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6章

作者:见月明

  朱标不一样,他有雷霆手段,但在治国上手段偏温和。

  将来登基掌权,就算变法也多是改良为主,不会太激进。

  虽然朱元璋自己手段很激烈,但却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平稳一些。

  而且,中间还夹着一个陈景恪。

  自己的宝贝孙子,与其说是自己教出来的,不如说是陈景恪教出来的。

  陈景恪本就神秘莫测,现在自家孙子也有点那种味道了。

  以前朱元璋觉得,所有事情都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陈景恪都教了些什么,自己也一清二楚,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可朱雄英这次出巡,期间的所作所为,一次次超出他的预料。

  终于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情,这个孙子已经完全超出自己的掌控了。

  他能猜到朱标在想什么,预见到朱标会做什么。

  却无法猜到自己的孙子再想什么,更无法想象将来他会做什么。

  但他依然很满意这个孙子,甚至是无可取代的那种满意。

  因为朱雄英确实很优秀,而且还学到了陈景恪的真本事,

  而陈景恪的本事,是可以帮助大明走出王朝周期律的。

  就算无法完全走出,能延长几百年寿命,也是值得的。

  另外三人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讨论着话题。

  等事情差不多谈妥,陈景恪趁机说道:

  “陛下,殿下,等迁都之后,我准备在洛阳城外开办一所书院,专门教授理科之学。”

  这才是他弄出温差发动机的真正目的,方才被朱雄英给打了岔。

  朱元璋眉头一挑,问道:“理科之学?和程朱理学有什么关系吗?”

  陈景恪摇头道:“没有,我说的这个理,是万物之理。”

  “这门学问,就是研究万物之理的。”

  “方才我说的力学,只是理科的一部分。”

  本来他想用格物学来命名的,但后来想想,这么做很可能会给儒家做了嫁衣。

  干脆还是用理科这个名称吧。

  而且万物之理,比格物更加合适。

  至于会不会被人误认为是程朱理学。

  一开始或许会,但等理科开始放出光芒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

  朱元璋并没有直接答应,反而非常的慎重,说道:

  “你先将这个万物之理给咱讲清楚,咱才好判断要不要让你公开授课。”

  陈景恪说道:“那是自然,我会编写基本基础教材,到时候陛下一看便知。”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一切都等到教材出来再说。

  而且他也很好奇,这个理科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多神奇。

  这时,陈景恪又说道:“数月前我随太孙去舟山水师大营,登上水师战舰见到了火器。”

  “发现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改良,所以想去军器局看一看,请陛下准许。”

第227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

  小会议结束,朱雄英毫不客气的,将温差发动机收了起来。

  其他人只以为他对新事物好奇,也没有多想。

  这个温差发动机,确实很有意思。

  等各自散开,这家伙就一路跑去找到徐妙锦,显摆的道:

  “妙锦你快看,我给你带了宝贝。”

  另一边,朱元璋找来牛二虎,也就是朱雄英南巡时的护卫统领。

  “二虎,从你回来咱就一直忙,也没和你好好谈谈。”

  “今日得了点空,来给咱说说这一路上的见闻。”

  牛二虎恭敬的道:“是陛下。”

  他就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全都告诉了朱元璋。

  其中对朱雄英那是极尽赞美:“太孙有陛下之风……”

  朱元璋心下高兴,面上却不动声色,道:

  “说说有何缺点。”

  牛二虎为难的道:“这……太孙实乃英杰也,臣未发现任何缺点。”

  朱元璋盯着他,说道:“你跟咱这么多年了,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说出来,说错了也没什么,说对了咱好及时让太孙改。”

  牛二虎腰都弯了:“臣乃肺腑之言,绝不敢欺瞒陛下。”

  朱元璋挥挥手,说道:“罢了罢了,那你给咱说说陈景恪吧,对他有什么看法。”

  牛二虎心中松了口气,连忙回道:“陈伴读能力出众,实为当世第一才俊。”

  朱元璋眼睛一瞪,说道:“别光说好听的,说说缺点。”

  牛二虎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他是个好人。”

  好人本应该是优点,可好人成不了大事。

  对身处高位的人来说,这就是缺点。

  朱元璋眉头一挑,说道:“他杀起人来可是眼睛都不眨一下,你竟然说他是好人?”

