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6章

作者:见月明

  书院不算大,占地只有五十余亩。

  内部房屋之类的都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建好,只要人员配齐就可以开课。

  他进去参观了一圈就离开了。

  之后他找到程一民等人,让他们将形学研究班放在这座书院里。

  同时也会从他们之中,选出一批人当教书先生。

  教授学生就要有教材,陈景恪自然不会采用古代这种四书五经。

  他直接仿照前世小学弄了四门科目。

  语文、算学、自然、历史。

  前两者就不说了,和前世没啥大的区别,不外乎就是教人识字、算数。

  《自然》主要是介绍一些自然知识,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初步接触理科。

  《历史》也很简单,将华夏历史梳理成一条简单的线,让学生初步了解华夏文明。

  启蒙完成,才会教授进一步的理科学问。

  对于他的计划,形学研究班的人虽然不解,但也给予了支持。

  陈景恪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了,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信息。

  关于他要开办书院,教授学生独门学问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对此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则很好奇他要教什么。

  毕竟他自己的能力是已经获得大家认可的,如果真的能从这里学到一些本领,也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于是不少人来打听,他到底教授什么学问。

  结果传着传着,就传成了他要教人百工技巧之术。

  这一下就让大多数人失去了兴趣。

  原本对他开办学堂抱有敌意的儒家读书人,也彻底放下心来。

  对这些事情,陈景恪一概置之不理。

  随他们怎么想,越是没人在意越好。

  反正他又不缺学生。

  就在他忙着弄学院的时候,蓝玉大军凯旋回京,朝廷为他们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但也就在此时,一条情报先一步传入洛阳。

  北元伪帝脱古思帖木儿被部下所杀。

第267章 好男儿,当如是。

  “真让你猜中了,也速迭儿果然作乱,于半路截杀了北元伪帝和伪太子等人,自立为北元大汗。”

  朱元璋惊叹的说道。

  当时陈景恪给他分析北元局势,他也只是觉得有这种可能,并没有完全听信。

  毕竟局势的发展千变万化,谁能保证事情一定会这么走?

  作为君主,他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可能。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才过去没几天,陈景恪的预测都一一实现了。

  徐达等人也同样赞叹不已,陈景恪再一次展现了自己对局势的判断能力。

  陈景恪接过情报详细看了起来。

  在被蓝玉袭击之后,天元帝带着太子、丞相等人逃走,一路上聚拢了万余部众。

  然而紧接着,他们就被也速迭儿袭击全军覆没。

  天元帝父子被活捉,后被也速迭儿以弓弦勒死。

  看完这个情报,陈景恪也同样惊讶不已。

  也速迭儿真的犯上作乱了?还将天元帝父子给杀了?

  上辈子他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对北元的了解非常有限。

  也就知道冯胜北伐辽东,蓝玉突袭北元王廷。

  再之后就是朱棣五征漠北,但也只知道朱棣北征了五次,具体怎么打的就一无所知了。

  反正北元被打的几近覆灭。

  因为中原王朝缺乏对草原的统治手段,导致瓦剌崛起接替了北元,成为草原霸主。

  再然后就是土木堡之变了……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于被蓝玉突袭之后,北元变成了什么样子,他就一无所知了。

  之前他给朱元璋分析的,北元会因为此事陷入内乱,完全是自己根据情报分析出来的。

  至于依据,只有四个字:主弱从强。

  北元王廷被蓝玉袭击,直属于北元皇帝的势力损失严重,元帝兵少将寡靠什么统领其他部族?

  这一点别说是更讲究拳头的草原部族,就算是中原王朝也不例外。

  周王室为什么成为吉祥物?唐朝为什么藩镇割据?

  这都是鲜活的例子。

  自古以来,不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主弱从强都必然会引起混乱乃至改朝换代。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也速迭儿竟然如此的狠辣和果断。

  这边得知王廷被袭击,那边就在脱古思帖木儿逃亡途中设伏。

  在杀掉天元帝父子之后,立即自命为北元大汗。

  但凡他有一丝犹豫,事情都不会这么顺利。

  只能说,自古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但随即陈景恪就脸色凝重的道:“事情恐怕不妙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不解的道:“怎么了?伪帝被杀,北元陷入混乱,这不正是你预测的最好情况吗?”

