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陈景恪接下来的切入点,也必然和这种思想有关。
而以朱元璋和朱标的智慧,已经猜到他接下来要讲什么。
军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一日为军户,世世代代为军户。
除非皇帝特赦,否则永不能脱籍。
陈景恪的切入点,肯定和这有关。
“人在变,由人组成的世界也在改变。”
“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国家的制度也要随之变化。”
“今日的善政,在明日就很可能会变成弊政。”
“纵观历史,莫不如是。”
“就以北宋为例,立国之初靠着恩荫拉拢士大夫。”
“靠着招募流民中的青壮为厢军,遏制了百姓造反。”
“等到了宋神宗时期,这些根本国策却酿成了三冗问题。”
“几乎拖垮了北宋的财政。”
“大家都知道问题在哪,却都不愿意改。”
“因为里面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谁改就是与大家为敌。”
“宋神宗算是比较有雄心的帝王,王安石也是有大才之人。”
“他们君臣联手变法,最终依然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下失败。”
“恐怕宋太祖和宋太宗怎么都想不到,他们自认为的立国之本,最终会拖垮自己建立的国家。”
听到这里,福清公主脸色再变,陈景恪这番话可谓是大逆不道啊。
就差高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了。
要是给外面的儒生听到了,必然会被批判的体无完肤。
而且,自家爹爹可是写了《皇明祖训》,要求后世子孙必须遵守。
这不是在打他老人家的脸吗。
悄悄打量自家爹爹的表情,只见他面色凝重,似乎很不开心的样子。
不由得为陈景恪担心起来。
朱元璋的表情确实很凝重,他很清楚陈景恪为何要给他讲这一番话。
就是在明确告诉他,没有什么不可变的祖宗之法。
如果他设置这样的东西,将来就必然会拖累子孙。
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如果不这样做,万一出了不屑子孙随便乱改怎么办?
只能说,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不过他没有将这些告诉陈景恪,没有必要。
至少眼下,他们拥有一次重造乾坤的机会。
自己有魄力,有合适的接班人,陈景恪有足够的眼光和能力。
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个世界变得和以前都不一样吧。
想到这里,他郑重的说道:
“咱知道你有能力,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想法最独特,看的最长远的人。”
“有什么想法就和咱说,咱听不懂就给太子说,太子听不懂就过几年给太孙说。”
“只要你是为大明好,咱保你无忧……”
“嘿……咱说这话你肯定不信,但总应该相信皇后、太子和太孙吧。”
“就算咱哪天想食言,他们也会护着你的,所以你可以畅所欲言。”
陈景恪确实不相信他的保证,但相信马皇后和朱标。
至于朱雄英吗,这货要是都不能信,那自己就太失败了。
所以,听到老朱后半句话,他顿时就放下心来,道:
“谢陛下,臣一定尽展所能,让大明,让华夏文明,成为天下最耀眼的存在。”
朱标欣慰不已,自家老爷子终于学着相信人了。
朱雄英则毫无所觉,在他看来,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福清公主再次被震惊到麻木。
她都有些怀疑,自家爹爹是不是被什么脏东西附体了。
这话是他能说的出来的?
老朱接着又郑重的说道:“但你也要答应咱一个条件。”
陈景恪心道,果然,老朱肯定有条件。
“陛下请说。”
朱元璋说道:“如果咱、皇后、太子、太孙,都看不懂你的用意。”
“不论你的计划是多么长远,多么的好,都暂时搁置。”
“短时间内你都不准再提,也不准撂挑子。”
陈景恪这下真的感动了,他本以为朱元璋会提什么苛刻的条件,没想到竟然如此简单。
于是也郑重的道:“好,我答应陛下。”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氛围顿时就变得更为融洽起来。
朱标和朱雄英都很是开心。
福清公主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陈景恪是特殊的。
朱元璋笑道:“哈哈,这不就妥了吗,来继续方才的话题。”
有些话说太多就显得矫情了,默契达成就无需再多说。
陈景恪也果断继续方才的话题:
“建国之初,百姓刚刚从动乱中走出来,还一无所有。”
“此时当军户对他们来说,就是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们自然非常开心,对陛下也感恩戴德。”
“他们会积极的种田,会拼命打仗。”
“既是回报陛下,也是保护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众人都不禁点头,这一点分析的确实很好。
对一个乞丐来说,谁给他们一个馒头,谁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建国之初的军户就是如此。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又有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天下太平了,他们能吃饱穿暖了,追求也会变高。”
“尤其是看到别人,可以经商,可以做工,可以读书参加科举。”
“而他们,却只能当军户,什么都做不了。”
“慢慢的,他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从原本的感恩,变成不满。”
“但,若是朝廷能严格执行军户制,他们倒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毕竟军户虽然地位低下,又没有自由,却也比很多百姓要强上一些。”
“怕就怕,制度会崩坏……而军户制,也必然会崩坏。”
众人都精神一振,终于要开始讲制度如何崩坏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首先是土地兼并,这是无法逆转的。”
“当地方士绅强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军户伸手。”
朱元璋无奈的点点头,熟读史书的他很清楚,兼并是无法阻止的。
自己可以靠杀戮解决,但不能指望后世所有子孙,都能如自己一般。
他只希望,彻底崩坏的局面能晚几年出现。
“最可怕的还是内部腐化……”
“军户世袭,卫所从指挥使到千户百户,再到下面的小旗,大部分也是世袭。”
“军队的规矩有多森严,陛下也清楚。”
“面对上级,军户连一丝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大明军纪严明,军官还不敢太过分。”
“但时间一长,军官必然会将军户当做奴隶一般使唤。”
“而且是世世代代为奴,永远都无法摆脱。”
“到那个时候,卫所就会成为军户的地狱。”
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局面,只是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还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上百万人。
关键这还是大明赖以生存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不造反就不错了,哪来的战斗力。
“军户们要么家破人亡,要么逃亡成为黑户。”
“逃亡后,要么卖身给富贵人家为奴,要么就只能铤而走险。”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危险的是等到敌人打来,朝廷就会发现无兵可用。”
“若是发现的早还好,若是发现的晚,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发现了又能如何?”
“改?这是祖宗之法,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庞大,会各种阻挠。”
“不改,这就是身上的一个烂疮,会造成持续不断地流血,直到天塌地陷的那一天。”
朱元璋已经彻底被说动,斩钉截铁的道:
“改,咱立即就改。”
“此政始于咱,也要从咱手里结束,绝不能将问题留给后人。”
“该如何改,你尽管说。”
朱标也不禁颔首,军户制确实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朱雄英依然很淡定,我就知道,只要景恪一开口,那必然是改。
福清公主一双美眸异彩涟涟,难怪爹爹和大哥对他的态度都如此特殊,果然厉害呢。
陈景恪感受到她的目光,只觉得有些怪异,不过也没多想,继续说道:
“军户制至少还能坚持十年不会败坏,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解决。”
“总体来说就是放开,有条件的还他们自由。”
“就以这次营建新都,黄河改道为例。”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