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09章

作者:见月明

  日军指挥官是个疯子不成?

  然而不论他如何疑惑,日军就这样送死一般,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

  一个小时后,两千多日军倒下。

  地上堆满了尸体,血水汩汩往低洼处流淌。

  阵地上,杨洪一张脸被火药烟雾熏的漆黑。

  他眼神里再也没有意识笑容,面无表情的接过身后之人递过来的火铳,对准人群扣动扳机。

  如此往复循环,人都有些麻木了。

  关键是,日军似乎不怕死一样,明知道会死还是排着队过来送。

  他有些搞不懂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砰……”“啊……”

  一声惨叫从身边传来,转头看起,一名士兵的火铳炸膛了。

  他的半张脸被炸的血肉模糊,义务兵快速过来,将他给抬走医治。

  这个惨剧,让周围人都不禁一震,重新提起了精神。

  这是战争,怎么能松懈呢。

  他心中暗骂一声,喊道:“兄弟们都打起精神,想想家里的老婆孩子。”

  他身边的元大石幽幽得道:“百户,我还没婆娘呢。”

  杨洪骂道:“放屁,你左手不就是你婆娘吗,别以为兄弟们不知道。”

  “哈哈……”阵地上响起了笑声,大家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梁永怀自然也察觉到了将士们的异常,下令进行换防:

  “命令各军抚慰使,给换防下来的将士们做心理工作。”

  命令下达过后,他再次举起望远镜朝日军看去。

  对方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难道以为这样送死,就能把我们吓怕?那也太小瞧我们了。

  不过对方就这样五百人五百人的来送,他还真有些没办法。

  总不能就这样动用火炮吧?太浪费了。

  然而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日军阵型发行了变动。

  这次进攻的人数增加了三倍。

  这不禁让他精神一振,以为敌人终于要打出底牌了。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一切照旧。

  除了五百换成一千五,敌人依然排着队过来送死。

  要说区别也有,这次交火时间更长,日军的箭雨更加密集了一些,更多将士被射死射伤。

  梁永怀派人去统计了一下伤亡,目前已经有二十七人死亡,一百六十五人受伤。

  其中四人伤重随时都可能丧命。

  按说这个交换比,是完全能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

  可梁永怀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搞不懂日本到底在做什么。

第511章 不想取标题了

  不只是梁永怀,足利义持等人也满腹疑问,这样送死就能击败明军吗?

  简直闻所未闻。

  所以在一天战事结束,双方鸣金收兵之后,足利义持就将伊藤正夫叫过来道:

  “今天一战就损失了七千三百人,我需要一个解释。”

  伊藤正夫回道:“我们的武器不如明军,想要正面击败他们,唯有在气势上压倒他们。”

  足利义持气笑了:“气势上压倒他们?靠送死?”

  伊藤正夫正色道:“不是送死,而是要让明军感受到我们不畏死亡,不计一切代价获得胜利的精神。”

  “一旦他们的精神被压制,就会产生畏惧,就会犯错误。”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全军压上,定可一举击溃明军。”

  足利义持气的浑身颤抖:“恐怕不等明军被压倒,我们的人就已经死光了。”

  伊藤正夫说道:“不会,你们没发现吗,第一个时辰有三千多人死亡。”

  “之后死亡率就下降了,后面三个多时辰,才阵亡四千人。”

  “这说明,敌军的火力下降了,我们的将士也在想办法躲避。”

  怎么躲避?自然是用尸体抵挡火铳。

  足利义持等人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听听这是什么话。

  如果陈景恪在这里,肯定会瞠目结舌。

  不是,莫非你也是穿越者?从二十世纪初穿过来的?

  前世二十世纪初,日俄为了争夺在东北的利益发动了战争,也就是日俄战争。

  俄国人兵力九万五千人,占据旅顺港防守。

  日本人作为进攻方,拥有兵力二十五万,且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

  表面看日本占有兵力优势,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绝对劣势。

  要知道,当时旅顺可是号称东亚第一要塞,其牢固程度可想而知。

  关键是,这一战日本又在赌国运,输了就彻底沦为英美等列强的经济殖民地。

  赢了可以获得东北的资源,一波肥。

  而且不光要赢,还要赢的迅速。

  否则拖的时间太长,经济也同样支撑不住。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日本就算能赢,也不可能速胜。

  英美等列强的资本家,已经磨刀霍霍等着去收割日本。

  日本的临战指挥官也知道这一点,为了速胜他采用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战术,精神压制。

  他将最精锐的士兵组织起来,一波又一波的送入阵地送死。

  所有观察家都认为他是疯子,这种战术怎么可能打的赢俄国人?

  然而很快所有人都被打脸了。

  俄国人真的被这种疯狂给吓怕了,在拥有充足的兵力和武器弹药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

  是的,俄国人主动走出要塞投降了。

  这个结果,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让无数人被打脸。

  这一场战役,也被无数所谓的军事家分析。

  什么日本获得了英美等列强的支持,俄国被孤立了。

  什么俄国指挥官是个庸才云云。

  可这些答案,始终无法解释,俄国人为何会主动放弃要塞投降。

  要知道,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防守一年半载的。

  而日本的经济,可能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住了。

  只要他们坚持下去,败的就一定是日本。

  可没有如果,俄国人投降了。

  所以,精神压制亦或者送死战术,或许就是真正正确的那个答案。

  没想到,在另一个时空,相似的战术再一次出现了。

  只不过这次的防守方,换成了大明的军队。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战术,没有人理解伊藤正夫。

  要么以为他无脑,要么以为他是疯子。

  另外一名藩主忍不住质问道:“若死亡太多,我们的将士就先军心大乱溃散了。”

  伊藤正夫点点头,说道:“有这种可能,所以我才说这是一场精神的比拼,但我以为我们更有优势。”

  那藩主不解的道:“什么优势?”

  伊藤正夫说道:“这里是日本。”

  众人一怔,陷入了沉思。

  伊藤正夫继续说道:“最近十五年的南北战争,导致日本人口减少六成,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大明。”

  “我已经命人将这一点告诉了将士们,他们心里对明军是充满了仇恨的……”

  足利义持打断他,说道:“没有用的,我早就将这些告诉了世人,可没人相信我。”

  伊藤正夫说道:“那是您选错了对象。”

  “商人从与大明的贸易中获利,读书人自幼读的就是中原书籍,权贵也多受明朝人影响。”

  “与他们说这些,他们就算相信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大明的。”

  “士兵不一样,他们是从农夫中选拔出来的,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千年来,他们一直接受我们的统治,内心里对我们是极为顺从的。”

  “我们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更何况我告诉他们的本就是真相,他们自然深信不疑。”

  足利义持再次沉默,之前伊藤正夫派人告诉将士们,造成日本苦难的罪魁祸首是大明。

  他心里是充满了嘲笑的。

  我当初要去大明化,遭到了一致反对,你这么做有什么用?

  现在他明白了,是自己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日本的平民,世代接受藩主大名的统治,对他们是极为顺从的。

  或许他们一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苦难是来自于万里之外的大明。

  毕竟远隔重洋,怎么赖都赖不到大明头上。

  可现在明军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做。

  其他藩主大名,也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一课,他们学到了。

  但足利义持依然有个疑问:“求生是本能,就算他们痛恨大明,又怎么会主动去送死?”

  伊藤正夫冷峻的道:“他们没有选择。”

  众人再次沉默。

  是的,他们没有选择。

  要么被督战队杀死,要么向明军发起冲锋。

  一面是效忠了上千年的领主,一面是造成自己苦难的根源,他们会将情绪宣泄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