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45章

作者:见月明

  “这个中枢官员,包含了六部侍郎、尚书以及内阁学士。”

  这里的基层工作经验,不是去村里当村官,而是至少担任过县令。

  朱标眉头微皱,说道:“恐会酿成李林甫旧祸。”

  唐朝中前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在边军担任过将领的人,才能为相。

  李林甫为了长期担任丞相,就拼命提拔异族将领,打击在边军当过将领的汉人。

  因为异族当丞相的难度更大。

  安禄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失去控制,最终差点葬送了唐帝国。

  陈景恪解释道:“殿下误会了,我说的边关工作经验,不是让他们去边军当将领。”

  “而是去边关省份为官,管的还是民政。”

  “而且大明是军政分离的,不会出现李林甫那种情况。”

  朱标这才释然,说道:“是我想差了,你这一条意见提的不错。”

  “以后有志于进入中枢的,会自己想办法去基层去边关历练的,这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然后他开玩笑的道:“如此,你想进入中枢,就要去地方和边关走一遭了呦。”

  陈景恪回道:“我只愿为大明天子的幕僚,对进入中枢毫无兴趣。”

  朱标哑然失笑,说道:“别那么认真,我就是和你开个玩笑。”

  “那一套规矩是给常人定的,你的能力无需走这个过场。”

  陈景恪严肃的道:“不,这个形式必须要遵守,不可为任何人破例,即便他是天生圣人也不行。”

  朱标愣了一下,赞道:“景恪真乃至诚君子也。”

  制定规矩容易,能遵守规矩难。

  你给天才破了例,别人就敢打着效仿你的幌子,提拔一百个庸才。

  所以,有些规矩皇帝也要遵守,想走后门就想别的办法。

  至少那块遮羞布不能被扯下来。

  陈景恪长叹一声说道:“其实也就开国初期,才有平民能一跃而位列中枢。”

  “等国朝稳固阶级逐渐固化,普通人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才有机会展望一下中枢之位。”

  “这条规矩其实就是给权贵官僚家族制订的,让他们将重点培养的后人,主动送到基层和边关去历练。”

第287章 政变

  日本,吉野(今奈良县)。

  夜半三更无人时,大街上静悄悄的,只有少数风俗馆还亮着灯,里面传出让人面红耳赤的声音。

  一名赤身裸体的男人,睡意朦胧的推开窗户,提起水龙头就开始给大街上晒晒水。

  屋内还传来一个女人调笑的声音:“你那小泥鳅,也不怕被人看到了笑话。”

  男人气哼哼的道:“等会儿就让你见识见识小泥鳅的厉害……”

  话才说到一半,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嚓嚓嚓嚓……”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跑步。

  三更半夜的,还有夜禁,哪有人跑步啊。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自我嘲笑的想道。

  伸出萝卜一样的手指捅了捅耳朵……

  然而声音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的清晰。

  他不禁疑惑起来,难道真有人大半夜跑步?

  好奇心起,他探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远处一片阴影犹如巨大的虫子一般,在快速朝他所在的方向而来。

  他瞬间清醒过来,那一点睡意也彻底消失。

  虽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大半夜这么多人成建制的出动,必然不是小事。

  屋内的女人见他还不回来,就嘲笑道:“怎么还不来,不会是小泥鳅不管用了吧。”

  男人头都没回,厉声训斥道:“贱人,闭嘴。”

  女人吓了一跳,再也不敢说话。

  只是好奇的看向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男人将窗户关上,只留下一道缝朝外看去。

  很快那群人出现在眼前,赫然是全副武装的军队,约莫有四五百人人。

  军队后面是一群衣着简陋,但手持利器的人,数量差不多有七八百人。

  男人也算见多识广,只看衣着就知道,这些人是海盗。

  海盗和军队一起出现,大半夜在京都行动,就算再傻也知道事情不简单。

  这时,一名穿着丝绸衣物的海盗,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偷窥,抬头朝这个方向看来。

  窗户的男人只觉得那目光如刀锋一般,吓的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刚刚放过水的迷你水龙头,再次滴出几滴黄水。

  过了好一会儿声音渐渐远去,男人见没人过来找他的麻烦,才露出劫后余生的表情。

  然后挣扎着爬起来,想要躲回被窝。

  却又按捺不住好奇心,想要看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犹豫了半晌,还是好奇心占据了上风,他再次从窗缝朝外看,发现人群已经过去。

  只有隐约的脚步声传来。

  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难道想在京都劫掠?

