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他想着自己的事情,还是答应见人。
只不过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双方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崔敦礼道:“前些日子受太子召见,太子提及朝中官员外放之事。”
“不知道国公可有所了解?”
闻弦知雅意。
长孙无忌一瞬间就想到,那日在御前,几人谈及的事。
太子是要把山东世家的人,外放嘛?
外放的目的是什么?
他有点想不出,但这是给他送上门来,解决当前难题的机会。
“老夫倒是知晓一二。”
“但也不多,只是知道,外放官员会提级任用的。”
长孙无忌遮遮掩掩的说道,话也不说清楚。
“那国公可知,要是外放做得好,会调回中枢担任更高官位?”
崔敦礼试探的问道。
嗯?
长孙无忌有点傻眼。
崔敦礼是侍郎,外放提一级,再回来岂不是……。
太子这是要干什么?
“殿下曾说过上州刺史的话。”崔敦礼没明说,但意思却表达到位了。
告诉长孙无忌,自己外放可能是上州刺史的官员。
长孙无忌皱眉,这是连提两级,破格任用。
太子会这么好心?
不见得。
“老夫倒是不清楚。”
长孙无忌摇头,道:“最近忙着民部的事情,一直都无暇分身,也没有拜见太子。”
“哎,也不知道太子是否会不满……。”
崔敦礼暗骂一声老狐狸,笑道:“国公因何事烦恼的?”
“还是税赋与开垦的良田。”
长孙无忌道:“哎,跟你说多了也无用,我还是得想办法。”
“国公这话就见外了,说不定下官也能分忧一二呢?”
两人心知肚明,却都在打哑谜。
长孙无忌也不会低头,反正就是不说。
崔敦礼没办法,谁让太子画饼太过诱人了呢。
只好先回去,把长孙无忌想要的东西,给补上了。
卢承庆去卢国公府,并没有得见程知节。
程知节天天泡在军营,要不是陛下召见,都不见得回来的。
“只能是先让长孙老狐狸得逞了。”
“不过,还是要把草原上的矿产,多分润给我们。”
“应有之意不是。”
两人再次联袂去见长孙无忌,为他排忧解难后。
长孙无忌会去东宫,然后回来告诉他们内情。
得知确实如此后,两人与家族商议,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请长孙无忌把他们加入人才备选之中。
他们两个的加入,倒是引起朝中不小的热议。
但让崔敦礼他们安心的是,江南士族的陆敦信等几人,也名列备选之内。
他们都在了。
还用怀疑什么?
……
随着各道州主官,陆陆续续抵达长安,年末大朝议也越来越近了。
也在这个关头,一篇署名李敬玄的文章,荣登各大报纸的头版。
虽然是在圣天子,太子之后,房玄龄之前的版面,但也足见这份文章的含金量。
“吐蕃百姓如此对圣天子感恩戴德啊。”
“吐蕃百姓这么苦啊,连他们的国主都不把他们当人看的。”
“修一座王宫,死了上百万人,真的假的?”
“太过夸张了吧。”
“这文章内容,真是字字珠玑,触目惊心啊。”
朝野内外,都在议论这一片文章。
李敬玄的文笔功夫完全不用怀疑,他本来文章就好,写自己所见所闻,更是入木三分。
也怪不得朝野会有人夸张他的文章写的不错。
当然,他也给大唐百姓血淋淋的展示了,吐蕃惨相与暴虐。
狠狠的给大唐百姓开了开眼。
赶到的道州主官见到这一份报纸,目睹长安百姓对报纸的热情议论后。
也是长吁短叹。
一个是长安有别于地方,太过明显了,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也能够理解,毕竟这是都城京师。
但也真切的感受到,圣天子一称可不是说说的,百姓对天子是真心拥戴。
另外是吐蕃这个地方。
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残酷。
他们都不知道在大唐之外,还有这样一个不把人当人的地方。
竟敢在前些年,出兵威胁和亲的。
“殿下,冯盎果真没来。”
“来的是他儿子冯智戴。”
李治闪过一丝阴狠之色。
李承乾很是淡然,道:“这不是在意料之中嘛。”
“何足奇怪的。”
李治哼声道:“简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哥哥,这样的人该重拳出击,狠狠的教训他。”
“你提刀去?”李承乾道。
额?
李治讪讪,道:“怎么说也给我三五万兵马。”
“那你去找陛下。”
找陛下?
找天王老子都不可能给兵的。
李治嘟囔着,满脸不服气。
李承乾倒是嘴角微扬,这次算是试探出来,冯盎这老小子的态度。
不来就好办了。
真要来了,反而还不好操作的。
他也没有召见冯智戴,主动求见,李承乾也没有理会。
冷落冷落他再说。
随着年末大朝议临近,这次可比去年还要盛大。
毕竟,各地亲王,道州主官都回朝参与了。
房玄龄作为尚书省的唯一老大,当仁不让的再次作尚书省工作报告。
这一幕,本在朝中的并不惊讶,惊讶的是那些回朝大员。
按照流程,报告完毕后,就是百官质询。
长孙无忌倒是很淡定,他的目标完成了。
“今年税赋总收入,八千一百六十万。”
“新垦田地两千一百万亩。”
“预计明年的收入……。”
房玄龄工作报告这一内容,引起朝臣的轩然大波。
谁也没想到,真的让长孙无忌给完成了。
八千一百六十万贯啊。
这创造了贞观年以来,又一个历史之最。
所以,群臣们都有一个疑问,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多税赋?
朝廷有这么多钱,那还得了。
明年不知道三省六部,各地方官府,有多阔绰。
按照陛下的性子,怕是要打仗了吧?
“陛下!”
房玄龄高声道:“截止今年年底,我朝人口突破两千万大关!”
第226章 亲王接受拷问,银行新增功能
两千万人口大关。
百官差点哗然一片,不由小声谈论,交头接耳。
人口向来是标志着一个王朝的国力与兴盛强度,因为这是直接与税赋,资源,人力供应挂钩的。
当然,也是反映国家繁荣程度,国家安定情况的重要特征。
人口越多,越能反映国家繁荣稳定。
反之,人口越少,意味着民不聊生,战乱四起。
这是一个正向比例的变化。
朝廷一年新增两百多万的人口,可以说极大的振奋人心。
虽然是有鼓励生育的国策推动,但这也足以说明大唐天下太平,百姓才愿意生孩子的。
这一份功绩,是陛下的,也是文武百官的。
不是谁独有,可以窃据霸占的。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