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65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李孝恭,李靖,房玄龄等人也是惊为天人。

  什么时候,这黑货这么会说话了。

  讽刺长孙无忌不说,还暗戳戳的阴阳他子嗣问题。

  长孙无忌子嗣很多了,但联想到之前嫡长子继承制事件。

  这不摆明就是在攻击他家族不宁的嘛。

  什么子孙兴旺,什么家大业大。

  子嗣越多,狗脑子打出猪脑子来。

  “嘿。”

  程知节一笑,大加赞赏,道:“鄂国公说的不错,赵国公真要无事可做,就多弄点小妾什么的嘛。”

  “你们说是不是?”

  “哈哈哈!”

  尉迟敬德跟他一起大笑,李靖要含蓄点,笑而不露。

  李孝恭捻着胡须,眯着眼睛,显然也是乐呵。

  长孙无忌脸更黑了。

  他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孽。

  让这两个匹夫笑话。

  房玄龄他们是摇头。

  遇到这两个混货,别说长孙无忌,陛下有时候都要吃瘪。

  “陛下。”

  长孙无忌忍着怒气,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秦汉隋都亡了。”

  “我大唐新立,自当引以为鉴。陛下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斐然,但也不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臣以为当与时俱进,开拓革新。旧朝没有,不代表我唐朝不能有。”

  欺人太甚。

  竟然你们这么放肆的攻击我。

  就别怪我从太子那里学的东西,全部使出来了。

  “我大唐要大治天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首要治军,其次治官,最后治民。”

  “治军则军正,军正则国正,国正则官正,官正则民顺。”

  长孙无忌的话,令李二不由坐直的身姿,微微前倾。

  “治军不严,将令不从,君令敢违,军纪涣散,思想驳杂,各为己利,何以安定天下?”

  长孙无忌沉声,道:“因此,治军是当下首要之急。”

  “若不是侯君集之事,引出一系列问题。”

  “何时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

  他先拱手,道:“臣说一句不好听的话。”

  “连我们都不想着把军治好,问题留给后代,那后代有人能解决吗?”

  “或许,后代可能根本意识不到,更没有陛下雄魄。”

  “最终军治不力,无法稳定,从而天下只有大乱。”

  李孝恭正式睁眼瞧长孙无忌,也不由坐正了。

  李靖也不含蓄,面色凝重起来。

  程知节眼珠子一顿转悠。

  尉迟敬德满是不服气。

  房玄龄惊为天人,心头满是震撼。

  你长孙无忌哪里去进修来。

  还是那个滑不溜秋的老狐狸吗?

  这是硬刚了啊。

  魏征嘴角微微扬起一丝幅度,打不过就搬出太子的话来是吧?

  你这个亲舅舅,还拾外甥的牙慧。

  也不嫌害臊的。

  长孙无忌的话,看似很多,但追根溯源,中心思想就一个。

  军队,必须要把握住。

  军队是稳定一切的根本力量。

  陛下,你要不想军队好,现在你有雄威,自信能够掌控军队,都出这种事情。

  后来人呢?

  你都镇不住。

  还指望后代人吗?

  那天下是不是就要大乱了?

  哪个王朝灭亡之时,不是军队使唤不动,各有算盘导致的。

  “陛下,你别听赵国公胡说八道。”

  尉迟敬德忍不住喊道。

  “住嘴!”

  李二斥声,尉迟敬德不服扭头,也算是哑火了。

  “辅机。”

  “你觉得该怎么选人?”

  他一开口问话,李孝恭他们就知道,大势已去,覆水难收。

  陛下似乎是打定主意了。

  就长孙无忌这一番话。

  只要是帝王,都不会视若无睹的。

  更别说,长孙无忌还连吹带捧,一套小连招下来,李二能吃得消啊。

  “选人,臣就不知道了。”

  长孙无忌心头不无得意,暗戳戳的撇了一眼李孝恭他们,叫啊,你继续给我叫啊。

  不拿出点东西来,还以为老夫是泥捏的。

  但他还是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轻易插足的,他道:

  “臣就是一个提议,还请陛下独断。”

第67章 你李靖不爽的我赞成

  长孙无忌戛然而止的一手,令在场人措不及防,十分意外。

  李二满是狐疑之色,不知道长孙无忌是不是以退为进。

  但见他不像假话,才确定他真是提议,仅此而已。

  不是。

  大家裤子都脱了,李孝恭他们都束手就擒了。

  突然说不是我要干,是陛下。

  直接把大家都整不会了。

  那你说这些干鸡毛。

  得罪我们,你有什么好处?

  讨好陛下?

  讨好太子?

  李二都有点心堵,他到嘴的话,突然都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

  属实没放到长孙无忌这么干净利落的闪避。

  他想了想,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道:“辅机,你有没有想过,每一百人设置一人,几十万大唐军队,要多少这样的人呢?”

  “朝廷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后果?”

  “将士们不满,影响军心,战力又该如何?”

  他说的可谓一针见血。

  李靖他们似乎是看到转机。

  对啊。

  几十万军队,一百人设置一个,那是多少了?

  李二有自问自答,道:“所以,想法是好的,但难以实现。”

  我是觉得不错,但代价太过高昂了,任命不起。

  平白多出几千人,朝廷不说如何遴选,就是钱财也是一大笔支出。

  李二确实心动,并想付之行动,但冷静下来,还是需要慎重的。

  “陛下。”

  就在这时,一直关注态势,没有说话的大喷子魏征,他首次上线,冒出头来,朗声道:“此事全面铺开,是不可能,对产生的后果也难以预料。”

  他站出来,李靖可不觉得会那么单纯了。

  上了一回大逼当,这下可不会天真的认为,是友不是敌了。

  果然。

  只见魏征话锋一转,道:“既然全面铺开的后果,还有背后的负担,我们多难以预料。”

  “为何我们不考虑,在后果可控制的范围内,能承受的负担下,圈出或者是成立一支新军来,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呢?”

  “也不需要太多。”

  “朝廷遴选百来十个人,很容易完成的吧。”

  “小规模去尝试,代价也不高昂。”

  “成功了,与国大利,逐渐铺排开,一点点的在军中推行。”

  “失败了,也无足轻重,朝廷也能善后。”

  李二眼睛大亮,指着魏征,赞赏道:“魏征,你果真有大才啊。”

  “这样折中的办法,你都能想的出来。”

  “不错不错。”

  “我觉得可行。”

  他看向武官们,“河间郡王,卫国公,卢国公,鄂国公,你们觉得呢?”

  李孝恭与李靖对视了一眼,都看到无奈,本来都觉得峰回路转的。

  谁知道,魏征一句话,彻底打破他们的幻想。

  也不算打破。

  至少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