哪怕只是实现一部分,成本也能轻松压缩到五百贯以内。”
这个价格已经相当昂贵了。
别看有钱人能豪掷千金,购买没啥用的玻璃制品,可那只是一小撮人罢了。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
别说一千贯,就算是五百贯都需要几代人才能积累的起来。
但听到这个价格,老朱几人依然非常兴奋。
朱标说道:“竟然只需千贯左右,实在太便宜了。”
马娘娘颔首道:“如果真能将成本压缩到千贯以内,这小型蒸汽机就真的可以在全国普及开了。”
是的,千贯一辆在他们看来已经非常便宜了。
相比起造价高昂到惊人的大型蒸汽机,小型的简直和不要钱一样。
虽然没有办法全民普及,但有钱人家肯定会想办法弄一台的。
先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
然后用这一部分买机器的钱,去升级迭代,研究出更便宜的蒸汽机。
到时候再一步步惠及全民。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现在马娘娘他们都是明白的。
老朱更是直接对梁威说道:“马上组织人去生产,尽快将生产线弄出来。”
梁威知道立功机会来了,立即说道:
“圣皇请放心,明年您就能看到批量生产的小型蒸汽机,做不到您就砍了我的脑袋。”
老朱笑道:“这话说的,好像咱多爱杀人一样。”
“咱可舍不得杀你们,你们可都是大明的宝贝。”
“也别立什么军令状了,好生去做即可。”
梁威感动的道:“是,臣一定不辱使命。”
这时陈景恪又趁机说了蒸汽车的事情,老朱自然是支持的:
“咱早就在想,能不能弄出小火车,没想到你又给咱一个惊喜。”
“这蒸汽车要是弄出来,那可不得了呦。”
不过想要工业化生产小型蒸汽机,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非常多。
但怎么说呢,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大一统强权政府的力量。
钢铁?专供。
机械设备没有?集中全行业精英手搓也得弄出来。
人手不足?全国抽调。
什么才叫集中力量干大事儿?
这就是。
有了老朱开口,并亲自盯着,明年实现小型蒸汽机量产,并非不可能。
当然了,主要还是技术含量没有那么高。
如果是内燃机,恐怕再来三五年也不一定能弄出来。
而且生产线也不是全机械化生产,部分零部件用机床加工,部分还是得用手搓。
然后人工拼装。
产量也不会高,每天能产个三五台就算成功。
想要真正大规模批量生产,要走的路还很长。
参观了一圈之后,老朱才回宫。
陈景恪并没有跟着一起回去,小型蒸汽机生产线可不是说弄就弄的。
很多问题他都要亲自参与才行。
蒸汽机实现小型化,这个消息很快就在高层传开。
大家自然是非常兴奋。
来参观的人一波接着一波。
陈景恪倒也没有阻止他们,甚至还专门在书院外面圈了一块空地,将小型蒸汽机放在那,供大家参观。
目的自然是引起大家的重视。
就在陈景恪为蒸汽机忙碌的时候,安西的八百里加急情报传来。
朱雄英派出使者召他火速回宫。
第596章 尾声(四)
安西出事儿了?陈景恪心中一惊。
别看朱樉、朱棡两人在安西所向披靡,实际上就是在走钢丝。
作为外来者,他们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无敌’营造出来的‘势’的震慑。
一旦这个势被打破,安西各族开始反叛,他们很难撑得住一波又一波的反噬。
所以得到消息后,他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皇宫。
见到朱雄英之后,连礼都没行,直接就问道:
“出什么事儿了?”
朱雄英也不在意这些,指了指桌子上的奏疏说道:
“很多变故堆一块了,马穆鲁克那边发生了意外……”
“忽格鲁特遭冷箭不治身亡……”
忽格鲁特死了?还是被背后冷箭杀死的?
陈景恪的心顿时就提了起来,金帐汗国的局势,甚至比马穆鲁克那边还要重要。
马穆鲁克不论出什么变故,其实都好应对。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转攻为守。
有水师在,秦国就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可金帐汗国不同,这是大明安西战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就这么说吧。
秦国堵住了奥斯曼和西方的水师东进之路,金帐汗国堵住了西方列国从陆地的东进之路。
秦、晋、金帐汗国,作为三个钉子,牢牢的钉在安西。
三国相互帮助,一起稳住安西的大局。
为大明后续的同化奠定了基础。
任何一国出问题,都会造成巨大的动荡,之前做的种种布局都得推倒重来。
现在忽格鲁特被冷箭射死,显然内部问题很大。
那么随着他的死亡,金帐汗国会不会发生动乱?
少了金帐汗国的弹压,那些被征服的安西部落会不会反叛?欧罗巴列国会不会趁机出兵?
最致命的还是,如果金帐汗国的汗位被别的部落抢走,大明该怎么办?
捏着鼻子承认?
大明之前可是承诺过,金帐汗国王位只属于忽格鲁特一系。
现在你承认了别的部落,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以后谁还听大明的?
出兵帮阿合马抢回汗位?
倒也不是不行,可之前做的战略计划,全都要推倒重新来。
不只是安西战略受影响,大明本土的战略计划,一样会受到影响。
这种局面是陈景恪绝不愿意见到的。
但现在情况已经由不得他了。
他只希望局势没有坏到那种程度。
直到将情报翻看一遍,对安西的局势有了大致了解,他才长长舒了口气。
还好,忽格鲁特临死前全歼了维陶塔斯组建的军队。
在短期内西方是无力东进的,这就为大明争取到了许多时间。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