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还有袁天罡,他虽然相面,是搜罗人才的伯乐,但也是个多面手,凡是道士会接触的领域,他多多少少都沾一点,有的还钻研颇深。
古人只是欠缺方向,可不欠缺智慧的。
他们要是找准方向,看到前景。
别说什么火药火柴,他们能把火车,飞机都能给你搞出来信不信?
“这火柴棍的成本如何?”李承乾问道。
“倒是不多,一文钱的话,大概有这么几十根,如果量大一点的话,成本还会更低。”
这不是李畋擅长的领域,李淳风主动接话说道:“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主要是燃料的调配比例上,需要多多注意,另外还要防潮防湿。”
“来。”
“孤试试。”
李承乾接过李畋用的火彩擦拭物,看起来像是一块不大不小的黑色抹布。
李畋正准备教太子用,却见太子无师自通,用力一划,嗤的一声冒出火光来。
“爆竹的成本如何?”
“能大规模制作吗?”
李承乾欣赏着手里火柴的火焰,随口问道。
“大规模制作还不行,少量生产可以做到。”
李淳风道:“我们准备用竹子为包裹火药,成本可能在三十文,甚至还能更低。”
三十文?
李承乾手上的火焰熄灭了。
这么低的成本,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但用竹子的话,成本是低,但会不会不太保险啊?
“为何不用铁?”
“用铁的话,成本要高出太多了,怕是要超过百文。”
李淳风说了成本高的缘故,主要是在人力制造铁,以及铁的获取难度的环节上。
铁炼制本来就不已,再要制作成用于爆竹上的,又是一道工序,还不简单。
“王铁牛的炼铁之法,如何了?”
李承乾问道。
“殿下不问,臣也正好要说这个。”
李淳风快速说道:“王铁牛的炼铁之法,卓有成效,品质极好,且效率也极高。”
“大大的降低炼铁的难度,他进一步改进了炼铁工艺,发明了新式的炼铁之法。”
“什么?”
“高炉炼铁。”
李承乾道:“稍后过去看看。”
“是!”
他转头看向李畋,问道:“还有什么能让孤大开眼界的东西?”
李畋露出为难之色,道:“让殿下失望了。”
“殿下之前说过,将烟花平放、斜放等方式,臣等还没有试验出来。”
“臣无能!”
李承乾微微一笑:“不用自责,一步一步的来嘛。”
烟花斜放,那特么是奔着大炮去的。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方向是有,但就这么简单的让你李畋搞出来。
以他现在的功绩,加上火炮。
绝对可以说是旷古烁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他李承乾必须在大朝议上,给他李畋封个一字侯。
火侯!
还要给他举行盛大的封侯仪式。
让天下各地官府给你树碑立祠,受百姓香火。
这可是改变乾坤,让大唐屹立不倒的神器啊。
“还是说回爆竹吧。”
李承乾转移话题,道:“爆竹加入碎石铁片了吗?”
“暂时还没有,臣想着后续再加入。”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跟李畋讨论,时不时的抛出点新奇的内容来。
让李畋颇为吃惊。
李恪有点惊讶,兄长未免懂的太多了吧?
李治与长孙冲表示,少见多怪,跟久了就知道太子啥都懂一点。
一行人转道去渭水的对面。
他在半道上,还想着手榴弹跟火柴带来的意外之喜。
这两个东西。
手榴弹是应用在战场上,武装将士,提高战斗力的。
火柴的话,可用之处就太多了。
到了炼铁之地。
李承乾看到那高大的高炉,还有不断投入铁矿石,木炭的匠人。
他的脑海冒出来四个字。
土法炼钢!
我了个DJ。
王铁牛,你这么有能耐的。
这都能被你搞出来?
炼钢一旦成体系,那么意味着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改变。
对大唐的国力提升,也是质的飞跃。
不过,李承乾转念一想就释然了。
前人就积累了不少工艺方法,后人可能在某个节点,一个意外的发现,就能促成量变与质变的交结。
天下不少优秀杰出的铁匠,可都到搜刮到这里来干苦力。
大家集思广益,你翻翻家传手艺,我提供点祖传秘法。
事不就成了嘛?
“王铁牛。”
“殿下来看你了。”
李淳风喊了一声。
旋即,只见一个赤膊的汉子,肌肉虬结,浑身流淌着汗水,整个人粗狂又豪放。
“铁牛拜见太子殿下……。”
王铁牛就跟一座铁塔般,跪伏而下。
第199章 蒸汽机,给孤出来吧!
“免了。”
李承乾含笑,打铁出身的汉子,就没有不魁梧精壮的。
他想伸手扶的,这一看去,就是一淌汗水,想想还是算了。
“谢殿下。”
王铁牛起身,李淳风责怪道:“提前告知你,让你做好迎接殿下的准备。”
“这么赤膊身子在殿下面前,没点礼数,成何体统?”
王铁牛低头,瓮声瓮气的说道:“大学士,小的也想,但刚才实在是来不及了。”
“这一炉铁,是关键。”
“小的想让殿下看到这一炉钢铁出路。”
李淳风眼睛一亮,“你搞出来了?”
王铁牛嘿嘿一笑,“多亏大学士的指点,我们这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尝试。”
“若是能够成功,那么比铁还好的钢,我们就可以大量的炼出来了。”
李承乾都猜到他的心思。
高炉炼钢,不就是冲着钢去的吧。
“行了。”
“孤能看到好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李承乾笑道:“王铁牛,别让孤失望啊。”
“殿下放心。”
王铁牛拍着胸膛,掷地有声。
李承乾不由失笑,这拍两下,汗水都飞溅出来了。
粗狂汉子,是真不在意细节的啊。
“你先去盯着。”
“殿下不会走吧?”
“孤不走。”
“那成。”
铁塔汉子跑回去,李承乾他们站在不远处,随便聊着。
李畋适时提出试验的难处。
一句话。
太子打钱!
李淳风补充道:“火药试验的成本是不小,但人的成本更大。”
“现在还有几位躺在医馆养伤。”
“有的整只手没了,有的面部全毁。”
“一方面是医治,一方面是补偿……。”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因为李淳风掌管天工坊,是很清楚整个天工坊支出的。
花钱如流水一般。
一个月少的时候十几万贯,多的时候,有几十万贯。
这还是他省之又省,尽量控制支出的情况下。
他也听到朝中不少非议。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