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最关键的,还是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儒家独大,保持华夏文明的多元化。
想通了这一切,朱标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竟然为华夏文明做了这么多。
就算被人误会,也从来不争辩不解释,做成了也不声张不表功。
真君子也。
陈景恪自己也被自己说的热血沸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见三人都沉浸在激动情绪之中,就决定浇点水给他们冷静一下:
“起源文明确实具有种种优势,但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
“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喜欢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
朱雄英脱口而出道:“所以年轻的秦国变法得以保存,历史更悠久的其余诸国变法总是失败。”
“次生文明虽然较为浅薄,却也少了传统力量的掣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一旦将来局势有变,次生文明很可能会后来者居上超越我们。”
“如果我们不想变成被灭掉的六国,就必须学习秦国,主动拥抱新思想。”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战争最能刺激技术进步。”
“外面的世界竞争非常惨烈,输了就是亡国灭种。”
“为了活下去,为了战胜对手,他们会绞尽脑汁的去改良战争技术。”
“中原的竞争相对要缓和的多,输了最多就是臣服,文化制度都能得以保存下来。”
“抓住合适的机会,就能再次复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机意识就比外面的人要弱。”
“缺少危机感,再加上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导致我们不太重视技术的发展。”
“此消彼长,总有一天外面世界的生产力会超越我们,然后来侵略我们。”
“到那个时候,输了可就不是暂时臣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朱元璋和朱标的表情都沉重了不少。
朱雄英则毫不畏惧的道:“那就让我们来碰撞一下,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陈景恪眼睛里浮现一抹笑意,相对保守的朱元璋和朱标感受到威胁,就会去谋求改变。
朱雄英就更不用说了,这小子现在就和打了鸡血一样。
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止步不前,反而要担心他太过于激进。
“还有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次生文明也是有机会拥有起源文明相同特质的。”
“罗马是多个文明交汇产生,他们吸收了这些文明的优点。”
“又经过千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他们是最有机会同时具备厚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明。”
“但是可惜,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皈依基督教,连带的整个西方都陷入了宗教统治。”
听到这里,朱元璋三人非但没有觉得可惜,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嘿,皈依宗教的好啊,这样我华夏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陈景恪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否则肯定会很无语。
将宗教的大体情况介绍一遍之后,他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最初:
“现在西方世界的格局就是,伊教占据西域,基教统治极西诸国。”
“两个宗教为了利益,为了信仰,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双方一直在想办法武装自己。”
“从武器装备到思想都是如此。”
“经过数百年的武装,现在两个宗教的思想非常的极端,也极具蛊惑性。”
“如果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与他们接触,恐怕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加入这场大世之争前,我们必须先在思想上武装好自己。”
和大家闲聊几句
这本书写的很痛苦,真的。
能看到这里的书友,应该能理解原因。
不过所幸,有大家的支持,成绩还算可以,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写下去。
我也不是不想加更,是真的做不到。
每一个观点,都要反复斟酌,翻阅资料做对比。
然后判断是否可以写。
越是重要的观点,我就越不敢掉以轻心,连夹杂私货都不敢做。
就怕我的私货太片面,影响到大家。
吐槽也都是放在无关紧要的地方。
而且书里的大多数观点,其实并不是我自己的私货,而是专业学者的研究结论。
我只是将他们的结论总结一下,简单的给大家做个介绍。
历史本身就充满了迷雾,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读。
我们自然也有自己的倾向。
哪个学者的观点更符合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我们就比较相信哪一个,然后反对另外一个。
但冷静下来想想,我们支持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我们反对的解读,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不一定。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有我的倾向,但也允许你有你的观点。
不同的观点相互印证,有时候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本书里,我采用的观点大多有两个标准。
第一自然是以官方为准。
还是那句话,如果官方的标准都不可信,那其他观点岂不是更不可信?
在足以推翻官方标准的证据出现之前,我们还是尽量以官方为准。
否则这书就没法写了。
第二,很多事情官方也没有定论,我一般会采用比较主流的观点。
毕竟是写小说,总要有个观点。如果所有观点都采纳,那这书就没法写了。
所以,大家看到某观点不符合自己的认知,还请多多包涵。
讨论的时候,也请大家尽量保持冷静。
咱们只讨论事情本身,不讨论别的,尽量不要上情绪。
-----------------
说起上情绪这件事情,我吐槽几句。
西方二极管思维对我们的影响太深了。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比较极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网络上的争执,十有八九就是这么来的。
这不怪我们,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网上的殖人经常会说,你国的这是学习外国的,你国的那也是学习外国的。
任谁看了都会血压升高,然后去反驳。
然后下意识的认为,学习别人的优点是可耻的。
如果我们不学习别人,又怎么会被人家从这个角度攻击?
而这,恰恰是西方希望看到的。
他们就是希望我们变得和他们一样狭隘。
将我们拉低到和他们一样的高度,然后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击败我们。
碰到这种人,大家不应该生气,而是反过来嘲讽他们:
对啊,我们就是从那边学来的,然后用这些优点去击败你们的爹。
诶,你气不气?
就喜欢看你们这些殖人很生气,又拿我们没有办法的样子。
-----------------
我在书里一直强调,华夏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厚重、多元和包容。
我们最擅长的,是将别人优秀的东西拿过来,变成我们自己的。
然后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的灿烂,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厚重。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文明都无法做到的。
学习从来不是可耻的事情,喜欢学习擅长学习,更是最优秀的品质。
同样,敢于学习别人,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能力。
西方敢承认别人的优点,敢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吗?
不敢。
文明底蕴太浅薄了,学习别人的优点会被反噬,会自我毁灭。
西方畏惧华夏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包容性。
我们有能力彻底将他们同化。
而他们只能干看着,毫无办法。
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点,不善于学习的文明,必将走向极端。
看看中世纪的基和伊。
而现在,他们又重新走上了当年的老路。
他们创造出来,用以奴役世界的思想,现在都变成回旋镖扎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
西方世界会不会崩溃,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他们好,我们就学习他们的优点。
他们差,我们就将他们当做经验教训,加以规避。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所有文明的优点为己所用。
这将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祝愿所有书友都能变得更强。
-----------------
以上。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