  徐达等人也面露不解。

  陈景恪解释道:“以中原文化,弑主乃大逆不道,会遭到其他势力的唾弃成为众矢之。”

  “可北元是游牧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是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当家做主。”

  “如果伪帝不死,他还能靠着威望和大义名分,聚拢一部分力量,与各大部落相争。”

  “如此北元各部反而会陷入混乱。”

  “现在他死了,实力最强的也速迭儿就能按照草原习俗,顺理成章的成为蒙古大汗。”

  “纵使有人不服,也很难与他相抗衡。”

  “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重新一统北元。”

  朱元璋质疑道:“北元入主中原近百年,应当会被中原文化所影响的吧?”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北元虽然入主中原,却并没有被中原文化所影响。”

  自古以来,进入中原的异族不知凡几,然而这些部族最后全都被中原文化所同化。

  最后基本都成了中原的一部分。

  唯有蒙古始终保持着独立性。

  蒙古人是骄傲的,他们的马蹄征服了欧亚大陆,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这样的民族,又怎么会去学习手下败将的文化?

  北元建立后,蒙古普通百姓也并未进入中原定居,而是继续生活在草原上。

  他们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独立性。

  所以,也速迭儿弑君并不会引起什么强烈反对,只要他实力够强,那他就是北元之主。

  陈景恪推测的北元会陷入混乱,是建立在天元帝还活着的基础上的。

  现在他死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景恪最后总结道:“故,北元非但不会陷入混乱,接下来两年反而会疯狂的南下劫掠。”

  朱元璋等人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表情变的凝重起来。

  徐达不禁颔首说道:“如果真如景恪推测,也速迭儿新君继位,就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积累威望。”

  “对草原部落来说,再没有比南下劫掠中原,更能积累威望的事情了。”

  朱元璋已经接受了现实,却没有丝毫担忧,而是杀气腾腾的道:

  “那就打,当年元朝何等强盛,都被咱赶出了中原。”

  “区区北元余孽,又何惧有之。”

  其他人也被这自信感染,纷纷叫着要再次北征草原。

  陈景恪叹道:“倒不是怕他们,而是一个草原内乱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有点遗憾罢了。”

  朱元璋笑道:“你对局势的认识非常敏锐,分析也总能一针见血。”

  “有这份能力,将来好好辅佐雄英,区区北元又算得了什么。”

  徐达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别总想着走捷径,国战就要堂堂正正。”

  “蒙古不同于之前的任何草原霸主,他们更加的强大和坚韧,想彻底打败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一点所有人都不得不认同。

  之前的草原霸主,都是以自身强权,强行奴役其他各部。

  比如突厥,他以自身的强大,奴役契丹、铁勒、回纥等几十个部族。

  但他并没有完成身份上的统一。

  契丹还是契丹,铁勒还是铁勒,突厥还是突厥。

  当突厥自身弱小的时候,那些附从的部落就纷纷背叛。

  蒙古不一样,他不但完成了地理上的草原一统,还完成了身份上的一统。

  所有的部族都被征服,变成了蒙古的一份子。

  也就是说,草原现在就只有一个部族,就是蒙古。

  只不过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势力罢了。

  统一的民族认同,才是蒙古区别于之前草原霸主的地方。

  也是他比前辈们都要强大的地方。

  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战争,必将旷日持久,直到有一方彻底倒下。

  陈景恪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没有想过,一下子将蒙古击败。

  只是天元帝的死,是真的影响到了他的计划。

  “本来我还想着接下来几年,大明休养生息顺便坐山观虎斗,现在也不得不调整策略了。”

  徐达等人面露异色,他这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量很大啊。

  莫非大明接下来几年,以休养生息为主?

  朱元璋自然发现了他们的异常,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道: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况且也没谁规定,休养生息就不能对外发动战争。”

  “以大明的国力,是有能力在休养生息的同时,支持单线战争的。”

  陈景恪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毕竟北元不会按照他的剧本来走,只能他去适应局势变化。

  接下来几人就一起商议,如何应对北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