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19章

作者:见月明

  “妹子你不替他求情,咱就放心了。”

  然后他安慰道:“别伤心,为这么个畜生不值得。”

  “安庆你也不用担心,我会再给她指一门更好的亲事的。”

  马娘娘叹道:“就怕安庆想不开。”

  老朱说道:“有什么想不开的,时间能冲淡一切。”

  “况且现在风气变了,女子改嫁已然是平常事,她会接受现实的。”

  马娘娘说道:“但愿如此吧……你准备怎么应对此事?”

  老朱眼睛里闪烁着寒光,说道:“那群逆贼想用欧阳伦逼迫咱,那咱正好将计就计。”

  本来还有点担心,那群逆贼站的还不够高。

  现在好了,等这件案子了解,那群逆贼将真正站上道德制高点。

  “到那个时候再将孔家摆在他们面前,呵呵……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很快朱雄英和陈景恪就一路小跑的过来,看到了落泪的马娘娘,以及在安抚媳妇的老朱。

  朱雄英第一句话就是:“皇爷爷,您怎么惹皇祖母了?”

  老朱指了指桌子,没好气的道:“自己看。”

  朱雄英抓起密信扫了几眼,顿时就爆炸了:

  “欧阳伦,我……我……我要诛他九族。”

  陈景恪拍了拍他的肩膀:“消消气,他是驸马,九族……”

  但等他看清密信上的内容,也爆炸了:

  “欧阳伦,臣卜槽……我……诛九族太便宜他了,必须要夷其三族。”

  马娘娘气道:“你们两个混账东西,是不是连安庆也想一起杀了?”

  朱雄英连忙赔罪道:“哪能呢,您看您说的……只诛欧阳家的。”

  “谁敢动姑姑和她的孩子,我就和谁没完。”

  陈景恪已经冷静下来,说道:“欧阳家受益的人全都要死,其余人分散流放南洋、安西、炎洲。”

  不要说什么你是无辜的,要怪就怪你为什么和他是亲戚。

  但对欧阳伦的所作所为,陈景恪确实很震惊。

  他是标准的普通读书人出身,后来成了安庆公主驸马。

  老朱对他非常器重,命其掌管茶马古道。

  这条贸易路线对国家有多重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敢犯下这么大的罪。

  关键是,他的行为差点破坏了这次计划。

  正应了那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幸好之前他们给理学派安插了一个间谍,就是陈瑛。

  并且还在暗地里帮陈瑛扬名。

  否则,他一个出身普通,又没有什么学术贡献的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拥有如此巨大的名望。

  这次也多亏了陈瑛,否则明天面对理学派的弹劾,绝对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虽然不至于就导致计划失败,但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只能说,欧阳伦本来就是死罪,又恰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举报。

  他想不死都不行。

  而且反过来想想,用欧阳伦的人头,彻底将理学派架起来。

  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至于安庆公主……陈景恪一点都不觉得她可怜。

  作为枕边人,欧阳伦犯下那么大的事儿,她会不知道?

  那么大笔的钱,几十万贯啊。

  如果没有她帮忙洗白,欧阳伦能到今天才暴露?

  只能说,她活该。

  但没办法,谁让她是公主呢。

  能将欧阳伦处置了,已经很不错了。

  真正可怜的是马娘娘,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还不好,还要为儿女的事情操心。

  不过马娘娘没有给欧阳伦求情,非常让陈景恪佩服。

  如果她是个男的,恐怕……老朱应该是个不错的大将军。

第462章 送上神坛

  陈景恪不知道上辈子欧阳伦做过什么,但就这辈子来看。

  他死有余辜。

  以平民出身,获得朱元璋赏识和信任,尚嫡公主并主持茶马古道。

  那可是茶马古道啊。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最主要的商路有三条。

  其一丝绸之路;其二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下西洋。

  第三条就是茶马古道。

  仅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茶马古道在这三条商路里面是最小的。

  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它的价值远超另外两条加起来。

  原因很简单,这条路是中原王朝控制、安抚西南各部族、各藩属势力的缰绳。

  这条路,也将地理上支离破碎的大西南,给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可以说,没有这条路,西南是不是华夏一部分都不好说。

  就是这样一条生命线,朱元璋将其交给了欧阳伦管理。

  可见对其的器重和信任。

  然而,他却选择了背叛。

  老朱如此暴怒,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感情受到了伤害。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都说马娘娘是老朱的剑鞘,如果换个时间节点,马娘娘肯定会保他一命。

  不能让女儿守寡啊。

  但可惜……马娘娘也是个政治生物,而且是政治生物中的佼佼者。

  她几乎都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最有利的处置方法。

  其实老朱都已经做好了,和她大吵一架的准备——如果她劝的话。

  但她没劝,反而表态必须严惩。

  让老朱惊喜不已,心中的怒火平息了大半。

  欧阳伦,不过是一个外人罢了。

  不能因为他,委屈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当陈景恪和朱雄英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已经恢复了平静的朱元璋。

  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平静的外表下,正酝酿着一座火山。

  等他爆发的那一天,会有无数人的血才能浇灭。

  -----------------

  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并不是坐等敌人打上门,大计划还是要做出一些微调的。

  比如老朱给蒋瓛和李善长送去了加急密信,让他们暂缓行动。

  一切等到欧阳伦之事落下帷幕,理学派声势最盛的时候再出手。

  同时,老朱也派出锦衣卫密探,去调查欧阳伦的老底。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理学派说什么就是什么,必须自己掌握实情才行。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天已经黑了。

  明日就有一场大风波,陈景恪也就没有出宫,去内阁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等到老朱他们都去上朝,马娘娘派人以思念外孙为由,将安庆公主及其子女喊来宫中。

  安庆公主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只以为母亲对自己宠爱,心中非常得意,打扮的雍容华贵的就入宫了。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踏入皇城的时候,朝堂之上左川、陈瑛等理学派官吏,对欧阳伦发起了弹劾。

  “欺压百姓、欺辱官吏、走私……可查到的数额高达六十余万贯……”

  “证据确凿……请陛下严惩之……”

  当一条条罪状,尤其是走私数额被公布,朝堂直接炸了。

  群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若是真的,那后果可太严重了。

  以徐达的城府,都震惊到失去面部表情管理。

  不是他没见识,而是……好吧,他承认自己确实见识短浅了。

  在大明朝,一个人十年时间贪了国家六十余万贯,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凤毛麟角了。

  要知道,老朱最痛恨贪腐,制定律法极为严格,贪污六十两就是死刑。

  这么多钱,够欧阳伦死一万次了。

  关键还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以理学为首的儒家,正在和皇帝争夺法礼的掌控权。

  这件事情,必将成为理学攻击皇权的利刃。

  反应快的已经意识到,问题比想象的更麻烦。

  不论皇帝如何处置,都是必输之局。

  依照律法处死欧阳伦?那你皇家的颜面何在?

  以后还怎么维持自己的特权?

  而且理学完全可以告诉世人,是他们逼迫皇帝这么做的。

  处死欧阳伦,就是向理学低头认输。

  把欧阳伦保下来?那将彻底输掉道义。

  皇权一旦失去大义这个光环,后果太严重了。

  且,今天你无视律法将欧阳伦保了下来。

  以后别人犯法,你还能理直气壮的处置?

  好不容易纠正过来的风气,将会再次败坏,且会比以前更坏。

  也就是说,这就是必输之局。

  大明立国已经三十年,现在已经人心归附国祚稳固。

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