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自知无法幸免,孤身前往秦国大营,与朱樉谈判。
要求非常简单,不得屠杀百姓。
朱樉全盘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还表示:
“你们是蒙古后裔,与我汉人本为兄弟,兄弟之间岂能刀兵相加。”
不但没有杀戮一个无辜之人,甚至连沙·曼苏尔都没杀,还任命其进入国相府,成为了李芳的助手。
此举让穆札法尔国百姓彻底归心。
沙·曼苏尔也知道,自己国家实力弱小,早晚会被人吞并。
现在这个结果无疑是最好的,对朱樉和秦国也更加的忠心。
原本历史上,这位正面抗击帖木儿,甚至差点杀死帖木儿的英杰,被朱樉收归旗下。
成为秦国的中流砥柱。
也有人问过,为何要区别对待黑羊国和穆扎法尔国?
朱樉的回答是:
黑羊国出卖我的情报给帖木儿,后又收留犹大,故而要灭其部族。
穆扎法尔国虽弱,却能独善其身,是以能得到我的宽恕。
这番话有理有据,让各部族更加信服。
然后就是,犹大在各势力中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
毕竟没人会为了他们得罪秦国。
这一切说起来话长,实际上就发生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
秦国正式占据安西高原,其疆域横跨安西高原、沙姆地区。
势力辐射范围,包括了安西湾、阿拉伯半岛,以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区。
不过就在这时,朱樉宣布秦国迁往安西高原,并正式在此地建国。
沙姆地区被拆分成了数个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封给波斯人复国。
秦国和波斯人的协议,早就传遍了安西,基本没有人相信。
因为此事,秦国没少被人诟病。
当然,被嘲讽最厉害的还是波斯人,你们这群傻蛋,连这种谎言都信?
还不如相信我是安拉呢。
然而此时,所有人都震惊到沉默。
秦国竟然真的信守承诺。
原本的笑话,变成了一个能传唱数千年的佳话。
朱樉在安西的威望,也达到了新高。
这样信守承诺的人,谁会不信服呢?
以至于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安西各势力签署协议、调停各种矛盾等,都会找秦国做见证。
良好的信誉,为秦国接下来的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朱樉的行为,自然也传到了帖木儿的耳朵里,对此他沉默了许久。
最后一言不发,只是加紧了对脱脱迷失的攻势。
而也就在此时,一个让他更加无法平静的消息传来。
大明晋王朱棡,出兵西域攻打察合台汗国。
第474章 兵发西州
建章六年底,朱棡再次命人盘点了自己的家底。
河西拥有汉人人口六十八万,这是他坐镇河西之后,朝廷通过各种手段迁徙而来的。
拥有其他各部族人口三百余万,其中以吐蕃、蒙古、畏兀儿等人居多。
吐蕃人多是不堪忍受贵族统治,逃难而来的。
畏兀儿等西域部族人,则是受到察合台汗国的宗教迫害,迁徙而来的。
(畏兀儿,不是错别字,当年确实叫这个名字。)
蒙古人则是当年河西七卫留下的,还有一部分是近些年迁徙过来的。
这些年河西开垦土地六百余万亩,建设草场近六千万亩。
其中最大的山丹马场,占地三百余万亩,饲养马匹五万匹。
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马场。
这还是朝廷要求搞绿化,限制部分地区开发的结果,否则农田和草场数量能更多。
可以说,经过朱棡七八年的经营,河西已经完全恢复了生机。
面对这个成绩,所有参与人都由衷感到骄傲。
朱棡自己倒是很淡定,在他看来,治理区区河西一地算得了什么?
他爹、他哥、他大侄子、他妹夫……可是将整个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实在没什么骄傲的。
就算是和老二朱樉一比,自己的成绩也有些拿不出手。
也就能压老四一头……
可老四就是个武夫,和他比那不是自降逼格吗。
所以,朱棡再次看向了那张世界地图,目光聚焦在西域以及碎叶川。
这才是自己真正的舞台啊。
以前他还没这么迫切,可年初他也大病了一场,若非身边就有御医,人就直接没了。
这让他心中生出了紧迫感。
自己也不年轻了……更准确说,自己正处在巅峰时期。
年龄未老,身体还算强壮。
且经过河西数年的锻炼,军事行政能力都已经成熟。
再过几年,经验或许会有提高,可年龄和体力就跟不上了。
到那个时候,自己还能顶着老迈之躯,去攻打碎叶川不成?
这还是理想状态,如果和大哥一样,一场大病身体垮了,什么都做不了了。
所以,时不我待。
必须要趁现在将西域和碎叶川拿下。
再经营个十年八年稳定住局势,就算死也瞑目了。
他已经决定,不能再按照老二的计划等下去了。
倒不是朱樉的计划有问题,而是他觉得太被动了。
弱者抱怨局势,强者顺应局势。
主动创造局势的,才是王者。
帖木儿装病拖延出兵的理由,脱脱迷失也在积蓄力量寻找机会。
大家都不敢乱动,局势陷入僵持状态。
那自己就主动出击,将局势给搅乱。
他敢肯定,只要自己出兵西域,帖木儿必然无法坐视不理。
可帖木儿只要敢动,就会露出破绽给脱脱迷失。
到时候,依然是几家夹击帖木儿之势。
他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朝廷,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同。
本来他想年前出兵,趁入冬前拿下西州(吐鲁番)之地,然后就地过冬。
西域冬季寒冷,滴水成冰。
就算察合台汗国得到消息,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就可以趁着这个空档,稳住西州局势。
等来年开春察合台汗国出兵,西州也已经变天了。
朱棡之所以有这个信心,还是因为他部下有大量畏兀儿人。
伊教进入西域数百年,但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将西域侵蚀。
很多地方依然在抵抗伊教的扩张。
其中最顽固,也是反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西州(吐鲁番)。
这也是西域最后一块,没有被伊教征服的堡垒。
在原本历史上,西州是永乐初年才被伊教彻底攻克。
标志着西域彻底被伊教占据。
而完成这一事件的,正是察合台汗国的大汗,黑的儿火者。
现在朱棡要面对的,也正是黑的儿火者。
这些年,黑的儿火者持续不断的强迫西州畏兀儿人改信伊教,甚至屡次出兵以武力传教。
西州畏兀儿人对察合台汗国,已经非常的仇视,奈何实力太弱无力反抗。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畏兀儿人逃离家园,到河西避难。
嗯,这里提一句,这些人都信奉佛教。
早在千年前,佛教就取代本地萨满教,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宗教。
玄奘西游所提到的千里佛国,主要指的就是西域诸国。
直到公元九世纪,伊教才进入西域,然后用了数百年时间才彻底取代佛教。
目前,西州依然信奉佛教,生活在这里的畏兀儿人也是虔诚佛教徒。
大明宗教改革,佛道是唯二获得官方许可的宗教。
陈景恪更是逼迫佛道主动向外传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两教也达成了默契。
道教选择了南方和出海,佛教则选择了北方和西方。
有很多佛教徒,主动与西域的佛教取得联系。
西州佛教徒正发愁没有靠山,而朱棡发愁没有突破口进入西域。
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
在此期间,朱棡派遣大批佛教徒进入西州,以交流的名义,宣扬大明的种种思想。
可以说,目前西州百姓在内心里,更加认同大明,而不是异教徒察合台汗国。
这也是朱棡有把握利用一个冬季,就稳定西州的根本原因。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大哥朱标要退位。
大侄子登基,他自然是没意见的,还很支持。
谁敢反对,他就敢把谁家户口本给清空。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