  男人不禁想道。

  顺着这些人行进的方向望去,隐约看到一片巨大的建筑群。

  那里是皇宫。

  等等……皇宫?又要下克上了?

  “兵……兵乱?”男人心中无比惊恐。

  -----------------

  吉野城外的某座寺庙,觉理虔诚的跪在佛像前,一边默念着经文,一边敲击木鱼。

  然而佛祖也并不能让他真正静下心来,没多久敲击木鱼的节奏就开始紊乱。

  “唉。”长叹一声,他将木槌放在旁边,恭敬的朝佛像叩首。

  “弟子有罪,请佛祖饶恕。”

  拜完之后他起身来到门外,朝皇宫方向望去,眼睛里充满了不甘。

  那里曾经是他的家,现在被亲弟弟熙成窃据,自己也被迫到寺庙出家。

  更让他气愤的是,熙成忘记了祖上的屈辱,忘记了父祖的遗愿,竟然想和逆贼和谈。

  这如何能让他甘心,将来到了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父祖。

  可面对这一切,他无能为力。

  南北对峙,南朝落于下风。

  和平派势力逐渐抬头,在实力上逐渐超过了武断派。

  他这个矢志为祖上复仇的天皇,最终被抛弃。

  那些人发动了逼宫,扶持了同样喜欢和平的熙成继位,是为后龟山天皇。

  今天他听到一个传闻,后龟山要和逆贼足利氏谈判,将代表天皇的三神器献出。

  条件是,南北朝合一之后,两家轮流当天皇。

  得知此事,他简直就要气疯了。

  没想到后龟山竟然如此天真。

  北朝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和你轮流当天皇?

  就凭你手里的三神器?

  这玩意儿要是真有用,祖父后醍醐天皇又怎么会被足利氏驱赶?

  就是三件吉祥物罢了。

  人家直接将你灭了,把三神器抢走不是更方便吗?

  现在不过是想把你诓过去,等你死了,人家不承认协约你有什么办法?

  再跳出来造反?

  他想要去皇宫,揪住后龟山用耳刮子将其抽醒。

  可惜也只能想一想,四周都是后龟山的人把守,他根本就出不去。

  一想到三代人五十余年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他心中就感到无比的悲痛。

  “啊……什么人……”

  “杀……”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厮杀声。

  觉理心中一惊,发生什么事情了?莫非有人来刺杀我?

  毕竟当了那么多年天皇,他并没有惊慌。

  反而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俯首挺胸站立在地,目光直视大门。

  没多久厮杀声停止,一阵脚步声来到门外。

  “陛下就在此处。”

  陛下?

  听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称呼,觉理心中一动。

  莫非是我的人?

  这样想着,门被推开,一群人蜂拥而入。

  带头的正是前太政大臣西园寺公重。

  见到长庆天皇,西园寺公重大喜,立即下拜道:

  “参见陛下。”

  其他人也齐刷刷的下跪。

  觉理……不,长庆天皇恨不得仰天长啸,但数年的修心养性,让他控制住了激动情绪。

  目光扫视众人,有自己的旧部,也有很多陌生人。

  尤其是其中一部分,看衣着很简陋,但脸上都带着剽悍之气。

  从肤色可以看出,应该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

  结合种种迹象,长庆心中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人应该是海盗。

  但无所谓了,此时只要支持他的,都是自己人。

  目光最终停留在西园寺公重身上:“太政,你没有让我失望,咱们果然又见面了。”

  西园寺公重再次叩首:“这么久才来给陛下请安,是臣之过也。”

  长庆天皇笑道:“能来就是大功,何罪之有。”

  然后他又一一安抚了其他人,最后目光停留在那群海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