  牛二虎解释道:“他只杀该杀之人,从不妄杀一人。”

  朱元璋这才点头,这也符合他对陈景恪的了解。

  “还有呢?”

  牛二虎说道:“他性情烂漫,行为轻浮不羁,面对太孙时有逾矩之举。”

  朱元璋反问道:“你为何不阻止他?”

  牛二虎没有解释,直接认错道:“是臣之过也,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说道:“咱知道你心里不服,你提醒过他,却被太孙阻止了。”

  “所以你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义务,问题出在太孙身上。”

  牛二虎冷汗直流,连忙道:“臣绝不敢有此想,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咱就告诉你,你错在了哪。”

  “身为君王近臣,你除了要保护君主的安全,还要维护君主的威严。”

  “哪怕将命豁出去,也要完成使命。”

  “太孙阻止你就听之任之,那要你何用?”

  “况且你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私下去找陈景恪谈。”

  “他一次不听你就找他两次,还不听就三次五次……”

  “你是怎么做的?当着太孙的面提醒一次,被阻止之后就再也不提了。”

  “你跟着我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做事的?那我如何能放心对你委以重任?”

  牛二虎被说的大汗淋漓,羞愧的道:“臣错了,请陛下治罪。”

  朱元璋满意的道:“算你还有救……以后就跟着太孙吧,好好保护他。”

  “啊?”牛二虎惊呆了,

  跟着太孙?这分明就是重用啊。怎么做错事了,还被委以重任?

  朱元璋笑道:“怎么,不愿意?”

  牛二虎回过神来,忙不迭的道:“愿意愿意……谢陛下大恩。”

  朱元璋严肃的道:“记住我方才说的话,下次再犯就别怪咱不讲情面。”

  牛二虎郑重的道:“臣知道了,必誓死保护太孙。”

  朱元璋心中又何尝不是松了口气。

  以前朱雄英一直住在乾清宫偏殿,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护卫。

  平时保护他的人,都是朱元璋临时派过去的。

  但现在他年龄大了,心也野了,是时候为他配置护卫僚属了。

  说的直白点,太孙该有属于自己的小班子了。

  护卫统领一职至关重要,必须是朱元璋信任的人才能担任。

  而且这个人还不能让太孙讨厌。

  朱雄英出巡地方,让牛二虎充当临时护卫统领,就是为了让两人接触看看。

  过程比较顺利,牛二虎表现的尽职尽责,朱雄英对他也不讨厌。

  所以朱元璋就准备顺势将他的位置定下来。

  不过在此之前,敲打一下他也是必不可少的,免得他太飘了。

  至于让他纠正陈景恪轻慢之事……

  陈景恪时不时就逾矩,难道朱元璋就不知道?

  不,他什么都清楚。

  甚至这种逾矩就是他自己放纵出来的。

  可他依然提醒牛二虎去纠正。

  目的很简单,人为的为两人制造矛盾。

  一个是君主的护卫统领,一个是君主最器重的臣子。

  如果两人关系好,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

  所以,必须要让两人产生矛盾。

  但这种矛盾又不至于让他们反目成仇。

  礼仪方面的小毛病,就是最合适的。

  只要牛二虎不当众斥责,搞的陈景恪下不来台。

  双方最多也就是心中相互膈应,不会成为死仇。

  至于陈景恪会不会听劝……

  朱元璋表示,有他在背后放纵,以陈景恪那轻慢的性子,是改不了的。

  -----------------

  陈景恪还不知道,老朱在背后悄无声息的算计了他一把。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

  朱元璋这么做,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换成他自己,也会这么做的。

  试想一下,如果胡惟庸和宿卫统领关系好,或许天下已经改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